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欣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圍繞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教師更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對于初中生而言,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闡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思想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52
所謂的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而是指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習后是否具有明顯的進步。但是,隨著思想政治考試形式的變化,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從教學有效性的衡量標準,以及保證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效果的衡量標準
對于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接受有效性衡量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在課堂上采取的教學方式。在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無法保證學生接受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采取初中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以此來保證學生接受的有效性。第二,學生學習的心得與體會。學生是教學的主要對象,也是教學的主體,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果充分反映了學生接受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課前備課和導入環(huán)節(jié),為課堂有效性打基礎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進行詳細的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另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用一些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拉近學生與思想政治之間的距離,充分展開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教師則需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制《走近教師》時,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用電子智能產品拍攝一些周圍教師一天的工作,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工作,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分析一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師,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積極與教師探討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二)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完善教學手段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普及,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時事新聞,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的敏感性,還可以制作一些電子課件,以此來節(jié)省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教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制《復雜多變的關系》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地區(qū)的局部沖突,讓學生了解世界多變的格局,以及局部沖突的根本原因,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再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制《開放互動的世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分析一下中國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然后,再給學生介紹一下我國在陸、路上開展的“一帶一路”政策,讓學生了解到開放發(fā)展中的國家,以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趨勢,教師再給學生介紹一些我國對外的關系及政策。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案例以及對比的方法,幫助學習吸收理解道德與法制的知識,保證了學生的接受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1.結合教材,創(chuàng)造機會
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尋找學生的興趣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制的學習興趣。從初中道德與法制教材上來看,教材的涵蓋面比較廣,幾乎涵蓋了政治、經(jīng)濟、法律、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并且充分考慮到了初中生的現(xiàn)實生活,保證了學生接受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以禮待人》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方法。首先,教授將學生劃分為兩組,一組同學與表演的形式,將生活中一些不禮貌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以此來讓同學分析一下結果和影響;再讓另外一組學生以禮貌待人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再讓學生分析一下結果和影響,這樣一來,采用情境對比的方法,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展現(xiàn)出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還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保證了學生接受的知識內容有效性。
2.在教學中融入社會熱點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而言,教材中的內容僅僅是一個方面,另外更重要的則是聯(lián)系時事熱點,將知識放在社會之中,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時刻關注社會上的熱點新聞,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題材,讓學生運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分析社會上的熱點新聞。例如,在學習《合理利用網(wǎng)絡》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分析一下,每年有多少青少年因為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而荒廢學業(yè),有多少青少年因為沉迷網(wǎng)絡而走向犯罪的道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一起來討論一些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如何有效避免沉迷網(wǎng)絡,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杜絕類似事件的發(fā)生。
3.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而言,很多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出“小課堂、大社會”的思想,積極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保證學生接受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遵守規(guī)則》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日常上學和放學,讓學生仔細分析一下,如果在上公交車時,大家都能夠遵守秩序,有序地排隊上車,大家上車的速度是不是會很快;但相反,如果大家在上公交車時,一哄而上,你推我擠,大家上車的時間勢必會有所減慢,而且還容易造成受傷的情況。教師通過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能夠迅速地讓學生明白規(guī)則秩序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明白,一個懂規(guī)則,守秩序的人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以此來保證學生接受知識內容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吸收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保證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參考文獻:
[1] 馬劍《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年第10期。
[2] 陳平《中學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科教文匯》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