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蘇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低年段識字與書寫教學階段目標中指出,低年段的識字量占整個小學階段識字量的一半之多。換而言之,識字是低年段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會安排很多時間讓學生反復讀寫生字,學生們常常是應付對待,其行為是機械的,效果不佳。怎樣將小學低年段識字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享受學習,值得我們不斷探究。
【關鍵詞】識字教學? 自主? 提高
一、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為良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低年段學生的注意力沒有那么集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激發(fā)學生們的識字興趣,比如,你說我猜。筆者在教學《中國美食》一課的生字時,先讓學生課前預習,上課時,將課堂轉向我們的食堂,讓學生親自去觀察、去品味,并把相關的菜品寫在卡片上。做游戲時,讓學生看了卡片上的字詞后,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讓其他的學生猜,分組比賽,猜對加分,反之則扣分。在游戲之中,制作各種食物時需要用到哪些烹飪方法,答案也都體現(xiàn)在學生們精彩的描述之中和開心的笑容之上。學生們在玩中學,游戲成了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生就不再覺得是負擔,而是享受。
在識字教學時,可以滲入游戲識字法,如開小火車、摘果子、找朋友、漢字小魔術等,教師可以在賦予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班級氛圍中學習,提高識字效率。
低年段學生對猜謎語、講小故事極感興趣,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他們充滿著奇妙的想象力,指導學生為生字詞創(chuàng)編謎語或故事,可以給他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要比教師直接灌輸有效得多。如“買”和“賣”的區(qū)分,“無十需要mǎi,有十就要mài,”這樣學生不僅區(qū)分了兩個字的字形,同時了解了字義,真可謂一舉兩得;再如,“出:一山更比一山高。”學生們開動腦筋,有的猜字謎,有的編故事,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樂于學習,便自然能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那么,怎樣“授之以漁”,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更是讓學生“會學”?自主識字,能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這便是我們教師實施識字教學的努力方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有趣的識字方法進行教學,如編順口溜、做動作、猜字識字、說字找字和歸類識字,等等。例如,“告、合、生”都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合”,一人一張嘴;“生”,牛走在獨木橋上?!罢f字找字”游戲在我們班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如在教學《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課生字時,一個學生蒙住眼睛,另一個學生指出一個字,讓全班的學生看清楚后,蒙眼的學生拿下眼罩,一個一個地指著生字問大家,如“是大街的街嗎?”全班同學回答“不是大街的街,繼續(xù)猜。”直到該同學猜對,全班同學說“就是它,請回位?!?/p>
聯(lián)系教學實際,識字方法中歸類識字法最為系統(tǒng)、簡單、有效。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筆者會注意讓學生收集漢字的常見偏旁或部件,例如,學習“?!边@個字時,筆者就故意提問學生,這個字左半部分我們還在哪兒見過,當學生通過追憶,說出“江”“池”“汗”等字的時候,再引導學生總結含有三點水的字與水之間的關系,了解漢字的意義,鼓勵學生自己探索漢字中的秘密,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性,揭示漢字的規(guī)律和奧秘。在學習中學會舉一反三,筆者會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指導其自主識字。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漢字不再是一個一個地學,而是一類一類地學。學會歸類后,學生不再是為了識字而識字,而是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識,體會到學習的喜悅,識字學習效率也會相應地提高。
在教學中,筆者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自主識字,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啟迪學生的心靈,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樂于參與識字學習,并運用自己所擅長的識字方法,省時高效地學習。我們要運用多種措施讓學生自主識字,盡管有些方法比較稚嫩,但只要有效且學生感興趣,我們都應該合理地利用,讓學生們成為“會學小達人”,讓更多有趣且有效的識字方法成為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法寶,使教學達到高效,我們的課堂也會光彩熠熠。
三、激勵、賞識學生
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贊賞,學生亦是如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懂得欣賞每一個學生。在教學二年級時,筆者班上轉來了一個小男生,他的基礎比較薄弱,書寫也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兒糟,識字量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有一次課堂上筆者拓展了“敲”這個字,他卻可以準確地說出這個字的讀音,驚訝之余,筆者也毫不吝嗇地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了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個表揚好像讓他找回了自信,同時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樂于學習?,F(xiàn)在的他識字量有了顯著提升,課堂上經??吹剿苏淖?、高舉的小手,經常聽到他充滿自信的回答,字詞的書寫每次得到的也是“優(yōu)秀”。事實勝于雄辯,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要想讓學生無形的進步轉變?yōu)橛行?,必然給予學生心靈上的慰藉,從而產生共鳴,促使學生充滿自信,改變自己,獲得成功。
在課堂識字教學之中,筆者對學生獲得的成績和進步亦不吝嗇贊賞。只要學生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有相應的進步,筆者都會真誠地送出贊賞,同時會給予星星印章,受到表揚的學生都美滋滋的。學生都想得到老師的贊賞和獎勵,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活躍;平時表現(xiàn)不是很突出的學生也會更加努力;后進生則愿意投入課堂活動,積極學習,展示自我。如此一來,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樂趣,擁有了自己的追求,更加愿意識字、愿意學習。這樣簡單的鼓勵會給學生帶來無盡的歡喜,更能夠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四、勤于教學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教學過程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都要在教學反思中不斷積累總結、不斷改進提升。筆者在課堂教學的識字環(huán)節(jié)中,對于讓學生自主識字的教學方法上遇到過許多難題,如時間的掌控,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自主,就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那么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則完成不了。此外,學生們的思維過于發(fā)散,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們的表述脫離主題,或是優(yōu)秀的學生滔滔不絕,后進生一言不發(fā),自主識字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在每一次的教學之后,進行教學反思,在失敗中找教訓,在教訓中求發(fā)展,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筆者采用了這樣的識字教學:先讓“小先生”教讀、帶讀,再讓學生指出難讀和難寫的字,然后正音、分析字形,學生分享自己識字的好方法,并組詞積累,最后再用游戲的方法進行鞏固。這樣不僅使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同時也照顧到了后進生,他們也可以很輕松地參與到識字環(huán)節(jié)之中,有所收獲。
識字教學的過程若是一成不變,便會枯燥乏味,學生不再感興趣,他們則會“變心”。筆者時時思考:還有怎樣的識字形式更有趣?還有什么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自主識字?聞鐘主編的《漢字的故事》中有很多漢字背后的小故事,有時間筆者就會讀給學生們聽,長此以往,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字形特點,給漢字編故事。這樣學生不僅區(qū)分了形近字,理解了字的意思,而且對學習生字更加感興趣,更樂于學習。此外,筆者經常在課堂上滲入生活小要素,如路標牌、商品名稱、食品包裝等,貼近于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們了解漢字知識滲透在生活之中,拉近了漢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習生字更加有溫度。
綜上所述,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思考教學方法,形成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在低年段識字教學中,更要靈活地運用各種簡單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參考文獻】
[1]張行濤,周衛(wèi)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1.
[2]常涓.小學教學典型課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3]張家健,高振敏.兒童智力測驗與培養(yǎng)[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4]王振宇.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