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主題意義是指主題呈現(xiàn)的核心思想或深層含義,往往與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相關。對主題意義的探究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程度、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語言學習成效(陳新忠,2019)。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英語課程教與學的核心任務,起到整合學習內(nèi)容,引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fā)展。
一、問題:如何確定主題意義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并設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
《課標》2017版倡導的教學理念是:英語課堂教學要以主題意義統(tǒng)攬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并指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方式上提出了以下建議:英語課程應該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在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語境,在主題探究活動的設計上,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調(diào)動其已有的基于該主題的經(jīng)驗,幫助學生建構(gòu)和完善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和認識?;谥黝}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課堂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和活動(程曉堂,2018)。
但是,很多教師由于教材限制,所教文本中沒有明顯出現(xiàn)與主題相關的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不知道如何確定語篇的主題意義,或者對語篇解讀得不夠深入,有時不能準確地把握語篇的主題意義,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把握存在偏差,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了教學目標設定不完整、不具體、不深入。因此,能否準確地確定語篇的主題意義,找準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并設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是決定英語課程教與學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二、案例:從主題意義探究的角度設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
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上冊Unit 4 Going Outing,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外出going outing,單元文本內(nèi)容涉及到了外出時采用的交通工具和頻率副詞等,個別板塊的文本中沒有明顯地出現(xiàn)與主題相關的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第一板塊story的文本內(nèi)容:Were in the woods./ Lets look for some birds./ I never look for birds! / I usually look for candies! / Candies! Do you usually find them?/ Of course! / I always find them! / Uh,where are we,Gogo?/ Were lost./ But I have some candies! / Oh,Gogo.在這個故事中,書中人物Gogo,Tony 和Jenny外出游玩,來到一片森林,他們想要尋找鳥類,不小心迷路了。文本最后以Gogo找到一些糖果結(jié)束,沒有交待孩子們迷路后要怎么處理。因此,story故事教學的主題意義可以落在外出游玩時要有大人陪伴、如何保證自身安全、遇到突發(fā)情況(如迷路)時應該采取的措施上,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則為“你會如何做”。這一板塊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生能準確朗讀和表演故事。學生能夠用“I sometimes/ usually/ always/ never …”來描述自己在外出游玩時是如何保證自身安全、遇到突發(fā)情況(如迷路)時通常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板塊vocabulary 詞匯和句型教學的文本是never / sometimes / usually / always / subway / a car / a taxi / a bike.How do you go to the zoo?/ I usually take a bus./ Do you usually take a taxi to school?/ No! I never take a taxi to school.。文本圍繞外出時采用的常見交通工具bike,car,taxi,subway和頻率副詞never,sometimes,usually,always進行相關內(nèi)容和詞語表達的操練。vocabulary 詞匯和句型教學的主題意義可以落在從經(jīng)濟、快捷和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如何選擇恰當?shù)慕煌ǚ绞竭@個點上,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則為“你會如何選擇”。這一板塊的教學目標就設定為:學生能運用本課時的頻率副詞詢問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外出時采用的常見交通工具。學生能夠從經(jīng)濟、快捷和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不同的地點選擇恰當?shù)慕煌ǚ绞健?/p>
第三板塊reading閱讀教學的文本內(nèi)容是:At the bus stop / Here is the bus stop./ Now remember,always wait in line for the bus,and dont push./ Yes,Mom./ I remember./ Sometimes there are elderly people or children on the bus./ Please give your seat to these people./ Yes,Mom./ But look at that man./ Hes pushing to the front of the line./ Excuse me./ Please wait in line./ The driver isnt here yet./ Its OK./ Im the driver.。文本呈現(xiàn)的是在公交車站發(fā)生的一組母子對話,對話圍繞公交車站的規(guī)章制度和文明禮儀進行,最后以一個有趣的誤會結(jié)束。這一課時的文本有著明顯的文化內(nèi)涵和價值觀: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有禮。主題意義可以落在公交車站等公共場合應該遵守的公共秩序,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則為“你會如何處理”。因此,這一板塊的教學目標就設定為:學生能讀懂文本并理解對話的有趣之處。學生能夠從文本中聯(lián)系到外出時應該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和注意哪些文明禮儀。
第四板塊more reading補充閱讀教學的文本是There are different names for the subway all over the world./ Lets see what they are./ I live in London./ I always go to school on the underground./ Im from Shanghai./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the metro./ I sometimes take the subway in New York./ In Hong Kong,we always call the subway the “MTR”./ In Singapore,we usually call it the "MRT".。文本呈現(xiàn)的是不同地區(qū)對地鐵的不同稱謂。這一課時的文本有著明顯的文化內(nèi)涵,帶領學生走出生活小圈子,來到世界各地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主題意義可以落在世界各地的地鐵站等公共場合應該遵守的公共秩序,探究的內(nèi)容和關注點則為“你會如何做”。因此,這一板塊的教學目標就設定為:1.學生能讀懂文本并區(qū)分不同地區(qū)對對地鐵的不同稱謂。2.學生能夠從文本中聯(lián)系到外出到這些地區(qū)搭乘地鐵時應該遵守的公共秩序和文明禮儀。
三、結(jié)論:從主題意義探究的角度設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策略
1.讀透教材,通過文本內(nèi)容挖掘恰當?shù)闹黝}意義。教師在分析教材的文本時,不僅要分析文本有什么內(nèi)容、語言形式是怎么樣的、呈現(xiàn)這篇文本的目的,還要從文本中尋找能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理解的關鍵段和關鍵句,來確定主題意義探究的內(nèi)容和落腳點。
2.分析學情,充分挖掘特定主題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和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關鍵點。教師要分析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的發(fā)展點及其與主題語境內(nèi)容的對接點,分析能促進學生深度理解跟主題意義相關的知識切入點、關鍵點和突破點。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