談小瓊
(浠水縣精神病醫(yī)院理療科,湖北 黃崗 438200)
LDH臨床較為常見,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以中年階段患者居多,且開始有年輕化患病表現(xiàn),和患者日常坐姿不佳等原因有關,患者有明顯腰腿疼痛主訴,對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影響明顯,從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針對LDH患者一般采取牽引治療改善患者疼痛感,從而減輕患者身心負擔。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中醫(yī)針灸理療在改善LDH患者疼痛方面效果顯著?;诖耍疚木臀以篖DH患者為例,總結中醫(yī)針灸理療價值。
實驗對象選自2018-2019年,總計80例。納入標準:(1)經(jīng)X線、CT等檢查確診的LDH患者;(2)治療方案患者知情、耐受、同意;(3)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其他原因腰腿痛者;(2)精神失?;颊?;(3)心腦血管嚴重疾病患者。LDH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齡區(qū)間30-75歲,均值(51.5±9.5)歲;病程15-3個月,均值(1.0±0.3)個月。進行80例LDH患者隨機分組,LDH患者病程、年齡、性別比較,P>0.05。
對照組:輔助LDH患者取俯臥體位,反向牽引帶捆綁下胸廓8-10肋處,捆綁骨盆,上緣在髂脊下緣,指導LDH患者屈曲髖、膝關節(jié),牽引繩從骨盆后牽拉與腰椎縱軸約15°角。另外,需要參考患者體重安排牽引治療,首次治療以體重30%牽引力牽引,其后逐漸調整牽引力,控制在體重60%以內,5次/周。
試驗組:取LDH患者腰陽關、大腸俞、腎俞穴等穴位,指導LDH患者屈俯臥體位后進行穴位直刺進針,進針后提插捻轉,以患者酸麻漲為宜,行針20min。另外,進行穴位艾灸,艾條垂直于后背,距皮膚約3cm,穴位上平緩移動20min,1次/2d。
記錄LDH患者治療效果、疼痛情況,疼痛情況參考VAS評分量表。
治愈——LDH患者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70°。
有效——LDH患者部分癥狀消失,直腿抬高介于50-70°。
無效——LDH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基本無改善。
80例LDH患者觀察指標結果經(jīng)SPSS19.0版本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LDH患者治療效果以例(n)、率(%)表示,VAS評分以()表示,組間指標以(x2)和(t)檢驗。指標結果P<0.05,證明指標存在顯著性差異。
試驗組與對照組LDH患者治療效果見表1,2組LDH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P<0.05。
表1 LDH患者組間治療后組間臨床療效分析(n,%)
試驗組與對照組LDH患者治療期間VAS評分改善情況見表2。治療后2周、4周2組LDH患者VAS評分比較,P均<0.05。
表2 LDH患者治療期間VAS評分改善情況對比(,分)
表2 LDH患者治療期間VAS評分改善情況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4周試驗組 40 6.5±2.0 4.0±1.5 1.9±0.6對照組 40 6.4±2.3 5.2±1.8 3.7±1.0 t值 0.2075 3.2391 9.7618 P值 0.8362 0.0018 0.0000
LDH較為常見,患者腰部疼痛癥狀明顯,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是此病發(fā)病的基礎。中醫(yī)中,LDH屬“腰腿痛、痹癥”范疇,是勞累、風寒濕邪、外傷等因素導致的氣血瘀滯、經(jīng)絡不通,治療上側重補益肝腎、活血祛瘀、通經(jīng)活絡,在取腰腿疼痛要穴的基礎上進行針灸理療,通過針刺活血通絡,艾灸驅寒除濕,從而共奏通經(jīng)絡、寒濕等效果,實現(xiàn)通則不痛。陳素容研究指出,中醫(yī)針灸療法運用于 LDH患者中,可以提高治療效果[2]。
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對照組LDH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5%vs72.5%)以及治療后VAS評分比較,P<0.05。和趙素芳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80.0%,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3]。
綜上所述,中醫(yī)針灸理療可以促進LDH患者癥狀體征改善,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