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禹
摘 ?要:游泳俱樂部課程作為三亞學院“一校一品”特色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健康觀念、提升學生游泳技能上具有積極作用。本文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三亞學院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游泳教學存在教學目標設置單一、教學模式與考評模式傳統(tǒng)、教學設施匱乏、教學環(huán)境有限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等情況,因此提升三亞學院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質量和優(yōu)化教學效果有其必要。
關鍵詞:游泳課 ?教學 ?優(yōu)化 ?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76-04
Abstract: Swimming club course, as a characteristic course of "One school, One product" in Sanya Colleg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ealth concep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swimming skill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swimming girls' club course in Sanya Colleg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wimming teaching,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goal,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ode, lack of teaching facilities, limited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s not ideal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wimming girls' club in Sanya College.
Key Words: Swimming; Teaching; Optimization; Path exploretion
三亞學院開設的游泳俱樂部課程是體育學院針對全校大一、大二年級各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俱樂部課程,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學生通過游泳俱樂部課程學習掌握游泳技能,參與游泳活動,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在提高身體素質,增進健康水平的同時,培養(yǎng)科學健康的體育觀念。但課程實施過程中因場地設施不齊全、教學形式和教學目標設置等因素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顯著,積極性不高。為更好地開展游泳教學,提升游泳俱樂部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措施辦法,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進行研究,以全院大一、大二選修游泳俱樂部課程的女生為調查對象,探究優(yōu)化教學效果路徑。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國內(nèi)外有關高校游泳課程發(fā)展現(xiàn)狀、體育院校游泳課程改革、游泳運動研究等資料與書籍,為本文的選題和理論分析等奠定研究基礎。
1.2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主旨與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在經(jīng)過專家論證與信度效度檢驗后,針對全院選修游泳俱樂部課程的女學生進行問卷發(fā)放。其中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98份,回收率99.7%,有效問卷583份,有效率97.5%。
1.3 專家訪談法
針對三亞學院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開展和實施現(xiàn)狀對校院領導進行訪談,從全院發(fā)展和課程建設方面設置訪談內(nèi)容與訪談提綱。
1.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 12對回收問卷進行分析,為本文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情況
現(xiàn)階段游泳課程已成為國內(nèi)眾多高校開設的教育教學課程。三亞學院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共計30學時,理論學習2學時,技能學習28學時且以蛙泳技能傳授為主,游泳教學形式以教師傳授、學生學習為主;教學開展時因教學場地、教學環(huán)境受限,1節(jié)游泳課上1名教師要教授指導50名學生上課,學生主動性不明顯,在深入學習后,學生的積極性逐漸消退,學習興趣下降,未能達到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的預期目標,影響學院“一校一品”課程建設和學院游泳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學院擔任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師共計2人,男、女教練員各1人,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整體教學水平較高,教練員年輕化也更有助于教學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但由于學生上課人數(shù)較多,在每次課程教學中存在1位教師教導50名學生的情況,在教學效果上很難把握,且存在一定的弊端(見表1)。
2.2 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
2.2.1 教學目標設置缺少多元化特色
學院開設女生游泳俱樂部選修課程包括理論教學與實踐課程,其中理論教學2學時,實踐教學28學時,教學更為注重實踐教學。2學時理論課程的學習只能簡單了解蛙泳技能的基本理論,所以在傳授游泳知識、游泳管理、訓練體制等方面分析較少,而過分突出游泳運動技術環(huán)節(jié)教學,對學生的基本技術、技能要求較高,因此導致教學目標較為單一,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內(nèi)容缺乏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嚴重影響游泳課程的教學效果,這在教學中更不能有助于學生技能的深層次培養(yǎng)。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師根據(jù)單一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單向地向學生傳授游泳技能,學生模仿學習。
2.2.2 教學模式與考評方式較為傳統(tǒng)缺少創(chuàng)新
