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行
摘 ?要:高校在實施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對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非常重視,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也可以為其學習奠定相應的基礎。因此高校開展了體育選修課程,對于體育課程的開展形式也較為多樣,在體育課程中體育舞蹈課程主要是以舞蹈形式來實施體育鍛煉,這種體育課程能夠對學生進行吸引,讓學生不但能夠對其體育素質(zhì)進行提升,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增強其舞蹈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標 ?體育舞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99-02
高校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高校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隨著課程相應標準不斷變化,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了提升。體育舞蹈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基于實際體育運動為主的體育基礎活動,高校對于體育教學的實施需要從學生自身技能和運動著手,進一步促使學生自身舞蹈審美程度的增強,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只有這樣才能為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質(zhì)量作出保證。
1 ?高校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高校內(nèi)部實施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其審美價值相對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會對其自身藝術性進行提升,還可以對學生自身審美價值觀進行培養(yǎng)。高校內(nèi)部的體育舞蹈其娛樂價值相對較高,體育舞蹈具有一定的娛樂特征,可以對學生自身人際交往能力進行提升,學生在實施日常舞蹈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對學生自身情感進行抒發(fā)。高校內(nèi)部體育舞蹈教學不但需要學生獲得一定的體育舞蹈技能,同時學生還要將其內(nèi)在和外在保持平衡,這時就需要學生具備正確的心態(tài)。在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訓練和堅持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在對體育舞蹈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也會對學生自身的意志品質(zhì)進行增強。
2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2.1 體育舞蹈教學提供場地落后,缺乏教學目標
體育舞蹈教學作為舞蹈類教學課程,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基于實際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來開展教學。但是目前絕大部分高校內(nèi)部的體育舞蹈場地設置都沒有達到國家相應標準,這也導致大部分高校會因為教學設施不夠健全的因素促使教學效率的降低,頻繁對教學場地進行更換無法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始終保持在集中狀態(tài),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自身的體育舞蹈學習積極性進行了降低,無法對教學質(zhì)量進行提升。高校在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基于實際課程目標為標準,以學生實際接受程度為基礎。在新課程標準下,實施體育舞蹈教學主要是為了對學生自身的體質(zhì)訓練進行強化,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意識和習慣。但是在高校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卻沒有基于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沒有對自身的教學手段進行豐富和變革,對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產(chǎn)生了阻礙。
2.2 體育舞蹈教師能力較差,教學手段較為傳統(tǒng)
高校內(nèi)部對于體育舞蹈教師的大規(guī)模招聘也讓很多臨時教師在高校中任職,這種現(xiàn)象都會對體育舞蹈教學效率進行降低,同時這些臨時非專業(yè)教師也逐漸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臨時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較低,同時其專業(yè)技能掌握程度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并沒有對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也沒有對體育舞蹈教師實施相應的技能培訓,這種現(xiàn)象都會致使體育舞蹈教學動作達不到標準,無法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舞蹈教學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體育舞蹈學習的興趣。高校在實施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的課堂教學來實施的,體育舞蹈教師需要對學生實施相應的演示,之后由學生進行模仿,教師可以在學生模仿的過程中對學生實施一定的指導教學。但是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教學之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其教學效果相對微弱,這也無法進一步促使學生實際體育舞蹈能力的增強。教師沒有將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相結合,也沒有對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和更改,這也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了影響[1]。
3 ?在新課程標準下實施體育教學的有效措施
3.1 對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對教學設施進行完善
教師在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轉變,進一步對教學方式進行變革,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相應的主體地位。通過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革,可以促使學生接收程度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提升。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基于學生實際差異來對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并使用分層教學方式,促使體育舞蹈教學課堂質(zhì)量的提升。比如高校需要對體育舞蹈教學給予一定的設施和教學場地支持,讓學生可以進行自由練習,促使學生自身學習積極性的增強。這也可以對學生運動時間進行增加,在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并從組內(nèi)選出相應的組長。教師在實施動作展示的時候可以讓組長進行相應的學習,教師在對組長實施指導的過程中會因為指導人數(shù)減少提升教師的指導效率,在各組組長對體育舞蹈動作充分掌握之后,就可以對組內(nèi)成員實施指導。這樣可以促使教師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減少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對一些體育舞蹈動作有了充分的了解,小組學習方式也能夠對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增強。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對教學氛圍進行提升,讓學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融入,所以學校內(nèi)部需要強化體育舞蹈教學的設施和場地建設,為學生體育舞蹈學習效率的提升做出保證。體育舞蹈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木質(zhì)地板和一些信息技術設備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設備來促使學生自身學習效率的增強[2]。
3.2 及時更新教學內(nèi)容,促使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高校對學生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時候,需要將體育舞蹈教學和時代潮流相結合,對一些教學內(nèi)容進行完善,將體育舞蹈教學特點進行突出。學校內(nèi)部教師應該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對當下潮流內(nèi)容進行添加,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nèi)容充掌握。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當下的流行歌曲融入在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舞蹈教師還要對學生自身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挖掘,不斷對教學內(nèi)容實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更新,為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做出保證。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學評價制度沒有對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給予一定的重視,這也讓學生在實施體育舞蹈學習的時候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新課程標準下,需要對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給予一定的重視,教師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也應該提升評價的全面性和豐富性。體育舞蹈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進行提升,體育舞蹈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對于整體教學質(zhì)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舞蹈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基礎動作的掌握給予一定的重視。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能夠為學生自身身心健康做出保證,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自身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即使在實際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伴隨著高校對于新課程標準的適應,也能夠進一步促使舞蹈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也會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為高校舞蹈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于巍巍,于婷婷.新課標視角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5):9-10.
[2] 周艷玲.課程標準視角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0):89.
[3] 徐梓軒.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