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萍 趙艷娟 蔡曉南
(廣東省江門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廣東 江門 529000)
術前訪視是術前準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病情,進行手術室護士評估,做好術前宣教,對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質(zhì)量、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有重要的意義,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及麻醉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會導致患者身心的應激反應,影響生命體征,對手術的進行造成影響[1-3]。為探究微信平臺術前宣教對椎管內(nèi)麻醉手術效果影響,選取我院200例行椎管內(nèi)麻醉手術的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椎管內(nèi)麻醉手術的患者200例。納入標準:(1)有硬膜外麻醉適應證;(2)能夠使用智能手機微信app;(3)明確研究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4)年齡≤18歲;(5)女性。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患;(2)無法自主使用或者閱讀微信app軟件;(3)無智能手機。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10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5~65歲,平均(45.3±7.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4~66歲,平均(45.1±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術前訪視的方式,術前1 d,護理人員根據(jù)手術醫(yī)生的通知單,向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的知識,手術知識、麻醉方式、手術流程、注意事項等等,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準備。觀察組在常規(guī)術前訪視的基礎上,進行微信平臺術前宣教:(1)患者關注手術公眾號,公眾號平臺包括手術環(huán)境、手術宣教、體位與流程,以及提問部分。(2)向患者進行手術宣教,主要包括患者手術前的相關知識教育,包括術前的自我準備、術中配合,以及術后的知識普及等[4-5],提高患者的認知。(3)解答患者的疑問,及時回復,形成良好的互動,同時也推送一些其他成功病例的分享等。手術前1 d,訪視護士收集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估,指導患者應用公眾號的內(nèi)容。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健康宣教知識知曉情況,麻醉依從性,以及自我效能評分。(1)采用狀態(tài)焦慮量表(S-AI),對患者的焦慮狀況進行評分,共20項,總分20~80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焦慮狀況越低。(2)采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評估患者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總分100分,≥80分為優(yōu),60~80分為良,<60分為差??傊獣月?(優(yōu)+良)/n×100%。(3)麻醉師對患者的麻醉依從性進行評估,患者能夠在指導下順利完成所有流程,為完全依從;需要多次說教或者示范,完成流程,為基本依從;患者不聽從安排或者出現(xiàn)抵觸行為,為不依從。(4)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估患者的自我效能,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低,患者的自我效能越低。
2.1焦慮情況比較 對照組S-AI評分訪視前(68.23±2.74),訪視后(51.28±3.47);觀察組S-AI評分訪視前(68.95±2.13),訪視后(45.12±2.18)。兩組患者訪視前S-A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訪視后,觀察組患者S-A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健康宣教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對照組健康宣教知識知曉情況優(yōu)50例,良21例,差29例,總知曉率71.00%;觀察組健康宣教知識知曉情況優(yōu)70例,良23例,差7例,總知曉率93.00%。觀察組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識知曉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麻醉依從性比較 對照組完全依從59例,基本依從22例,不依從19例,總依從率81.00%;觀察組完全依從77例,基本依從20例,不依從3例,總依從率97.00%。觀察組總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臨床治療中,應激源眾多,可能導致非特異性反應,患者出現(xiàn)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等情況,影響疾病的治療。減輕應激源對患者的影響,對患者的順利治療、預后改善有重要的意義。術前訪視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有利于減緩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患者的治療[6-7]?;颊咝g前容易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術前有效的訪視,可以有良好的身心安慰作用,減輕患者的焦慮、恐懼等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微信平臺能夠提供有效的交流方式,通過圖片、文字等,為患者傳播相關的健康知識和治療知識,方便患者理解,加深患者的認知,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健康宣教知識知曉的優(yōu)良率、麻醉依從性率、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微信平臺可提高患者的認知,使患者的能夠更好地接受,提升配合度。通過微信平臺宣教,指導患者積極應對疾病,減輕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成功案例的講述,也能夠提高患者的期待值和希望水平。微信平臺也方便分享信息,患者和家屬都可以反復閱讀和觀看,幫助患者自覺完成術前準備,了解手術知識和流程,減輕術前焦慮?;颊呖梢猿掷m(xù)關注微信平臺的內(nèi)容,并且微信平臺有可選擇性,私密性和獨立性,不會對其他患者造成影響?;颊卟捎梦⑿牌脚_,通過簡單的指導和提示便可完成有關的準備工作,接受度較高[8]。微信平臺改變了傳統(tǒng)口頭訪視的形式,使術前訪視更加標準化,避免遺漏或者不全面,滿足患者對相關信息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輕護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提升術前訪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