學院的游泳俱樂部課程1周1次,時間教學時間過短而學習間隔過程,對于游泳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需要較長的時間克服內(nèi)心恐懼;游泳實踐課程(室外)在實行過程中由于天氣等突發(fā)性情況的影響,實踐課程大打折扣,因此一個學期的游泳實踐次數(shù)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下對學生技術動作和游泳效果進行評判,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且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積極性降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針對學生差異性實現(xiàn)教學,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技能傳授,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授與指導。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才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考評方式較為傳統(tǒng)單一,不利于學生整體性考察,這也是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2.2.3 教學場地設施受限,教學資源匱乏
從教學設施來看,學院教學環(huán)境、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只有東區(qū)與北區(qū)2個露天游泳池,且教學過多集中分布在東區(qū),北區(qū)利用率較低,基本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作為學?!耙恍R黄贰闭n程,選修人數(shù)較多,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單班教學人數(shù)50人,共有12個班級上課。學院游泳男生俱樂部課程、體育專業(yè)課程也都較多分布在東區(qū)露天游泳池,所以在教學時間安排上存在重疊,有時會出現(xiàn)2個及以上班級共同使用同一泳池的情況,安全隱患大大提升,游泳技能學習效果大幅度下降。教學中師生比例為1∶50,教學過程掌控難度增加,學生參與積極性降低,很難形成健康體育觀念。
此外,在學生自身方面、教師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發(fā)展阻礙。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女生選擇游泳俱樂部課程并不是來自于主觀追求,更多是學校教學規(guī)定,從而造成學生對游泳學習興趣不高、積極性較差等情況,另外,學生的體育經(jīng)歷如有過溺水、缺乏自信、害怕學不會以及自身身體素質限制等都成為游泳學習的障礙;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技能專業(yè)性等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對課堂教學影響較大,教師態(tài)度積極、認真負責、能夠對技術進行深刻講解、細致分析就會增加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積極主動性提升,反之亦然。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程度同樣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2.3 優(yōu)化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路徑探究
2.3.1 建立“五位一體”教學目標
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遵循“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圍繞學生“運動參與、技能提升、健康達成(身體、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5個方面建立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參與游泳的積極性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1]。游泳俱樂部課程教學要做到傳授游泳技能和傳授游泳健身知識、健身習慣培養(yǎng)兼顧。學生能游泳會游泳,更要愛游泳,讓游泳成為學生自主鍛煉、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與健身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游泳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游泳不僅是大學生活學習的一門體育課程,在未來更應成為學生自身終身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生活觀。因此,加強五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建立,更有助于游泳課程教學發(fā)展。
運動參與目標:積極參與游泳活動,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制定適合自身的游泳鍛煉計劃;具有一定的游泳文化和競賽欣賞能力。
運動技能目標:熟練掌握蛙泳技術;能科學地進行游泳鍛煉;掌握常見游泳運動損傷的處置方法。
身體健康目標:能測試和評價體質健康狀況,基本掌握改善體質、發(fā)展體能的知識與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目標: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設置健身目標,自覺地通過游泳運動改善心理狀態(tài),克服心理障礙,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在游泳運動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感覺。
社會適應目標:表現(xiàn)出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2.3.2 ?創(chuàng)新多樣化教學模式與考評方式
統(tǒng)籌兼顧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踐。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合理分配,適當增加游泳課課時。在教學時間上,可增加每周游泳課頻次,讓初學者能夠擁有較長時間克服內(nèi)心障礙,在掌握游泳技術同時,喜歡游泳項目,主動參加游泳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針對性教學,注重個體差異性,理論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2]。如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將聲音、視頻與音頻等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吸引學生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很難通過單一的理論解釋明白其內(nèi)涵,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相結合,通過多媒體設備了解人在水下游泳時的基本形態(tài)和技術動作,并掌握水下動作的分解示范,教學效果更為理想。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加深學生印象、促進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升教學效果;實踐教學中可分組分層次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還可成立幫扶小組,實行“一帶多教學”,一名優(yōu)秀小組長帶多名成員進行練習,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意識,積極幫助學生克服內(nèi)心障礙。