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群
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去中職學校讀書似乎成了部分學生最無可奈何的選擇。進入中職學校讀書的孩子常被人們認為是“問題孩子”,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然后這些孩子也真的越來越成為真正的“問題孩子”了,尤其是心理成長方面,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行為表現(xiàn)越來越令人失望。
連州市地處粵北貧困山區(qū),許多勞動力都出外打工謀生,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教育狀況也相對落后。該市目前有兩個公辦中職類學校,筆者在該市兩所中職學校都任教過,從教近十年,期間既擔任科任教師,也擔任過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收集了一些關于該地區(qū)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資料,并進行了分析探究。
一、連州市中職學校學生心理成長問題
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青少年期的主要發(fā)展任務是形成角色統(tǒng)一,防止混亂,如果這一階段發(fā)展得好便會形成誠實、友愛的品格特征,如果發(fā)展得不好則容易形成反叛、輕浮、矛盾的品格。中職學生基本是從初中上來的,該市的中職學校一年級的學生大多在15—16歲左右,處于真正的青少年時期。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中職學校的孩子存在以下一些心理問題。
(一)心理品質(zhì)不良,缺乏上進心,學習意志不堅強
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相當部分中職生人生觀、價值觀模糊,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學習意志不堅強,無心向?qū)W,缺乏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zhì),更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報負。有的同學不僅學習無長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甚至還染上一些不良習慣,遲到、曠課、早退是常態(tài),吸煙、喝酒、斗毆也司空見慣,這些學生給校園的學習風氣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二)學生心理敏感、脆弱,無法直面挫折
學校里很大部分孩子的心理都是敏感脆弱的,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調(diào)節(jié)能力弱,容易失去自控。同學之間無意的一個玩笑,老師的一句嚴厲的批評,父母的一次責罵,往往會在他們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導致一些反常現(xiàn)象發(fā)生。比如,一天晚修下班,我剛回到家,一個女同學就哭著給我打電話說:“老師,小麥要跳樓了,你快回來看看!”當時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多了,家里距離學校將近6公里,我立即趕回學校,只見小麥搬個凳子站在樓道護欄邊,并沒有爬上去。經(jīng)了解情況后得知,因為值日倒垃圾的問題,同學之間爭論起來,她覺得委屈就做出了這樣的舉動。這樣的心理素質(zhì)將來如何面對社會中遇到的挫折?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三)學生與周圍老師、同學缺乏交流溝通,存在封閉心理
很多同學,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上來的同學,都是孤獨地行走在去教室、去飯?zhí)谩⒒厮奚岬男5郎?,下課期間也是一個人悶悶地坐在座位上發(fā)呆,他們沉默寡言,很少與人交談,喜怒哀樂不形于色,任何人、任何事似乎都不在他們關注的范圍內(nèi)。某專業(yè)的陳同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已經(jīng)初中畢業(yè)輟學兩年,到社會上打過兩年工,自知無一技之長難以立足社會,又跑回來讀書,年齡比其他同學大,閱歷比其他同學多,滿臉掛著憂愁和冷漠,沒有熟悉的同學,也沒有親密的朋友,獨來獨往,什么事也不關心,也不與老師同學主動交流,還偶爾與宿舍同學起沖突,最后惡化到要求一個人單獨住,班主任沒辦法向?qū)W校申請了個小單間給他,可是他也沒有能夠堅持在學校讀完兩年的理論課程,還是中途退學了。
(四)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容易誤入歧途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青少年所具有的知識經(jīng)驗、社會規(guī)范、價值觀和態(tài)度等,都是通過觀察學習得來的,他認為,觀察、認同和模仿是青少年最主要的學習形式。一方面是生理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同伴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使他們很容易誤入歧途。我曾經(jīng)聽一個班主任說起,他們班上有三個外宿女孩,每天回校總是無精打采,甚至有一次下午搞全校大清潔時,三個女孩站在走廊里搖頭晃腦的,說話也是語無倫次,這位班主任意識到這三個孩子可能吸食了某種藥物,出現(xiàn)癥狀了,于是打電話叫家長過來接回去了。
二、連州市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造成中職學生心理偏差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探尋原因、對癥下藥,對矯正中職學生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幫助,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大點:
(一)學生缺乏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引導不到位
很多孩子自小父母就不在身邊,與爺爺奶奶相伴。隔代教育一直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有些孩子就像被施錯了肥的小樹苗,長得東倒西歪的;有些則像脫韁的小野馬,沒有規(guī)矩,隨心所欲。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正確價值觀導向的孩子,長大了很難在正確的導向下形成長遠明確的目標,更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去學習、工作。
