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確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口語表達氛圍;注重差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用英語交際的好習慣;注重總結反思,完善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策略完善口語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策略
小學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僅要完成小學英語的基本教學任務,還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說英語、愛英語的興趣,為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口語表達氛圍
在英語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口語活動中不想說,或者想說卻又找不到適當?shù)恼Z言,他們不同程度的存在怕開口,羞于開口的現(xiàn)象。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讓學生會說、善說、樂說,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創(chuàng)境激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言語的動機,并提供言語的材料,從而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應善于利用各種方式營造英語口語表達的氛圍,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說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語言、交流語言、發(fā)展語言。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時,我先與一名學生進行一段示范性情景對話(談論各自喜歡的活動,今天的天氣如何,應該穿什么衣服,相約去游玩等),接著提供幾個擴展性的聽讀材料(四季圖,季節(jié)活動,季節(jié)衣服等)讓學生自主聽、讀,然后學生分組就個人喜歡的內容以及喜歡的理由進行討論,并編出一段情境對話,最后在小組內進行Show and tell。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自由交流,在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的氛圍中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有效地檢測了學生的語言水平,開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
(二)用英語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語言熏陶
英語教學的主要矛盾是漢語與英語學習之間的矛盾。平時,學生所聽、所想、所說的全是漢語,只有課堂才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陣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把握好課堂的四十分鐘,多用英語表達,對學生進行語言熏陶。這不僅是英語教學本身的需要,也是營造英語口語表達氛圍的需要。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口語表達氛圍
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師生平等和教學民主,寬松的語言表達氛圍是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氣氛的調控和渲染來營造的。營造這種氛圍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教師對鼓勵機制和糾錯策略的運用。
就糾錯策略而言,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口語表達錯誤糾正的時機把握不當或采取逢錯必糾的做法,將會嚴重挫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熱情,并將導致學生因追求語言表達形式的規(guī)范而降低口語表達的流暢性。
二、 注重差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用英語交際的習慣
實踐證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價值認同感是產生學習動力的真正源泉??稍谟⒄Z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同學不但課下不習慣說英語,有的甚至連課上也不愿意開口,他們有的是因為怕出錯緊張,有的是因為詞匯量不足而不敢用英語來表達自己,還有的則因為經常被老師忽視,而沒有機會說英語。對這樣的學生,教師一方面要多鼓勵、訓練他們,另一方面則要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在課上盡量選擇他們想讀、想聽、想看和想談的內容,采用各抒己見、角色扮演、短劇表演、模擬配音、看圖說畫、做游戲等訓練他們的“說”,并在各個活動中進行具體指導。如: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用各種手勢、生動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教師不但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出現(xiàn),也以一個演員的角色出現(xiàn),給學生演示和示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他們所說的內容,讓學生準備好談話計劃(對話長短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水平來定);提前一天讓學生知道第二天要進行的活動,必要時可先發(fā)給他們一些資料,并征求他們的意見,特別是那些不太活躍的學生。
三、 注重總結反思,完善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課后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行為、措施、方式、方法、決策以及整堂課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面的審視和分析,檢討得失,權衡利弊,系統(tǒng)總結,以指導新一輪的教學。筆者認為,以下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特別值得我們思考:
(一)氣氛壓抑
學習者不積極參與課堂口語表達,特別是中高年級同學,擔心出錯,受批評,失面子。
(二)無話要說
一方面話題過于空泛,讓學生無話可說;另一方面話題的難度過大,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口語語料的儲備。
(三)不平等的參與
在以往課堂教學中,經常是“少數(shù)學生撐場面,多數(shù)學生當聽眾”,而這一部分旁聽者,他們很少或根本沒有開口。
(四)聽、說、讀、寫語言技能發(fā)展不平衡
口語訓練與聽、讀、寫技能的訓練不能有機結合。
(五)口語實踐空間狹小,口語訓練形式枯燥單一
對小學英語老師而言,不斷地總結教學的得失和進行教學反思不僅是改進和調整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
四、 完善口語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能力發(fā)展
口語評價是英語學習整體評價體系(包括技能、知識、情感、策略及文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具有目標導向,動機激勵和反饋調控等功能。它包括師評、自評與互評三種。它可以更及時,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如,在教學My family的內容時,我將評價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設計了一項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活動,并讓學生在介紹中多發(fā)現(xiàn)其家庭成員的外貌特征和愛好。交流之后,我再引導學生評比誰發(fā)現(xiàn)其家人的愛好和外貌特征最多,誰在介紹中運用語言最正確和生動。這種多方位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傾聽和判斷正誤,學會質疑和給別人提出好的建議等。
另外,小學英語的口語評價要避免枯燥、單調和機械,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類型的話型,評價內容多樣化,有難有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
總之,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須持之以恒。只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一個讓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并適時和適度地加以引導和點撥,口語活動不僅會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會獲得較大的提高。
作者簡介:
李曉芳,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縣大柳河鎮(zhèn)常久村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