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弟弟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路徑和教學內(nèi)容,因此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結(jié)合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目標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創(chuàng)設多種的教學方式。本文主要從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等方面探索,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靈活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情境;教學方式;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教授學生識字造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礎學科,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重大。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多是通過閱讀教學完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識記字詞、學習造句、學習寫作等;但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導致實際教學效果欠佳。對于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找到癥結(jié)所在,并運用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1 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年齡較小、經(jīng)驗不足、知識匱乏的小學生,他們對未知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對很多人和事物都非常感興趣,但是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出發(fā),通過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深入思考與合作探究,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從而進行趣味導入[1]。
例如,部編版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一文,主要是根據(jù)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的順序,生動描寫了在晴朗的天氣下、多云的天氣下的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向往和追求光明的情感;本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在不同天氣下的海上日出壯觀景象,以此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生動寫景的能力。教師可以搜集陸上日出和海上日出的圖片與視頻,比如泰山日出、嶗山臨海日出、海南三亞日出等,并展示在課堂上,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接著可以提出類似問題:你見過日出的景象嗎?有什么感想?你見過大屏幕上的海上日出景象嗎?如果見過應該怎樣描寫?在學生回答之后導入本課的教學,運用這種方式提高新課導入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生動情境分析課文,比如文中“轉(zhuǎn)眼間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紅霞,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這句話,“轉(zhuǎn)眼間”寫出了太陽升起速度之快,“慢慢地”和“加強”體現(xiàn)了太陽升級的變化方式。
2 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通過深入而有效地落實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提高閱讀效率、獲得更豐富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科學運用小組合作閱讀教學模式、角色扮演閱讀教學模式、微課閱讀教學模式等,通過靈活運用這些閱讀教學模式,可以在循序漸進中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2]。
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小英雄雨來》一文的教學中,由于此篇篇幅較長,所以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提供微課和預習學案,讓學生結(jié)合資料和文本先提前預習,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從而為課堂深入學習做好準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本文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和探究,比如:文章中有哪些生字詞?這些生字詞分別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描寫了什么內(nèi)容?為什么稱呼雨來為小英雄?可以先留下一點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組織語言,再讓各個小組分別回答,教師根據(jù)回答情況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在此之后可以繼續(xù)讓小組合作進行角色扮演,將文中的主要情境表演出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文主要內(nèi)容,又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等。
3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僅僅依靠課內(nèi)的文章教學是不夠的,還需要積極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學生通過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不僅能夠豐富知識和擴展視野,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經(jīng)典的閱讀書單之外,還應該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以此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3]。
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整體閱讀法、分散閱讀法、情境再現(xiàn)法、圈點標注閱讀法、質(zhì)疑問難閱讀法等方法進行閱讀,可以通過先教授理論、再進行示范、最后設置任務的方式展開教學,從而在循序漸進中讓學生逐漸掌握這些閱讀和讀書方法,為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打好基礎。在圈點標注閱讀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一手拿著鉛筆一手看書,每當遇到好詞、好句、好段的時候標注下來,每當遇到不懂的地方圈下來,并在一次閱讀完畢之后摘抄到筆記本上,通過詢問家長和教師的方式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索與實踐,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整體教學的重要性,并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等,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形成綜合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白國華.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小說月刊, 2015, 000(009):P.5-5.
[2] 李加杰.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信息記錄材料, 2018, 019(005):142-143.
[3] 李佳.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