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對患者生育指數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5月7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為對照組37例、觀察組38例,分別行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比較兩組療效、復發(fā)率、生育指數、最低功能評分、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顯效率、有效率、復發(fā)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兩組生育指數、最低功能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當,而且具有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勢,臨床上可優(yōu)先選擇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復發(fā)率;生育指數
子宮內膜異位癥為常見病,在育齡期女性中發(fā)病率約10%-15%,其中合并不孕發(fā)生率高達30%-50%。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外科手術治療等,腹腔鏡手術因其微創(chuàng)、出血少、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近年來受到青睞和推廣。既往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與傳統(tǒng)開放手術的近遠期療效基本相當,在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更有優(yōu)勢[1]。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對患者生育指數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5月7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為對照組37例、觀察組38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32.16±3.78)歲;Ⅰ期10例,Ⅱ期7例,Ⅲ期12例,Ⅳ期8例。觀察組年齡21-40歲,平均(31.59±3.26)歲;Ⅰ期9例,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7例。兩組年齡、分期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開腹,探查盆腔腹膜下情況,找到黑色或紫藍色病灶或巧克力囊腫,進行切除。術后沖洗盆腔,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慶大霉素預防粘連。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置入舉宮器,于臍下1cm處切開1cm,用醫(yī)用CO2建立氣腹。另常規(guī)取麥氏點水平作2個0.5cm的切口,置入腹腔鏡器械。腹腔鏡下探查子宮、直腸、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子宮膀胱腹膜、子宮體等。找到黑色、紫藍色結節(jié)病灶或巧克力囊腫。對于不確定的病灶,采用內凝-熱色試驗診斷。對于病灶直徑≥5cm者,剝除后電凝創(chuàng)面,若仍有活動性出血,則進行縫合卵巢。對于病灶直徑<5cm者,剝除后電凝創(chuàng)面止血,不縫合卵巢。若病灶位于腹膜、骶韌帶、卵巢表面等,直接進行電凝灼燒破壞病灶。若合并不孕的患者,使用美蘭通液試驗,若存在遠端阻塞或輸卵管傘端閉鎖,同時實施輸卵管造口術。術后沖洗盆腔,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慶大霉素預防粘連。兩組術后均給予米非司酮10mg/次,每天1次口服,連續(xù)用藥3-6個月。
1.3 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療效:術后6個月進行評價,顯效:無痛經、性交痛、月經紊亂等癥狀,盆腔B超未發(fā)現腫物;有效:無痛經、性交痛、月經紊亂等癥狀減輕,盆腔B超未發(fā)現腫物。復發(fā):盆腔B超發(fā)現腫物,或再發(fā)周期性、漸進性腹痛,血清CA125>35U/L。(2)比較兩組術后6個月的生育指數:評估內容包括年齡、不孕時間、生育史、最低功能評分等,總得分1-10分,得分越高妊娠率越高。比較兩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率、有效率、復發(fā)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生育指數、最低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生育指數、最低功能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因不明,頑固難治,是導致育齡期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即使經治療后,復發(fā)率仍高達50%以上。手術仍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重要方法,其能夠提高妊娠率,緩解盆腔疼痛、月經紊亂等癥狀[2-3]。
腹腔鏡手術實現了子宮內膜異位癥微創(chuàng)治療,相對于傳統(tǒng)開放手術而言,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術后恢復快。相關報道[4]顯示,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能夠改善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療效。相關研究[5]顯示,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開放手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顯效率、有效率、復發(fā)率,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近期療效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當,而在術后方面腹腔鏡手術更具有優(yōu)勢,與上述報道結果類似。生育指數是反應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相關文獻研究[6]顯示,生育指數能夠較好地預測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妊娠不孕患者腹腔鏡術后妊娠情況,生育指數越高,則相應的妊娠率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生育指數、最低功能評分差異不明顯。提示,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妊娠率與開放手術相當。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能夠獲得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似的療效,而且具有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勢,臨床上可優(yōu)先選擇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江輝.腹腔鏡聯(lián)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及對患者生育功能的影響分析[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7,27(7):997-999.
竇秀芹.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亮丙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9,31(08):61-63.
程卿.腹腔鏡手術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23):3249-3250.
高劍華,陳玉蓉,崔靜,等.腹腔鏡手術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7,57(10):72-74.
駱婕.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腹腔鏡手術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8):63-64.
褚春芳,李珊珊,劉菊紅,等.子宮內膜異位癥生育指數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術后妊娠的預測價值[J].北京醫(yī)學,2017,39(11):11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