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干預后,實驗組在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上均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
趙靜 薛芳
摘? 要:目的? 探討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對大一學生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的影響。方法? 抽取安徽省某醫(yī)學院大一新生24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組120名。實驗組實施6次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為期3個月;對照組不實施任何干預措施。分別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的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情況。結果? 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在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上均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在干預前后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素質拓展訓練能夠提高大一醫(yī)學生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水平。
關鍵詞:心理素質拓展訓練? 醫(yī)學生? 積極情緒? 人際信任
中圖分類號:G80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4(a)-0224-03
情緒是個體行為重要的驅動力,影響著人們?nèi)绾卫斫庵車氖澜?。它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1]。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情緒可以擴展個體瞬間思維活動序列,幫助個體建設持久的個人資源,如身體的靈活性、心理彈性和社會支持等。從而為個體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的不利狀況和負性情緒。
人際關系對大學生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關系,人際關系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人際信任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心理契約,是合作關系的起點、前提和基礎,也是人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2]。有研究者認為,人際信任是個體與他人建立良好社會交往關系的基礎,是團隊合作的基本條件,人際關系和諧能夠促進自我積極的內(nèi)心體驗,提升主觀幸福感[3,4]。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因其“體驗”的教學特點,一出現(xiàn)就很受大學生的歡迎。它是通過“設置特定的情境使參加者在其中積極活動,改善心理品質,形成預期的行為、習慣和技能,提高心理素質和培養(yǎng)健康完善人格的活動”,體驗式教學強調(diào)通過具體的“行動”使其達到認識或行為改變的目的[5]。大一學生在讀大學之前大部分都沒有住校經(jīng)歷,入大學后需住校,進入集體生活,容易出現(xiàn)人際關系問題和情緒問題,從而影響宿舍及班集體的和諧。因此,該研究將大一新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對實驗組進行干預,并對干預后的效果進行評估,以期為提高大一醫(yī)學生的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水平提供實踐支持。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將某醫(yī)學院校的大一新生作為研究群體,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中班級的所有學生均為研究對象,再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120名)和對照組(120名)。
(2)研究方法。分別于實驗前后使用《人際信任量表》(IT)和《正負性情緒量表》(PANAS)中的正性情緒因子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測試。實驗組實施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的內(nèi)容包括:組建團隊、齊眉棍、大海撈針、極速60s、穿越電網(wǎng)和不倒森林,共6次訓練內(nèi)容,每兩周進行一次,每次90min,歷時3個月;對照組不實施心理素質拓展訓練。
(3)研究工具。①《人際信任量表》(IT)[6]:測量被試對他人行為及承諾可靠性的估計,飲食25個條目,Cronbach'sα值為0.785。采用 5 級評分,1表示“完全同意”,2表示“部分同意”,3表示“同意與不同意相等”,4表示“部分不同意”,5表示“完全不同意”,量表總分125分,得分越高表示信賴程度越高。②《正負性情緒量表》(PANAS):采用Watson等人編制的正負性情緒量表[7],該量表由20個反映情緒的詞語組成,包含了正性情緒因子10個條目和負性情緒因子10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1表示“幾乎沒有”,2表示“比較少”,3表示“中等程度”,4表示“比較多”,5表示“極其多”;正性情緒得分高表示個體精力旺盛,能全神貫注和快樂的情緒狀態(tài),得分低則表示淡漠;該研究選取正性情緒因子作為評價積極情緒的指標。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量表得分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使用兩獨立校本t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1)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積極情緒、人際信任得分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1。
(2)對照組干預前和干預后比較,在積極情緒、人際信任得分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實驗組干預前和干預后比較,在積極情緒、人際信任得分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3。
3? 討論
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一個關鍵階段,大學的學習和生活與中學時期不同,很多大一新生入學后,由于生活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使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情緒和人際交往問題。近年來,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以其參與度高、注重體驗、啟迪心靈的優(yōu)勢,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8]。該文結果,實驗組在經(jīng)過3個月共6次的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后,在積極情緒和人際信任得分上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干預前,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根據(jù)積極情緒擴展理論,相對于中性狀態(tài)而言,快樂、滿意等積極情緒能夠拓展個體的注意范圍和思維活動序列,增強生理和心理的恢復力,增加社會聯(lián)系,促進個體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有利于人際問題的解決。
人際信任是個體與他人建立良好交往關系的基礎,是團隊合作的基本條件,能夠促進積極的內(nèi)心體驗。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是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體驗感悟、團隊互動等有針對性的專題活動設計,激發(fā)、調(diào)整、升華參與者的知、情、意等諸方面的素質與潛能,達到心態(tài)開放穩(wěn)定、敢于突破自我、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一項心理訓練。通過訓練,可以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溝通,促使他們共同面對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共同完成任務,獲得喜悅感和價值感。每次訓練后的分享感受環(huán)節(jié),都能讓成員進行思考、獲得成長,在體驗中學習,能夠激發(fā)和強化團隊成員的合作意識。在此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促進成員間的人際信任,提升積極情緒。
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是體驗式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9]。萬事開頭難,大一是整個大學生活的起點,也是大學生能否適應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yè)的關鍵一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夠富有成效地將心理素質拓展訓練運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提升大一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方法,也是大學生正確識別自己的情緒情感,培養(yǎng)各級情緒和良好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逄麗紅,楊志昌,李鵬輝,等.90后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對策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10):6-7.
[2] 何曉麗,王振宏,王克靜.積極情緒對人際信任影響的線索效應[J].心理學報,2011,43(12):1408-1417.
[3] 丁芳盛.海軍某部遠洋護航官兵自我和諧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17):1866-1869.
[4] Dina E,Brenda M,Wendy B.M.The costs of caring: Gender identification increases threat following exposure to sexism[J].J Exp SocPsychol,2010,36(1):159-165.
[5] 蔣麗華.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教育探索,2014(1):147-148.
[6]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 [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80-182.
[7] 黃麗,楊廷忠,季忠民.正負性情緒量表的中國人群適用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54-56.
[8] 楊珍.素質拓展訓練視域下大學生積極心理培育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38-41.
[9] 陳文華.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探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20(6):53-56.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K2017AO192、SK2016AO604);蚌埠醫(yī)學院校級重點目(項目編號:BYKY16107SKZD);2017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設項目(項目編號:2017XL002)。
作者簡介:趙靜(1985—),女,漢族,安徽渦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訊作者:薛芳(1982—),女,漢族,安徽亳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護理心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E-mai:553997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