(二)與同學相比,學習上的差距產(chǎn)生自卑心理
中職的學生一般都是學習成績差,無望考大學,“被父母嫌棄”的群體。很多同學其實是懷有大學夢的,但是由于學習基礎差,自知無緣大學??粗约旱耐瑢W都讀高中奔大學去了,心里難免有些失落,心理承受能力好點的,可能很快調(diào)整過來,適應了中職的生活,并為一技之長努力奮斗著;心理素質(zhì)差點的,可能就會自爆自棄,表現(xiàn)得脆弱敏感,只要別人說一點自己的缺陷,就會覺得周圍的人都在嫌棄他,就會尋找一些極端的方法去掩蓋現(xiàn)實。
(三)中職學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盲目性并存的充滿矛盾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們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提高,但同時他們又容易產(chǎn)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情感豐富而強烈,但他們的情感帶有沖動性,意志較為薄弱,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受外界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社會職責和義務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因而,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常常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這時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三、引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心理健康的標準是:能夠認識和接納自己,擁有樂觀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在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市中職類學校一直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有專業(yè)的心理老師,近幾年還開設了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教育被進一步提上日程。筆者覺得,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乎人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到人際關系,行為和諧、生活質(zhì)量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盡己所能,為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做該有的努力。
(一)加強價值觀教育,用正能量引導學生成長
價值觀是人對待事物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是人頭腦中的信念,它決定著人一切行為的取向,是人行為的指揮棒。中職學生尚處在一個可塑性的階段,塑造正確的價值取向?qū)W生的成長極為重要。筆者建議學校價值觀教育應該從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著手,讓學生每天做同一件事,比如:每天整理宿舍內(nèi)務,搞好清潔衛(wèi)生,逐漸把良好的行為變成日常;每天堅持寫日記,在寫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成長中的得失功過,使自我心靈得到凈化,不斷提升個人修養(yǎng),用實際行動進行個人價值觀的糾正等。
(二)家校共育,多方聯(lián)合,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課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工作,而是家庭、學校、社會三者聯(lián)合,給予孩子的一個??康捏A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學校做了工作,父母也應盡到自己的職責,重視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父母最好把孩子帶在身邊,如果不能,也要經(jīng)常關注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其次,進行適度的挫折教育,父母可以利用假期把成長在溫室里的孩子送到工廠去做暑期工讓他們體驗勞動的負重和面對挫折的辛酸。最后,鼓勵孩子多參加校內(nèi)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學校的籃球賽,技能競賽等,讓孩子多接觸有正能量的事物和人物,培養(yǎng)孩子與他人合作溝通的能力。
(三)定期舉辦心理講座,設置定點心理咨詢室,提供定時心理咨詢服務
一方面,學校要嚴格制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有計劃地培養(yǎng)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輔導教師;定期舉辦面向家長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向家長介紹心理健康內(nèi)容與方法,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講解心理咨詢案例,指導心理疏導方法,也可以進行家訪,與家長共同疏解學生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信箱,為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幫助;還可以嘗試定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直接和學生進行心理交流,疏通學生心理障礙,使其心理素質(zhì)健全起來。
像連州市這樣的山區(qū)中職學生,他們是學生隊伍里面的邊緣人,很容易被父母惱怒和被社會嫌棄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心理尤其脆弱,心理健康教育更應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教育的重點,主動出擊,常抓不懈,讓山區(qū)孩子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