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中國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處在邁向現(xiàn)代化的關鍵期,處在世界格局新舊轉換的過渡期。面對新問題、新情況、新時代,中國堅定“四個自信”,成功的道路是和平發(fā)展道路在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構建中,闡釋中國的明確目標很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目標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轉變,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未來發(fā)展作出了中國的目標闡述,并且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
關鍵詞: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外話語;話語思維
在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和對新時期時代主題的判斷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中國偉大目標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發(fā)展目標。2013年3月,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的演講上指出“還要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xiàn)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強調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2]在合作共贏理念指導下,中國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外要講好“中國夢”,講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中國夢”是貫穿于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一條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出訪首日在到訪國權威媒體上發(fā)表署名文章闡述“中國夢”,已經(jīng)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對外話語的鮮明特點之一。中國夢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堅持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夢想相通相融,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努力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目標,也為世界未來的發(fā)展作出了中國的目標闡述,全世界人民共同實干圓夢,就是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中國夢
在繼承中國基本外交政策和對新時代主題的判斷基礎上,中國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實現(xiàn)中國夢。中國夢是中國偉大目標,絕對不是西方國家大肆渲染的“世界中心論”“中國中心主義”。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明確闡明“中國夢”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盵4]之后在多次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夢的核心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中國夢成為現(xiàn)階段中國追求實現(xiàn)的直接目標,是必將實現(xiàn)的中國夢;而且強調中國夢與世界各國的夢是相同的,是普及世界的夢。2014年,習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5]2015年,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它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夢”追求和平、追求幸福的夢,它已經(jīng)成為倡導和響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動力。[6]
中國夢的內涵是什么?
第一,中國夢是民族復興的夢。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一直都在追求中華民族復興,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成為世界上第二經(jīng)濟大國,而且也成為世界舞臺上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大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族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盵7]中國由最初的滿足基本的物質層面的需求,到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其他領域的追求,當前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具體階段。
第二,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目標”的實現(xiàn)是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過程。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共同的期盼。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每個中國人追夢的過程也是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必須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
第三,中國夢的世界意義。中國夢是中國追求現(xiàn)代化的過程,是中國人民追尋幸福的夢,尋求幸福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夢,中國夢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夢不僅造福于世界人民,而且也為世界貢獻了民族目標和國家夢想,各個國家都在追逐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共同推進世界發(fā)展。中國夢不同于“美國夢”,中國夢是“和平夢”“發(fā)展夢”“幸福夢”,“實現(xiàn)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不是動蕩;是機遇,不是威脅?!盵8]中國夢也是惠及世界的夢,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fā)展也離不開中國,世界各國共同實現(xiàn)的夢就是要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xiàn)實現(xiàn)共贏共享也是中國夢的內涵。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基本外交政策和對新時代主題的判斷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在國際上積極樹立與各國榮辱與共的國家身份。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此后的大量論述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逐漸轉化為世界的重要目標追求。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把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升到世界目標層面,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要發(fā)展良好的國際關系,就必須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9]2017年1月,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發(fā)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中全面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國際層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多次載入聯(lián)合國和安理會的多項決議,標志著這一理念成為國際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人類命運共同體思不斷地被國際社會認同和接受。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發(fā)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貢獻世界的偉大目標追求。中國夢的實現(xiàn)必須通過與其他國家地區(qū)共享發(fā)展和共同進步來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外演講中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提出“共同體、人民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等一些表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發(fā)展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世界發(fā)展目標的重大理念貢獻,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它是中國智慧貢獻世界的典型話語和突出表現(xiàn),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內涵,是中國在政治、安全、發(fā)展、文明、生態(tài)等多個領域的理念在國際環(huán)境下發(fā)展成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jīng)濟發(fā)展、文明交流、生態(tài)建設,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歷史必然性,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與共同體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發(fā)展史中,中國堅持的是“和而不同”“天下大同”,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價值理念,既是“多元一體,和而不同”更是“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中國提倡的共同體是具有共同愿望、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價值的人群共同體,即“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過程中的階段性目標,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
中國準確把握新時期國際形勢和時代主題,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是中國對新時期的國際形勢和時代主題的判斷,是指導新形勢下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深入,國家之間的關系就像量子糾纏一樣,相互依存,世界正在變成一個越來越密切的統(tǒng)一體。世界的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面對世界問題和挑戰(zhàn),各國更加齊心協(xié)力,共同前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符合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的訴求,為世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對當前世界難題提供了可靠的解決途徑。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外交上進一步超越“零和博弈”和“國強必霸”的冷戰(zhàn)思維,通過增強國家間的合作共贏來促進世界和平和發(fā)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xiàn)了中國貢獻世界的大國理念和大國擔當。
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世界的當代理想和責任意識。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黨。”[10]中國共產黨自從誕生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分步驟,不間斷完成不同的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具體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了新時代,中國向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又邁了一大步。于此同時,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面對金融危機、地球變暖、恐怖主義、強權政治等關乎人類共同命運的重大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關乎全人類前途與命運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的理想信念和偉大使命充分體現(xiàn)。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式載入黨的文獻中,標志著這一思想已上升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在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期里全黨和全國人民都將為此做出更大努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的“禮物”,它與“西方中心論”不同,它不僅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可分割一部分,也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了思想引領和行動指南的重要作用,是把中國目標推向世界層次的新表達。
三、結語
話語的構建離不開思維,思維是通過話語表現(xiàn)出來。不同的文化蘊育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國的哲學思維沒有追求霸權的因子,中國的哲學思維就是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思維邏輯,是對外話語體系構建的邏輯架構。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源于中國本土,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風貌,必須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思維,蘊含著優(yōu)秀的中國哲學思維。其次,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構成了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哲學思維。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用歷史思維謀劃中國與世界的未來,在中國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世界是構建“一帶一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中國夢”和“世界夢”的交融。中國古代整體思維一直堅持世界是一個整體。“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典型的整體思維的表現(xiàn)。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闡釋中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詮釋中國夢。在雙邊對話合多邊會談中,強調了中國夢與美國夢、法國夢、非洲夢、亞洲夢、世界夢是相通的。強調中國與世界的命運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提倡與世界各國一起構建亞洲共同體,中非共同體,中拉共同體,亞太共同體,東盟共同體,共建“各為其美,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10.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3-444.
[3]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2-19.
[4]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5] 習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wǎng).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956.htm.2014-03-28.
[6] 習近平,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的演講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fā)展[EB/OL]人民網(wǎng).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2/c1001-27727382.html.2015-10-22.
[7]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8]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7.
[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22.
[10] 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作者簡介:張淼(1980-),女,遼寧葫蘆島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