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西安科技大學2016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青年教師教改專項)《<管理學導論>課堂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編號:JG16112)
【摘 要】 本文以“學習通”軟件的使用為例,簡單闡述了在《管理學導論》課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具體實踐情況,并作了反思。采用“學習通”軟件進行課堂管理,大幅提高課堂效率;采用“學習通”軟件,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實時對知識點進行討論;在課后進行案例分組討論或大作業(yè),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布置直播、互動學習等內(nèi)容,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針對其存在的功能缺陷,建議重點知識點的教授還需以紙質(zhì)形式留檔保存。
【關鍵詞】 《管理學導論》;體驗式教學;實踐方法;教學效果
一、引言
《管理學導論》課程是西安科技大學非管理類學生的選修課,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管理學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該課程具有擴展非管理類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其管理思維、促進其管理生活實踐的作用。因為大部分非管理類學生在該課程開設前并沒有系統(tǒng)地接觸過管理概念,對管理思維更是陌生,同時,管理學教育的目的即為了培養(yǎng)具有較高素質(zhì)、能有效地進行管理活動的職業(yè)管理人才,因此,在《管理學導論》課堂中應多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與一般的理論教育是有區(qū)別的。
針對《管理學導論》課程兼具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的特點,本人嘗試在教學中運用最基礎的案例教學來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而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并逐漸可以自主的解決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但同時因為一些限制因素(學生思維刻板、參與度不夠、課堂設計不利于討論等),教學效果并不如期待的豐厚。因此在接觸到“學習通”軟件后,本人認為,可以以該軟件作為平臺,從管理學的學科屬性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系統(tǒng)建立體驗式教學模式,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
二、《管理學導論》課程中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方法
1、采用“學習通”軟件進行課堂管理,大幅提高課堂效率
首先,傳統(tǒng)的點名非常占用課堂時間,且效果不佳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在學習通軟件中教師課上可以采用掃碼打卡、隨機點名、位置打卡或手勢打卡的形式進行點名,或者實時布置隨堂練習,直觀看出課堂學生到課情況。
其次,利用“學習通”軟件進行案例討論時可以隨機進行分組,不需要老師再點名選擇或者等待學生自由組合,保證了學生們每次都可以和不同同學一起討論,培養(yǎng)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再次,在傳統(tǒng)課堂大多對于知識點的考察采用隨機點名的形式,這種情況的回答效果往往不理想,老師無法直觀掌握所有學生的回答情況,因為大部分沒叫到的同學都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會去認真思考、主動回答,而使用學習通軟件則可以采用選擇題形式,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作答,教師端直接收到答案反饋,直觀看出錯誤主要集中在哪里,以此進行針對性的重點講解。案例1:在第一章管理概念講解完之后發(fā)放選擇題,讓學生從“部隊中班長與戰(zhàn)士談心、企業(yè)的主審計師對財務部門進行檢查、鋼琴家制定自己的練習計劃、醫(yī)院的外科主任主持會診、兩個人共同抬重物”這幾項中選出屬于管理活動的選項。很多學生會將鋼琴家制定自己的練習計劃也認為是管理活動,此時在對學生重點強調(diào)管理活動是針對別人進行的而非自己,學生就會深刻的掌握這一概念。
最后,傳統(tǒng)課堂在進行案例討論時,現(xiàn)場討論非常占用課堂時間,本來對非管理類學生來說《管理學導論》課程只有32個學時,如果大幅度進行案例討論,知識點的講解會很受影響。在采用學習通軟件后,很多案例討論的內(nèi)容可以放至課后,每組同學只需在軟件上提交自己的討論報告和照片記錄即可,其他同學也都可以看到每組的討論情況,教師在課后就可以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批改,了解其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實時調(diào)整下節(jié)課的重點講授內(nèi)容,只需在課堂上對新穎觀點和重點錯誤進行講解即可。案例2:在第四章決策理論的課程結束后布置如下案例,“一家有四層樓的百貨商店,在安裝了兩部電梯以后仍然聽到顧客、特別是女顧客的抱怨,說等電梯的時間太長。老板不想再減少鋪面來增加自動扶梯或電梯。請每組為該商店設計幾種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課后討論完了只在第二節(jié)課上提出了一個組的新穎觀點,比如商店將電梯的“擠”作為廣告宣傳點,建立網(wǎng)紅效應,以此讓顧客產(chǎn)生獵奇心理來增加客流量,這樣在下節(jié)課就可以重點只分享這一個組的討論結果,大大節(jié)省課堂時間。
