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花嬌
(屯昌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海南 屯昌 571600)
慢性牙周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牙周病。此病主要是由牙齦組織的炎癥反應向深部牙周組織擴散所致[1]。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刷牙或進食時牙齦出血、口內(nèi)有異味、牙松動、咀嚼無力或疼痛等。本文對在屯昌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8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在屯昌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8 例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A 組(n=44)與B 組(n=44)。A 組患者中有男性25 例,女性19 例;其年齡為28 ~74 歲,平均年齡(49.76±2.43)歲。B 組患者中有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其年齡為27 ~75 歲,平均年齡(49.68±2.39)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比,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1)采用齦下刮治法清除患者的牙菌斑和牙結(jié)石。2)使用濃度為3% 的雙氧水對患者的牙周袋進行沖洗,1 次/d。在此基礎上,為B組患者應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進行治療。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生產(chǎn)企業(yè):Sunstar INC Japa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244)的用法是:將此藥注入牙周袋內(nèi),0.2 g/ 次,1 次/ 周。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4 周。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其各項牙周指標。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牙齦紅腫等癥狀顯著改善,其牙齦出血指數(shù)降低>50%;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牙齦紅腫等癥狀有所改善,其牙齦出血指數(shù)降低10%~50%;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牙齦紅腫等癥狀未改善,其牙齦出血指數(shù)降低<10%。總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21.0 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B 組患者的牙齦出血指數(shù)、牙周附著水平均低于A 組患者,其牙周袋的探診深度淺于A 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牙周指標的比較(±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牙周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牙齦出血指數(shù) 牙周袋的探診深度(mm)牙周附著水平(mm)B 組 44 2.40±0.49 3.01±0.40 4.63±0.69 A 組 44 2.78±0.61 3.90±0.62 5.10±0.69 t 值 3.222 8.001 3.195 P 值 0.002 0.001 0.002
A 組患者與B 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7.27%、90.91%。與A 組患者相比,B 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慢性牙周炎是引發(fā)成年人牙齒喪失的重要原因。此病主要是由牙齦組織的炎癥反應向深部牙周組織擴散所致。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可發(fā)生逆行性牙髓炎等并發(fā)癥[2-3]。鹽酸米諾環(huán)素屬于第二代半合成的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此藥對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氏菌、產(chǎn)黑色素普氏菌、腐蝕??暇?、具核梭桿菌和二氧化碳噬纖維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藥效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安全性較高[4]。相關的研究表明,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進行治療的效果較為理想。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與A 組患者相比,B 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 <0.05;治療后,B 組患者的牙齦出血指數(shù)、牙周附著水平均低于A組患者,其牙周袋的探診深度淺于A 組患者,P <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項牙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