教師在多年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在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學習12個班級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存在差異,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學模式上遵循個體差異性,因人制宜,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混合教學,50名學生共同上課,教師無法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統(tǒng)一標準的要求與教學,最終導致成績兩極化差異明顯,而且打擊學生學習游泳的積極性,長時間更會產(chǎn)生厭惡心理。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可針對個體差異性進行分層次教學方法實施游泳課程,在同等層次水平下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把握上更為準確。在進行6~9周教學后,進行分層次教學法,將進步快學習效果顯著的同學進行提升劃分,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對基礎好層次中等學習進度較慢的同學進行引導教學,降低壓力,減少產(chǎn)生厭惡感。此外,在游泳教學中增加游戲和競賽活動,在打造活潑自然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同時,增添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提升學習效果。
創(chuàng)新考評辦法,多元化考察更具全面性。本人認為要增加游泳教學總學時,教學學時增加理論教學比重,在考核中更應考察學生對游泳理論、游泳知識的掌握情況。除理論考察外現(xiàn)階段學院在考評蛙泳成績時還注重考查學生的心肺功能測試,游泳考試中課程考勤占比30%,心肺功能測試占比35%,蛙泳技能測試占比35%。男生心肺功能測試以1000m成績?yōu)閰⒖紭藴?,女生心肺功能測試以800m成績作為參考標準,蛙泳技能測試包括距離與技術評定2項,其中距離占80分,技術評定20分,具體分值如下表所示(詳見表2、表3、表4)。
2.3.3 完善教學設施場地,豐富教學環(huán)境
學院在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學環(huán)境較差與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第一,為保證教學安全有效,適當增加教學器材,改善水質條件。教學器材是保證教學實施的物質條件,因女生游泳素質條件和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甚至部分學生對游泳有一定的懼怕心理,因此在教學中借助輔助教具十分必要,如氣臂、浮板、救生圈等。第二,為緩解東區(qū)游泳池上課容納學生數(shù)量壓力,學校在游泳俱樂部課程、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安排時應進行分時上課,積極利用北區(qū)游泳池進行教學,緩解課堂教學人數(shù)壓力,提升教學效果。第三,因為男女性別差異性,女性身形嬌小,游泳池注重深淺水區(qū)劃分,提升課程安全性。第四,注重課后練習,為學生開放免費游泳池,增加日常游泳鍛煉機會,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主練習,由于學校游泳池較少,可以和學校附近游泳館以及社區(qū)合作,為學生增加游泳區(qū)域。最后,為增加學生學習游泳興趣,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游泳趣味競賽,積極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課后積極聯(lián)系,重視自主訓練,激發(fā)游泳學習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培訓與交流,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及理論知識。游泳教師同樣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和高水平的游泳技能,增加學生的信任感。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注重邊講授理論知識邊實踐相結合,可以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與示范,對個別學生進行針對性糾錯,做到共性與個性問題協(xié)調解決。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充足的實踐學習機會再配合教師及時糾錯,學生對游泳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踐技能學習更加準確,同時還能緩解內(nèi)在恐懼心理,學習效果顯著。在游泳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水平的游泳教練可以更及時準確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技能學習時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強化技術動作和動作要點,更能準確把握游泳技能關鍵點,增加游泳學習的興趣。
4 ?結語
綜上所述,三亞學院女生游泳俱樂部課程為實現(xiàn)自身良性發(fā)展,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更好的契合學校提出的“一校一品”,應從教學目標、教學模式、考評方法以及物質環(huán)境方面進行轉變與創(chuàng)新。學院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與輔助器材的投入,在課程教學中實施多媒體教學,引入分階段分層教學、互助教學、游戲競賽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融合發(fā)展,豐富校園活動與文化,提升學生游泳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參考文獻
[1] 田嬌玉.我國體育院校游泳教學改革探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10):74-77.
[2] 馬秀梅.高校游泳教學改革思考[J].游泳,2006(5):37-42.
[3] 李強.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6(2):161-164.
[4] 龐博.普通高校游泳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運動,2017(10):94-95.
[5] 郭敏進.湖南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8.
[6] 蘇利群.普通高校游泳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2(30):23,25.
[7] 李丹.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8(2).
[8] 王玉洪,李磊.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以大學生身體素質變化為視角[J].昆明學院學報,2017(3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