2、采用“學習通”軟件,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實時對知識點進行討論
將重點知識點及相關案例隨時發(fā)到網(wǎng)上供學生學習、討論、回答,并要求學生限時以文字形式反饋回軟件中。通過學習通軟件進行討論分析時每個學生需要限時提供自己的觀點,因此無法參考他人意見,也沒有時間上網(wǎng)搜索答案,保證每個同學都會帶著自己的理解、產(chǎn)生自己的思考,這樣做可以幫助大家將課堂所學知識點進行應用,以此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保證上課的有效性。
案例3:在講解完“什么是管理者”章節(jié)后發(fā)放討論題,“當高層管理者看到某一個員工工作不當時,你認為應該如何做”,要求大家限時5分鐘在軟件中提交個人看法。教師在教師端可以實時看到每個學生的觀點,并可選擇性的將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內(nèi)容或錯誤回答實時進行分享、講解。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一個新穎回答,“這個高層管理者可以突然請大家喝下午茶適當休息后再鼓勵大家加油干,激勵員工讓其充滿激情”,課上將這個答案念給大家聽也是對其他同學的一個思維發(fā)散。
3、在課后進行案例分組討論或大作業(yè),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案例4:在計劃理論章節(jié)后布置大作業(yè)“請為你的學業(yè)或職業(yè)生涯等個人多個方面設立目標,并針對你設立的目標,寫出達成目標的計劃。當環(huán)境變化時如何改變目標”,學生以論文的形式在學習通軟件上提交該報告。使用該軟件教師不用再收集非常多的紙質(zhì)資料,只需要攜帶手機就可以實時對學生的大作業(yè)進行批改,但軟件中無法完成批量批改的功能,主觀題只能一份一份打開,非常浪費時間。
案例5:因為大部分非管理類學生未接觸過管理類實踐,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章節(jié)結束后用兩至三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大型分組模擬面試。利用軟件劃出20個學生以4人一組形成5個企業(yè),每個企業(yè)設置自己的招聘啟事和面試隊伍及面試題目。其余學生每人準備一份簡歷,在課堂過程中根據(jù)自主意愿和5所企業(yè)在教室中的張貼告示選擇其一進行模擬面試,在此過程中作為面試企業(yè)的同學們因為對同班同學的了解,所以會提出很有針對性的問題,而面試同學也在這個過程中更好的了解了自身能力,也對課堂中所講的面試技巧有了實踐。同時教師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會對面試題目及面試回答實時點評和分析,通過此項活動為學生以后的企業(yè)面試打下基礎。
4、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布置直播、互動學習等內(nèi)容,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案例6:每周會對學生進行一些管理學專業(yè)書籍推薦,提出一些管理學問題,要求大家課后思考討論,并將思考內(nèi)容以書面形式發(fā)送至學習通軟件。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對管理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案例7:每周讓學生在學習通軟件上發(fā)布一個直播視頻,內(nèi)容可以為對管理學任一知識點的講解,也可以為對一案例的討論,或是對某一現(xiàn)象的管理角度分析,或是對某篇新聞的解析。通過這種方式首先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管理學知識的搜查,并加入自身的理解,對課堂知識點融會貫通;其次所有學生都可以實時看到其他同學準備的內(nèi)容,增加自身的知識面和理解度;最后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直播視頻中選擇一些知識點在課上進行重點分析、講解,讓所有學生對管理的重點內(nèi)容可以更深入的運用。
三、關于《管理學導論》課程體驗式教學效果的思考
對于非管理專業(yè)學生來說,管理學知識點大多枯澀難懂,通過使用“學習通”軟件進行體驗式教學方式整體課堂講授效果明顯增強,學生參與度也大幅提高,自主觀點也很新穎。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直觀使用到管理學知識點,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建立自己的管理學思維,同時通過分組討論也可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采用“學習通”軟件,不光是進行了知識點的大梳理和大整合,而且所有學生的一學期表現(xiàn)全部有跡可循,是給學生給出學習成績的很好依據(jù)。
但在使用學習通軟件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如下問題:其一,該軟件對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強,無法將學生作業(yè)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合并,教師對有用信息點的收集會很難保存;其二,主觀題作業(yè)無法批量批改,會帶來很多的重復工作;其三,軟件中不能對成績和評分進行全盤體現(xiàn),主題討論內(nèi)容得分不出現(xiàn)在最后的成績,這對學生的平時成績考勤結果會有誤差。因此在《管理學導論》課程的實踐過程中,應將學習通軟件作為體驗式教學的一部分內(nèi)容,重點知識點的教授還需以紙質(zhì)形式留檔保存。
【參考文獻】
[1] 段佳.《管理學導論》課程案例教學的應用研究[J].新西部,2015(32)157.
【作者簡介】
段 佳(1988—)女,漢族,陜西合陽人,管理學碩士,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