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容
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為了調(diào)查外來務(wù)工子女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了解存在的問題,探究原因,提出對策,我采用問卷和訪談的方法進行了調(diào)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外來務(wù)工子女小學階段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有:1.從內(nèi)容來看,都以漫畫書為主,兒童文學類書籍和科普知識類的不多。2.課外閱讀習慣不好,大部分沒有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3.課外閱讀的硬件條件差。4.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方法單一。5.社會、學校、家庭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雖比較重視,但缺乏實際的行動。
一、確保書源供應(yīng)
1.學校圖書室。學校圖書室是學生閱讀圖書的主要來源,在開展外來務(wù)工子女課外閱讀活動中起著重大作用。我校有專用圖書室1個,專職圖書管理員1人,現(xiàn)有圖書10000冊。學校毎年投入資金用于購書,年增書200種左右。圖書室每周一至周五午間及下午放學后按年級輪流向?qū)W生開放。
2.班級圖書柜。各班級的書源,一是學校圖書室的圖書在班級間的流動,二是發(fā)動學生家長積極為孩子購書,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圖書存到班級圖書柜,供同學們借閱。我校各班級都配備有專用圖書柜或圖書架,是各班家長委員會幫助解決的。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校學生人均個人藏書10冊,班級藏書最多的有200多本,全校班級圖書柜累計藏書2000多本。
3.同級段班級之間圖書資源共享。學期初,各班按照讀書方案確定班級共讀書目,分別購買不同的圖書??赐旰螅嗉壟c班級之間輪換。既讓學生減輕了購書的經(jīng)濟負擔,又讀到了更多的書。因為書要在各個班級中“漂流”,學生們會更自覺地愛惜書本,會更自覺地按時把書看完。在換書的時候還能認識許多新的朋友,一起交流讀書的心得。
4.成立書友隊,共同讀一本書。我們按班級將學生分成若干個書友隊,每隊5-6位成員。各個書友隊根據(jù)小隊成員的喜好共同讀一本書,讀完后與其他書友隊交換著閱讀。這樣一學期下來,每位學生只需買一本書,就可以閱讀至少4- 5本書,有效保證了閱讀量。
二、確保課外閱讀時間
課外閱讀要有時間的保證。保證閱讀的時間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量。
1.午間半小時閱讀。我校大部分學生屬于外來務(wù)工子女,他們一般吃過午飯就來學校,我們利用這一特點,每天抽出半小時的午休時間讓到校學生自由閱讀。全校統(tǒng)一將2:00—2:30規(guī)定為午間閱讀時間,設(shè)置專門鈴聲,每班派一名學生管理午間閱讀紀律,每層樓均安排值日老師巡邏。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其中,我們指導學生制定了詳細的午間閱讀書目推薦卡,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時間完成《閱讀推薦卡》并可以推薦給其他的同學。
2.閱讀情況登記表。這是活動開展初期的硬性規(guī)定,便于檢查學生日常的閱讀量。這張表格每名學生一月一張,月初由班主任統(tǒng)一發(fā)放,張貼在語文課本的封底處,由家長負責監(jiān)督孩子的閱讀情況并簽字作證。
三、研究啟示
1.教師應(yīng)做讀書人。教師首先要做一個閱讀者,用自己的閱讀激情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引導學生為自己的健康成長而讀書,為火熱的青春和精彩的人生而讀書。教師要經(jīng)常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才能在指導學生閱讀時,真正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與學生無礙交流。
2.興趣應(yīng)當放首位。開展閱讀活動,必須首先考慮學生的興趣。讀后感或者讀書摘記的制作不應(yīng)太繁瑣,太頻繁,要給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寫讀后感或讀書摘記對閱讀有幫助時,這項作業(yè)才變得有意義。學生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喜歡的人物的特點,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都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3.適當照顧學困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應(yīng)充分照顧學困生。在獨立閱讀階段,要尊重他們的閱讀速度,指導他們學會閱讀的方法,適當減輕閱讀的難度;在討論階段要給予他們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増加他們參與的主動性。同時應(yīng)設(shè)法保證他們充分的閱讀資源,增強進步的動力。
4.多管齊下助成功。開展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程是需要學校行政部門配合的,學校應(yīng)給予老師自主權(quán)。值得高興的是學校正在開展“書香校園”“校園文化”活動,每學期都要舉行“讀書漂流活動”,學生在讀書活動中收獲的成果頗豐,閱讀興趣更濃了。
總之,外來務(wù)工子女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研究給了我們一方實踐的晴空,一塊力行的實地,一種堅持的力量,一份持久的感動。我們將繼續(xù)前行,追尋心中的那只“青鳥”。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