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虹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事物的審美也在不斷的提高,這也促進了藝術設計教育領域的自我完善和更新,推動藝術設計方面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豐富內涵、轉變理念,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開拓他們的思維和視野,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藝術設計生涯中能夠以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藝術、設計藝術。當然,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需要著重藝術設計中色彩的教學,因為色彩是最直觀的藝術手段。因此老師要不斷豐富色彩教學的理念和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尋到藝術的本質。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育;色彩教學;新探索
在當代的藝術設計教育課程中,色彩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色彩教育的重任在于,讓學生樹立起專業(yè)的藝術設計素養(yǎng)。這一課程不僅僅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設計、怎樣設計,更要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對色彩理論、色彩形式、色彩挑選、色彩應用的實踐能力。現(xiàn)如今,我國大部分的藝術設計教學方式仍然是以承襲西方的教學模式為主,這些在觀察色彩、拓展色彩知識等方面確實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這一形式是存在于美術發(fā)展歷史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過度階段,因此留給我們很多的課題去研究。
一、理解設計色彩的內涵,促進教學理念的轉變
在傳統(tǒng)的色彩理念中,在設計色彩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客觀的真實性,并且還會著重強調對色彩的塑造。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會通過引導學生注意對色彩變化、事物的空間感等,增強他們對色彩的掌握和理解。在設計色彩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不同的色彩,去表現(xiàn)事物的不同情緒或狀態(tài)。在設計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色彩真實性的體現(xiàn),以此來表達出該藝術設計的意識及內涵。當然設計色彩終究是一種比較主觀感受的抒發(f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引起學生對色彩體驗的興趣,讓他們能夠愿意把時間用在對色彩的主觀體驗上。這樣的好處就是讓學生對色彩有一個自我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在今后的設計色彩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設計習慣,提出新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出更創(chuàng)新、更雅致、更優(yōu)秀的好作品。
設計色彩并非是寫實色彩,但兩者還是有著很多的聯(lián)系,這些聯(lián)系就需要作者對色彩的“真實性”做出自己的理解。寫實色彩表達的是對事物以及人們的生存空間進行“真實再現(xiàn)”,主要是研究自然的色彩規(guī)律及其表現(xiàn)程序,是一個把三維空間的事物展現(xiàn)在二維平面的過程;設計色彩則是將客觀的事物進行現(xiàn)代繪畫的表現(xiàn)處理,包括抽象化、歸納概括等手段,這一過程中,設計色彩是將空間的客觀事物在二維平面表現(xiàn)的更具效果化。
所以老師在教學設計色彩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理解與設計色彩相關的知識和表現(xiàn)形式,將這些知識吸收到大腦當中去,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這就需要老師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藝術視野,與時代相匹配,不停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老師要敢于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其中找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從而更高效的開展教學工作。老師在授課的過程,要教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自己。老師也需要去體會色彩,感受設計,提高自身的藝術設計的綜合能力,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激發(fā)他們對設計色彩的主觀能動性。
二、開創(chuàng)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學內容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所有學生的設計水平。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圍繞正常的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要帶領學生去體驗和領會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打破學生對色彩理解上的局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感受不同的色彩風格,讓學生充分感受這些色彩形式,使其能夠對設計色彩有新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和視野。
在藝術設計教學領域中,設計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在色彩課程中應該更加開放,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計。例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西方美術發(fā)展歷程中與色彩演變相關的知識,以及其他不同民族對色彩的認知與表現(xiàn)手法,還有不同地區(qū)、地域文化中美術作品,包括他們對設計色彩的把握和理解,當然,也要結合不同的民間藝術形式或作品對色彩的變現(xiàn)形式等等。通過這些不同風格、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色彩作品進行剖析,加強對學生在色彩表現(xiàn)手段及形式上的引導和闡釋。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們了解到各種風格流派的結構和方法,將時代的新思想、新作為加入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就加深對設計色彩上的理解。
很多時候,藝術設計課程中很少重視我國的傳統(tǒng)色彩形式,因此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應該更加注重對本民族文化的色彩表現(xiàn)的講解,并將其結合到課程當中,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色彩教學,加強他們對不同形式的色彩的理解。
三、以培養(yǎng)設計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主,構建開放的教學評價體系
設計色彩教學是以色彩為主要課程,對色彩的研究是其主要攻克的方向。其主要的教學任務便是傳授學生準確的色彩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設計思維,方便他們今后的藝術設計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更多的從思維的角度出發(fā),引導他們更加嚴謹、理性的進行藝術設計。但在實際的藝術設計過程中,很多作品需要作者融入自身的個人情感,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作者將自己對色彩的理解表現(xiàn)在作品中去,因為有情感的作品才是對藝術最好的設計。所以在實際的設計色彩上,不僅僅是需要設計思維,更需要對設計的理解。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并且評價形式不能單一,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他們的設計能力。通過評價體系,促進學生藝術設計能力的綜合提高。但在這一過程中,切記不可單一的評定學生作品的好壞,而是要通過多方面的判定標準,去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設計色彩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藝術設計是一門需要理解的學科。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老師要注重知識講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有學生充分的掌握了藝術設計中色彩教學的理論知識、擁有了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理解能力之后,才能使他們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去創(chuàng)造更優(yōu)秀的作品。
(作者單位:浙江特殊教育職業(yè)學院,浙江?杭州?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