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良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班級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班主任需要對相關的管理模式以及當下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促進自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管理能力的提升,使教學環(huán)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改善。
關鍵詞:班主任;小組學習;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1-0006-02
引言
高中時期班級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高中班主任結(jié)合教育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管理目標,在學校相關部門和任課教師的協(xié)助下,采取一些有效方法約束學生行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塑造良好性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制約和影響,當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并采取相關有效措施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班級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
1.班級管理的基本模式
在高中教育中,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較強的學習意識以及自律能力。同時多數(shù)學生依然存在著逆反心理,對此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按照既有模式拿捏好分寸,從多元角度為學生的德育、知識教育工作進行思考,促進相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1]。
(1)常規(guī)管理。指班主任通過制定班規(guī)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促使學生在班規(guī)的指導下,對自身保持一定的紀律要求,使班級保持較高的凝聚力,促使班級的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風氣的形成。
(2)平行管理。指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對所有學生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使相關教學管理能夠順利有效推進。教師通過對個人的管理,達到對班級管理的效果,通過對班級管理達到對個人的有效感召??傊?,學生和集體是值得探討的管理關系,班主任需要在管理過程中保持一定的策略和實踐性,使班級管理向更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3)民主管理。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確定自身的引導者定位,學生群體才是制度的遵守者和執(zhí)行者。對此在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定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民主投票的原則,使學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管理制度進行改良優(yōu)化,使班級規(guī)定得到有效遵守。
(4)目標管理。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為班集體樹立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合作、眾志成城,則可以有效地營造班級的學習氛圍,促使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升。此外,目標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需要對學生群體進行分組,使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更加便利,促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使之達到最終的效果和目標。
2.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體現(xiàn)在管理者的管理觀念和能力兩個方面。在高中教育階段,雖然學生的性格、個性已經(jīng)基本形成,但仍有較高的可塑性。合理的教學引導能夠使學生獲得較大的發(fā)展和進步,對此班主任就需要對自身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比較“專制”。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受到應試教育、儒家教育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其教育的方針便是對學生一味采取打壓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和期限,容易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使學生的反彈抵觸情緒增長。
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缺乏科學合理性。在高中班級管理中,部分學生已經(jīng)成人,因此對其進行管理,就要更多地考慮以人為本的策略,促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管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最終的考試成績?yōu)槟繕诉M行管理,沒有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推敲,對教育指導學生缺乏耐心,因此實際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組合作學習具備的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代教育采取的教學新策略。其目的在于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以及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效率。小組合作學習和班級管理有著很多聯(lián)系,對此班主任應該對其教學組織方式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1.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適應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響。例如學生和集體的關系,學生對新環(huán)境、新集體的適應性等,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著一定的影響。基于此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在集體學習中的適應性,增加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友誼,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度過高中學習階段,完成高中學業(yè)。
2.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學生個人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鍛煉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更多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促使自身的學習觀點和理念得到印證,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相應增長,以此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自主性。而高中教學中,重要的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獨立自主的思考,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3.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大量的教學實際是不斷積累試錯、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而單一學生積累學習經(jīng)驗的時間和視野相對有限,組織學生進行群體交流,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經(jīng)驗的分享,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一些后進生的學習問題,是因為沒有掌握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加交流機制能夠幫助后進生快速地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促使后進生的成績得到快速提升。
4.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減輕班主任班級管理負擔
在班級管理中實行小組合作管理,可以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學生能夠?qū)W會換位思考,促進學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也是教學者,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教師可以從班級管理中抽身,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技能。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是一種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符合現(xiàn)代的教育管理理念,真正使班級管理納入素質(zhì)化的軌道,是值得嘗試的班級管理方法之一[2]。
三、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促進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班級管理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式,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對班級管理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使學生的高中學習得以順利進行。
1.小組合作模式的組建
在小組合作模式組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組內(nèi)管理權力的分配以及安排小組成員的結(jié)構(gòu),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在管理權力的分配上,班主任可以將檢查遲到、早退、作業(yè)、課堂紀律等管理內(nèi)容,交由小組成員進行管理。而組長則采用組內(nèi)輪換制度,使每個學生都擁有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機會。同時建立班級小組管理評分機制,促使組別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使班級管理得到有機整合。在組員構(gòu)成上,應該將學習層次在上、中、下三個等級的學生進行合理分配,使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夠互相幫襯,通力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相互促進發(fā)展。最后在競爭模塊下,教師可以制定 一些懲罰激勵制度,例如安排表現(xiàn)較差的小組進行值日,打掃衛(wèi)生等[3]。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給予更多的寬松管理“政策”,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使班級的良性學習風氣得以有效建立。
2.評分機制的建立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石,便是有效的積分、評分機制。小組積分規(guī)則的制定要綜合考慮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積極性和愛好特長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學習成績方面,本著鼓勵學生積極向上的原則,以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為出發(fā)點,積分的設置充分考慮年級排名和班級排名的升降情況。這樣既有利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也能讓基礎較差但又有一定進步的學生更加有信心。在愛好特長方面,學生參加的校級以及校級以上的活動都可以獲得積分,獲得活動獎狀,按相應名次給予積分。同時在評分機制建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民主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促使學生能夠認真執(zhí)行相關制度。例如在評分機制建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進行內(nèi)容設計,教師再進行完善處理。
3.保持對學生的科學管理態(tài)度
在小組學習模式構(gòu)建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科學的管理策略,不能為了懲罰而懲罰,導致學生的抵觸情緒增長。同時,教師在管理過程中,要對學生保持一定的寬容態(tài)度,堅持平易近人的管理理念,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促使學生從教師處獲得更多的學習動力而非怨氣。此外,教師的懲治措施不能以耽誤學生的課堂學習為代價,最終“小題大做”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給學生的長期發(fā)展造成惡劣影響。
4.給予學生充分的班會自主權
在小組合作模式的框架下,學生有了更好的自我組織能力和主導權,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對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習小組輪流負責每周的班會課,原則上給予各小組班會主題,由其收集講授。小組長在班會上對組員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jié),以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我約束的榮譽感,促使學生在班級中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奮進[4]。
結(jié)語
小組學習模式減輕了教師的管理負擔,增加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奮斗意識,是當代教育體制下符合學生特點的教育組織策略。對此教師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自身的經(jīng)驗,提升科學管理班級的策略,促使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有效推廣,使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邱紅梅.讓小組學習給班級管理插上翅膀[J].好家長, 2017(65):42.
[2]馬鋒.小組合作模式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5(12).
[3]劉秋平.獎罰分明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教書育人,2017(10).
[4]王斌.小組管理:高中班級管理的一劑“良藥”[J]. 文教資料,2017(14):169-170.
課題項目:貴港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新課改環(huán)境下學生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2020029)。
作者簡介:龐輝(1992—),男,廣西貴港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班主任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