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莎
[摘要] 目的 對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自該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該院心血管內(nèi)科實習的64名護生,根據(jù)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每組32名,研究組在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將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對比組在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使用傳統(tǒng)護理教學,對兩組護生的出科專科理論知識考核成績以及護生的自我效能評價、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jié)果 研究組的??评碚摐y試成績、自我效能評價要明顯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3.75%)明顯高于對比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將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其效果顯著,使護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了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疾病的知識與理論,并且能夠提高護生的觀察與宣教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同時提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 心臟康復理念;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4(a)-0087-03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oncept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YAN Li-sha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ncep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selected 64 nursing students who had intern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June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mparis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Incorporate the concep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pare the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nursing teaching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aluate the academic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evaluate the self-efficacy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test results and self-efficacy evalua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mparison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93.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75.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to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enabling nursing student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related diseases, and can improve the observation and education capabilitie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patient's full level of nursing care,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oncep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統(tǒng)計與預計,在2020年時,將會有2.3億人口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性的心臟病致死率以及致殘率是最高的,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醫(yī)療技術也得到了改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的心臟治療技術也在日益發(fā)展,使患者的病死率成功下降,為此,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患者及早進行心臟康復的作用顯得極為重要,而護士的職責不只是減輕患者的痛苦,挽救生命,同時也要為患者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高質(zhì)量的生活,幫助患者解決自身的疑惑以及心理問題,使患者能夠回歸社會與家庭[1-2]。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該院心血管內(nèi)科實習的64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心血管內(nèi)科實習的64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護生皆為女性,其中年齡最小21歲,年齡最大25歲,平均年齡(23.54±1.32)歲,根據(jù)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每組32例,并為每組護生分配64例心血管內(nèi)科患者,患者共128例,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比組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護理臨床教學活動,包括由帶教醫(yī)師帶領護生對患者進行護理,由帶教醫(yī)師單方面講解,護生進行記錄[3]。
研究組在傳統(tǒng)帶教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心臟康復理論知識的講解,并由教學組長來選取合適的心血管患者的病例,并且進行臨床情景模擬,設計方案,護生們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與自己所學的知識相結(jié)合,對護患溝通技巧進行訓練,并將訓練成果應用在臨床實踐中。
1.2.1 心血管疾病基礎知識? 只有對心血管知識足夠了解,才能進行心臟康復,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護理要點、治療方式等皆要詳細了解并熟知。
1.2.2 心臟康復相關知識? 心臟康復包括對患者的心理、身體、行為、社會活動等進行訓練,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讓患者的精神、身體社會活動等接近正常,并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管理,緩解病情的發(fā)展,減少殘疾的發(fā)生幾率,使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可能地將正常生活恢復,心臟康復小組一般是由心血管??漆t(yī)生、作業(yè)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血管康復護士、心理治療師、營養(yǎng)師以及藥劑師組成的[4]。
1.2.3 心臟康復實施流程? ①責任護士要先對患者進行心臟康復的簡單講解,包括實施心臟康復的相關內(nèi)容以及目的,并且要與患者家屬取得配合、支持與理解;②要對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包括體重、身高、臀圍、腰圍、心率、血壓等、血生化、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檢查結(jié)果、靜態(tài)心功能評估、動態(tài)血壓等;③護士要幫助主管醫(yī)生完善患者病歷,并簽訂服務合約,對心臟康復患者的信息實施問卷調(diào)查等;④對所存在的風險進行分層評估,對患者的心理、心功能測試、飲食方式、睡眠指數(shù)等進行問卷調(diào)查;⑤制定心臟抗毒計劃并對患者實施,團隊之間相互協(xié)作,以治療師為主導,對患者進行運動療法,包括踏車心肺運動訓練、平衡功能訓練、等速肌力訓練、平板心肺運動訓練、有氧運動訓練課程等,對患者使用作業(yè)療法及物理因子療法,包括體外膈肌起搏器、體外反搏治療等,在心臟康復中,運動療法是重要的一部分組成,需要與臨床實踐相結(jié)合,讓護生能夠?qū)颊哌M行康復訓練的實際有所把握,能夠正確地去指導患者進行心臟康復訓練,并且觀察患者在訓練時的身體情況,理解到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的含義;⑥跟蹤指導:團隊內(nèi)利用手機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向患者家屬提醒,與家屬一起對患者的康復進行護理,并固定時間向其推送健康信息[5-8]。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生的臨床教學效果進行考評,包括出科前心血管疾病??浦R、綜合理論測評,其中,心血管疾病知識占50%,共50分,分數(shù)越高,護生知識掌握的程度越好;并使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來測評護生的自我效能評價,共10項條目,每項1~4分,滿分40分,分數(shù)越高,護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強。通過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讓患者對32例護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滿分100分,100~90為滿意,89~75為基本滿意,75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出科理論考核成績及護生自我效能評價
研究組的??评碚摐y試成績、自我效能評價要明顯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對護生滿意度問卷測評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3.75%)明顯高于對比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患者的臨床治療有了各種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早期介入心臟功能康復心血管疾病,需要患者與康復團隊一起努力,而即將踏入工作崗位的護生,是需要進行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在對其教學時,融入心臟康復的理念,同時將心臟康復的知識灌輸給護生,鍛煉護生的職業(yè)技能,為患者更好地進行護理服務[9]。
該次研究顯示,研究組的??评碚摐y試成績、自我效能評價要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3.75%)明顯高于對比組(75.00%)(P<0.05)。其結(jié)果顯示,在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融入心臟康復理念,具有顯著的效果,其原因為,此方法能夠提高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的質(zhì)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是單純的對護生進行疾病的常規(guī)護理知識講解,而導致康復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被忽視,通過心臟康復理念的融入,使護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與患者交流才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配合度,并且患者更加主動地接受健康教育、功能訓練等,并且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愿望,提高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并且鍛煉了護生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職業(yè)技能素質(zhì)。
綜上所述,將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其效果顯著,使護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了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疾病的知識與理論,并且能夠提高護生的觀察與宣教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同時將教學質(zhì)量也進行了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小琳,秦淑玉,周燕.心臟康復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8,34(2):288-290.
[2]? 江巍,姚萍,周凱欣,等.陳可冀院士“動靜結(jié)合”康復理念在心臟康復中的指導意義[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8,38(5):608-610.
[3]? 段霞.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心臟術后多學科協(xié)作康復運動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S1):15-17.
[4]? 潘維萍.快速康復理念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6,24(10):149-150.
[5]? 夏廣建,東梅.高強度間歇訓練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心臟康復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8):1163-1166.
[6]? 馬劍芬,宋丹,江志虹,等.論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屬心臟康復培訓的必要性[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14(17):39-40.
[7]? 陳衛(wèi)紅.快速康復理念在體外循環(huán)心臟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6):223-225.
[8]? 宋曉丹,趙丹丹,杜廷海,等.心臟康復治療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8,24(4):151-153.
[9]? 李海霞,李軍,范玉杰,等.關于心血管疾病開展以社區(qū)·家庭為主的心臟康復管控模式的探討[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7,17(2):141-143.
(收稿日期: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