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鳳
摘?要:我國對高校檔案館功能定位的研究存在重點不統(tǒng)一、內容不深入、創(chuàng)新不足、研究方法單一等參差不齊的情況,需要結合新時代、新情況,加大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和創(chuàng)新研究。在研究內容上,一方面需要深化高校檔案館管理、服務、教育等傳統(tǒng)職能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拓展高校檔案館信息服務中心和思政治教育的新職能。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檔案館?職能定位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的出現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檔案館的服務功能在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正在不斷地受到沖擊和挑戰(zhàn),還存在著服務價值取向與理念上不完善,服務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建設不平衡,基礎數據收集整理不完善,服務后勤保障不足等問題。因此,加強高校檔案館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研究,促進高校檔案館職能的完善與合理,為高校檔案館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檔案館服務創(chuàng)新模式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校檔案館開發(fā)利用和服務社會層面基礎薄弱。在開發(fā)利用上,高校檔案館“重保管、輕利用”的問題并沒有有效改善,仍然實體保管為主,對開發(fā)信息資源為需求者利用還非常欠缺。在服務社會層面上,高校檔案館服務對象以師生為主,面對社會服務欠缺,服務師生意識不強;為師生提供查閱資料為主,服務形式相關單一;以紙質版存儲為主,檔案信息化、智能化使用率低;社會服務經驗不足;檔案意識教育待提升等困難。
第二,高校檔案館服務功能拓展和服務人員素質層面需要提升。高校檔案館的服務功能拓展既受檔案自身特點的限制、高校檔案館管理水平的約束、高校檔案館工作人員素質的限制等內部因素的制約,又受到高校檔案館宣傳不到位、檔案利用者的認識與參與不足、法制建設不健全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以上多重因素造成服務功能拓展受限。同時,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工作素質不高,自身檔案的認知度不高,現代網絡服務能力不強,影響了高校檔案館的服務質量。
第三,高校檔案館管理模式需要改進。在管理體制機制上,以高校檔案為代表的信息公開立法進程相對滯后,法律制度供給不足,造成高校信息形式化、不規(guī)范化、封閉化、不對等化的現象較為嚴重。事實上,所有歸檔保存的文件均是高校在日常行政、教學、管理與科研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歷史記錄,其中大部分種類的文件都是《高校學校信息公開辦法》中明確規(guī)定對外進行公開的信息。高校檔案館承擔著信息公開的職責,擁有其轉變服務方式的資源優(yōu)勢,但與其他部門合作聯系不夠緊密,服務工作的一體化模式沒有真正形成。
第四,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推進緩慢。在信息化建設上,面臨諸多新的挑戰(zhàn),如“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共享的理念對高校檔案業(yè)務工作重心的挑戰(zhàn);數量龐大的師生及校友等用戶對高校檔案服務模式的挑戰(zhàn);統(tǒng)一標準的缺乏對檔案法制建設的挑戰(zhàn);工作對象的數據化對檔案管理環(huán)節(jié)的挑戰(zhàn)等。
二、新時代高校檔案館服務創(chuàng)新模式的路徑
首先,健全的服務平臺,提供個性化服務。高校數字化檔案館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定制、專業(yè)化知識供給以及現代化的交互服務等,離不開一個健全的服務平臺,如高校檔案館“O2O”服務或“一站式”服務模式。這兩種模式都是借助網絡技術,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檔案利用者享受到高質量、高效率的檔案服務。
其次,拓展服務功能,提高管理人員業(yè)務素質。新時代高校檔案館功能應向信息化管理功能、文化與教育功能、展示功能、信息傳遞功能、認證功能、學術研究功能、智力開發(fā)功能等方面拓展或深化。另外,強化信息公開,扎扎實實地做好高校信息的核定、公開、救濟與服務的工作;重視信息公開相關機構、程序與人員的配套建設;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培訓,培養(yǎng)綜合性管理人才。
再次,完善管理機制,建立服務質量評估體系。高校要注重強化檔案服務功能建設,轉變高校檔案館的管理體制,實行檔案機構獨立建制的模式,為高校檔案服務功能的拓展提供保障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力度,完善高校檔案管理體制。與此同時,高校檔案館要建立高校檔案服務管理和服務質量評估體系,堅持以人為本、供求平衡的服務理念,滿足用戶需求。實踐證明,具有嚴密組織性、科學性、計劃性、合理性的服務質量評估能促進服務人員自我提升,及時發(fā)現工作中的問題,改進服務工作方法,加強檔案信息管理,推動檔案館改革,提高服務水平。特別要指出的是需要重點在服務質量評估要素和服務質量評估方式上做到科學合理。
最后,引進新技術新理念,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強高校檔案館信息化建設,促進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逐步由原來純粹的紙質檔案利用轉向檔案信息資源電子化服務、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養(yǎng)提升、檔案意識傳播、編史修志等服務功能。
綜上所述,高校檔案服務創(chuàng)新要充分考慮師生的需求,改變傳統(tǒng)的服務體系和服務方式,如在服務理念上,高校檔案館要堅持以人為本、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在服務方式方法上,拓展服務種類和范圍,創(chuàng)新多種服務方式滿足師生和其他服務對象的需求;在學校層面上,要提升學校對檔案使用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人才培養(yǎng)上,要加強學習和培訓力度,提升館員業(yè)務素質。如此,新時代下高校檔案館服務創(chuàng)新模式才能有突破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彬彬.高校信息公開背景下高校檔案館職能轉型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3(4):95.
[2]王婭.論高校檔案館功能拓展與“業(yè)務流程重組”[J].蘭臺世界,201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