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滎
【摘?要】STEM理念以項目活動的形式進行驅動,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本人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中學教育工作者們認識到對于科學學科而言,“STEM”理念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自身所獨具的優(yōu)勢。在本文中,筆者將深入探究和分析初中科學教學融合STEM理念后的實踐成果。
【關鍵詞】STEM理念;初中科學教學;實踐探索
一、前言
整體而言,各個不同院校對于STEM課程進行的探索與開發(fā),是以國家教育方針為基本思路,從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選擇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典型項目。STEM理念對初中階段科學學科的現(xiàn)有課程進一步做出挖掘,將科學學科傳統(tǒng)教學實驗探究過程當中的“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演化成為項目式學習:“問題情境、確認事實、研究原因、對各學科知識進行抽取、解決問題、對創(chuàng)新探究的實現(xiàn)”。
二、對融合STEM理念的初中科學課程進行開發(fā)
(一)STEM科學課程的核心所在
整體來看,STEM理念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的便是對學生嚴謹?shù)目茖W思維進行培養(yǎng),進而盡可能地對學生綜合學習的興趣做出激發(fā)。盡管在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當中更為重視理工科,然而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和高考體制的影響,已經習慣了的刷題、做題,將學生的思維“固化”,直接導致原本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造力被束縛。
創(chuàng)造過程的本質便是一個不斷做出改進的過程,盡管這一過程看似十分緩慢,但是這本身就是STEM理念融入到初中階段科學課程當中的一大特征:漫長的科學探索中,學生們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對更多的其他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從多維的角度進行思考[1]。孩子們不再局限于書本,而是能夠對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充分調動,訓練發(fā)散思維,尋找到所有的可能性。身為科學學科的教師,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的發(fā)展和探索,培養(yǎng)孩子們成為有激情、有干勁、有創(chuàng)新、有思考并且能夠為科學孜孜不倦進行實踐的青少年。
(二)STEM科學課程的實踐開發(fā)現(xiàn)狀
以現(xiàn)行的國家教學目標為基本方針,在初中階段科學新課程標準當中進一步明確了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科學技術工程認識的要求[2]。從科學學科的教學融合STEM理念設計的核心目標和內容,深入進行實踐探索的整體出發(fā),對STEM理念進行融合開發(fā)的初中階段科學教學已經擺脫了過去的“拿來主義”,而是加深了對課程自身的特色化、本土化的開發(fā),根據(jù)不同的學情、不同的地區(qū)因地制宜,用一句俗話來講,便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將STEM理念融入到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科教學當中,將在過去科學課程開發(fā)的合理分配、正確評價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相關教育工作者們認為:STEM理念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教育,為了未來而產生意義,為了創(chuàng)新而進行學習。將學生在過去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作為課程學習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思考討論,調動各個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做出融會貫通,能夠最大化地對學生自身思維能力進行鍛煉,進而完成思維的轉化和提升。
三、初中階段科學課程融合STEM理念的優(yōu)勢
(一)對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及思維的培養(yǎng)
將STEM理念引入到科學學科的教學當中,能夠最大化提高學生自身的獨立性,進而有效對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促進,從科學要求的學習精神出發(fā),深度挖掘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認知水平。我們需要以現(xiàn)實生活的具體情境任務作為教學導向,盡可能從不同的維度出發(fā)對學生的思考進行調動。
同樣以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上冊為例,在研究性學習課題“測定本地區(qū)的‘酸雨情況及分析原因”當中,恰好是“STEM”當中的“M”(數(shù)學),引導孩子們查閱相關資源,通過改變和利用某種要素,在這個過程當中共同分析和探索不同因素所造成的不同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格外注意合理分析和正確評價的重要性,不斷對孩子們的潛能進行激發(fā),鼓勵不同思維之間的碰撞,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進行反思改進。提高學生自身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同時,也能夠將科學思維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
(二)對學生體驗式成長的引導
不難發(fā)現(xiàn),STEM課程教育當中尤為重視學習的“過程”[3]。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不斷進行交流、改進、創(chuàng)新,明確自己的探索目標,堅持不懈地尋找和運用一切現(xiàn)有資源,對自身擁有的知識方法進行運用,最終獨立設計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對問題進行解決。探究能夠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夠通過教師所給出的公正、公平的評價標準對自我價值進行實現(xiàn),進而成為下一次科學探索動力的不竭來源。
四、結語
就“STEM”課程的探索來說,對課程的開發(fā)及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加深重視程度,能夠更好地提升STEM理念融入到初中階段科學教學當中的核心價值競爭力。在本文中,筆者對“STEM”理念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說明,并且細致深入探究了將STEM理念引入到初中階段科學教學實踐當中的優(yōu)勢和價值,以期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經驗,為推動我國初中階段科學學科教育向前發(fā)展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李緯.初中科學的問題化教學模式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73.
[2]陳遠毅.初中科學教材中的疑難問題探討及教學建議[J].中學生物教學,2018(19):41~42.
[3]宗早建.探討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對策[J].漢字文化,2018(18):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