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兆華
【摘 要】 近幾年,隨著普通高中招生比例逐年提高,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文化總分下降、紀律觀念淡薄、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弱、學習興趣不夠廣泛,整體素質普遍下降。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基礎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 技工學校? 有效性? 信息技術基礎
近幾年,隨著普通高中招生比例逐年提高,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學習主動性也不夠,這些都是擺在技工學校教師面前的實際情況。另外,據不完全統(tǒng)計,大部分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接觸計算機很少,更加不要提使用了。而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是技工學校新生必修的課程,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基礎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探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要提高信息技術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綜合能力為目標的現代化教學觀念。其次還要結合該課程的特點,明確除了教好理論知識以外,更重要是要讓學生側重上機操作能力的訓練和提高,為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和今后能更好適應工作崗位需求打好基礎。最后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學中做,做中學,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二、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以趯嶋H教學過程中,注意發(fā)現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把他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如漢字錄入活動小組、小報制作活動小組、多媒體制作活動小組等,然后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每組學生可以結合教師事先準備好的題目,也可以自找感興趣的實際問題,例如制作個性臺歷、制作學校招生宣傳頁等,讓學生在理解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掌握使用相關多媒體軟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學生的精神需要
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中去,就應該在課程一開始快速建立他們對課程的精神需要,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這門課程。如我在上“網絡應用”這個教學任務時,并不急于給學生介紹本任務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而是和他們一起上網通過百度搜索相關信息,讓學生知道網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學好這個任務,才能讓網絡成為我們今后工作和學習的工具,從而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
(二)深化學生對課程的認識
當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精神需要建立起來后,接下來就是深化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和理解,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變得更濃厚。如我在上“制作個性臺歷”這個教學任務時,了解到學生對光影魔術手這一軟件不熟悉,有的學生根本不知道這個軟件有什么作用,更不用說為什么要學這個軟件了。根據這一情況,為了讓學生全面地認識這一個教學任務的學習要求,我在開始上課時就會向學生展示一些經光影魔術手軟件處理過的圖片作品和未經處理的原圖片。經過比較,學生開始對這一軟件有了認識,并對它的強大功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加深了對該課程的理解,從而也更加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要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基礎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上機操作能力,并能更好地適應國家一級考證需求。為此,我注意增加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比重,并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常常能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它倡導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即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融會貫通。例如我在講授Word表格時,先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常見的表格,其中包括課程表、學習成績表、商品庫存表等。如我當初的設想,學生看了相關表格后非常感興趣,躍躍欲試,主動上網查找資料并學習相關知識后,積極完成作業(yè)。再加上我在課堂上及時巡回指導并加以點評,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很好,相關知識點掌握得也很好。“任務驅動”教學法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它的優(yōu)勢得以彰顯,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運用“項目式”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為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任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實際工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能。我認為在項目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 合理設計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往往是學生在學習新的課程內容之前,由教師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的一種行為。因此,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成功與否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新的課程狀態(tài)的好壞。
2. 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教學高潮。在成功導入新課后要不失時機地精心創(chuàng)造教學高潮,一般課堂上最活躍的時刻,都是學生在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學生處于這種情緒高漲的狀態(tài)所學到的知識往往不容易忘記,而且還有成就感。
總之,在我校信息技術基礎教學過程中,只要轉變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彭文暉.論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新課程(教師),2010 (04).
[2] 高舒.淺淡如何提高職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A].中職教育,2011(11).
[3] 文世奎.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教育與職業(yè),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