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聰
摘?要:《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強調:“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笨梢妭鹘y(tǒng)式的只通過教師教學的模式已經(jīng)無法實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努力探究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自己探究、自主學習能力,這篇文章我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指導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學策略;歷史學科能力;自主探究學習
自主探究學習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中國古代一些學者就已經(jīng)提倡學習要進行自我探究。先秦時期的孟子就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還比如孔子提出的“以自覺學習為中心的因材施教”以及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朱熹等。他們在中國古代就已經(jīng)十分提倡這種自主的學習方式。而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這些在大體上是一致的,新課改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探究性,將這些滲透到教學當中,帶動學生學習過程由被動接受為主變?yōu)樽灾魈骄繉W習為主。那么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指導策略的研究。
一、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便會有了自我進行探究學習的動力、信心與樂趣。歷史是一門學科性較強的科目,內容涵蓋面較廣泛,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只是傳授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么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難以培養(yǎng)出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的。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選擇正確并且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愛上歷史、研究歷史,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一)有趣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師開場如果能用一種新穎的方式展開,那么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急切地知道后面的內容,進而引發(fā)思考。比如在學習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時,我們可以用進行一場時空的旅行來到雅典,想象自己是其中一員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作為開頭,去探索雅典民主政治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發(fā)展。還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圖片、提問等方式展開教學,然后教師逐步提問,學生不斷思考,在這樣良性的過程中不僅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而且使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懸念使教學更有趣
在教學過程中多問“為什么、怎么辦”,制造懸念,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發(fā)生某個歷史事件、如果你是統(tǒng)治者你會怎么解決”等問題,讓學生幻想進入某個特定的歷史空間,并去做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通過這種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學生自然而然就學會自我思考。
(三)與當今社會熱點結合,激發(fā)學習興趣
歷史的學習并不僅僅是學習各種歷史事件,而是要透過學習歷史形成歷史思維,提高能力。所以,在歷史教學中我們也要結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來進行,比如,在中國近代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聯(lián)系當今時代發(fā)展來得到一些啟迪。不要讓學生覺得歷史與當今時代發(fā)展是無關的,而是要啟發(fā)學生從歷史中思考與探索,這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種方式。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話強調了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思結合,不能只讀書不思考?,F(xiàn)在很多學生為什么不能進行自我探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獨立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只局限于課本,沒有進行延伸。那么,作為教師,就非常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探究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思考歷史,思考因何探究,思考如何進行自我學習與研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自發(fā)學習,通過學習形成對歷史獨特的看法與歷史觀。
三、采用多種方式,開展歷史實踐活動
歷史教學中課本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藍本,也是師生進行教學互動必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要想使得學生自主探究,憑借教材是遠遠不能滿足的。那么,此時,我們就必須積極尋找多種方式的教學資源,比如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文物、歷史遺跡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通過講解歷史時期的文物與歷史遺跡知識,使學生能夠有歷史代入感,增進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理解。
學校也可以開展與歷史相關的各類實踐活動,比如,開展歷史舞臺劇創(chuàng)作比賽、誦讀經(jīng)典活動等來創(chuàng)造文化班級、文化校園。作為歷史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中有濃濃的歷史氣息,讓學生在這樣濃烈的文化氛圍中自主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教師要進行正確的指導
在自主探究中,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往往不能夠客觀正確地反映和看待歷史事實,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或錯誤。這時,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提供一個正確的思路,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客觀地看待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也為以后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礎。
伴隨新課程的改革,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出新的教學理念。雖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給廣大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但是我們始終要在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不懈努力。在歷史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自我思考,通過開展各種歷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自我探究能力,除此以外,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加強師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總之,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們要時刻充實自己,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的自主學習深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百度百科.中國古代自主探究學習.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N].中國教育報,200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