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兆振
【摘要】翻轉課堂是順應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是教育信息技術的產(chǎn)物,主要特點是利用微課視頻來實施教學,給予學生在學習時間和空間上以更大決定權。在這個翻轉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課堂內(nèi)專注更多的探究性內(nèi)容,參與課堂研學的時間更多、更靈活?;谝陨戏治?,本文以高中音樂特長生為對象,以視唱微課教學為切入點,從高中音樂特長生視唱教學現(xiàn)狀分析,微課在視唱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和如何在視唱教學中應用微課這三個方面進行探析。
【關鍵詞】翻轉課堂;視唱微課;教學應用
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一位化學老師用來給缺席的學生補課而制作的附有講解聲音的PPT。但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學生在課前課后通過視頻對基礎性知識進行學習和鞏固,在課堂上以問題輔導、答疑解惑為主的一種新模式。隨著網(wǎng)絡信息化發(fā)展與傳播,中國教育也掀起了翻轉課堂熱潮。
在高中音樂特長生視唱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就是立足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觀念而提出的,它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視唱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將以高中音樂特長生為對象,以視唱微課教學為切入點,從高中音樂特長生視唱教學現(xiàn)狀分析、微課在視唱教學應用中的優(yōu)勢以及如何在視唱教學中應用微課這三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現(xiàn)狀分析
我們看到的傳統(tǒng)視唱教學是教師在有限的專業(yè)課時里帶領學生進行視唱相關練習;課堂呈現(xiàn)的是老師彈琴帶唱,學生機械化跟唱;采用的方式有齊唱、小組視唱、個人抽查唱等。盡管老師們費盡心思讓課堂變的多樣化和趣味化,但還是會出現(xiàn)學生在齊唱樂譜時準確無誤,到了個人抽查時就有不識譜、識譜慢、唱錯音的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除了學生個人心理素質外,更重要的是教學模式問題,學生本應是課后自主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沒有經(jīng)過學生質疑、探究的情況下老師幫忙解決了。傳統(tǒng)視唱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是一批富有激情而自我辛勞的教師們和一群懶惰而依賴性強的學生,而問題的背后有因可尋。
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信息傳輸”和“消化吸收”兩個階段。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將信息傳遞在課堂上進行,這個過程在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互動中完成;而吸收內(nèi)化是學生在課后完成,當遇到難點和困惑時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長期以往積累下來就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動機和學習成就感。相比之下,基于翻轉課堂的視唱微課教學就能顛覆傳統(tǒng)模式,將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互換,把信息傳輸過程放在課前,理解、消化、鞏固階段放在課上。
二、視唱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是課堂的有機框架,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是翻轉課堂模式,他們的存在都是課堂教學研究的產(chǎn)物。在發(fā)展進程中,隨著教師們的教研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已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框架,都在力求尋找有更利于視唱教學的模式,由此,翻轉課堂在視唱教學中的應用孕育而生。
翻轉課堂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信息傳輸”環(huán)節(jié)在課前完成,老師通過微課視頻和學習任務清單,幫助學生線上學習,引導學生掌握基礎性知識;而“消化吸收”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完成,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問題,老師能更好的針對性去輔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內(nèi)化。
(二)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翻轉課堂最主要的載體就是微課,它短小精悍,主題鮮明,內(nèi)容清晰,針對性強,適合學生自主學習,也很考驗老師們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一節(jié)好的微課包括內(nèi)容設計、課件素材和練習、測試、反饋等,老師們在錄制微課過程中就要用到文檔編輯、制譜軟件、PPT制作、視頻錄制和編輯、調(diào)查反饋與問卷。多樣的應用軟件和APP小程序能豐富和提升老師們的教學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研究表明:相比文字和口頭表述,微課視頻運用了大量圖片、聲情并茂、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習可視化,避免老師在課堂上過多的說教,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更樂意通過這種方式去學習,其豐富的視聽感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傳統(tǒng)視唱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唱、記,被動的跟著老師要的效果去練習,學生缺少視唱思考和自主練習反饋,很多基礎性的知識需要在課堂上占用時間。而基于翻轉課堂的視唱微課教學能把傳統(tǒng)課堂進行翻轉。在課前,學生依據(jù)老師給出的微課視頻進行自主練習,了解掌握視唱曲的出處、曲調(diào)音準、節(jié)奏等基礎性知識,完成“信息傳輸”環(huán)節(jié);在課上,老師只需要去解決學生視唱難點并作針對性的輔導即可。
(五)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是“以生為本”,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應學生認知規(guī)律及特點制作的。學生在課前按照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清單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參與深度研討,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和消化。常此下來,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視唱微課在教學中如何應用
微課視頻雖有很多優(yōu)勢,但不能泛用,要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需要,否則會給老師和學生帶來負擔,還不能獲得好的效果。本文主張的觀點是把視唱微課應用在課前和課后,具體如下。
(一)應用在課前與課后
課前,讓學生通過學習老師推送的視頻和任務清單等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并要求學生將學習疑惑記錄在案,并在上課前一天將任務清單傳給老師進行批閱;課中,老師結合任務清單中學生的突出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并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通過抽查、比賽、展示和表演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前學習進行檢驗;課后,對不能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學生再進行點對點微課輔導和作業(yè)鞏固。
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上一樣會抽查學生視唱;但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視唱抽查是建立在課前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學習任務清單)基礎上的,此時老師會在課堂上更有針對性的去實施自己的教學。其二,任務清單不同于傳統(tǒng)的作業(yè),它更加細化的引導學生去完成課前任務,也更加量化的顯現(xiàn)出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其三,課中的檢查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效果的關鍵。其四,課后應用的微課視頻對學生起到點對點輔導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優(yōu)生鞏固所學內(nèi)容。
(二)應用到學習任務清單
在應用過程中,任務清單的填寫是微課視頻學習真正落實的關鍵所在,它能讓老師提前了解學生自學情況,這為開展課堂教學明確了問題指向。而學習清單中的內(nèi)容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求來進行修改。
(? ? ?)學校(? ? )年級視唱微課學習任務清單
(三)應用在視唱輔助伴奏
視唱不僅是識譜練習,音高的準確與否才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管是課前還是課后,學生的視唱練習都缺少視唱輔助伴奏,不知道用什么作為參照音高。此時的視唱微課應用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老師錄制好學生需要預習的視唱相關內(nèi)容(例如:音程構唱、視唱曲等)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對照錄制好的音高進行跟唱,這就避免了學生在課下練習時音不準的問題出現(xiàn)。作為輔助素材,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音頻。
翻轉課堂只是一個教學模式,微課才是翻轉課堂的載體。我們和學生要正確認識到視唱微課的利弊與優(yōu)勢,在教學應用中要貼近學生、貼近教學實際,注重解決學習問題。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化發(fā)展,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將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作為一線教師和教學研究者,要抓住機遇,認真研究,利用好微課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教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服務學生,服務課堂。
[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基于翻轉課堂可視化藝考生視唱教學應用研究”(課題編號:fset2018075)]
參考文獻:
[1]朱瑤.高中音樂視唱練耳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解析[J].吉林教育,2015(32),96.
[2]楊鈺瑩.普通高中音樂特長生視唱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改進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張子婧.微課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N].忻州師范學院報,2016(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