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顯著地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應當指導學生正確地朗讀。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指導學生朗讀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能夠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以及文章知識結構,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這對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該文我們將圍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為主題來展開分析,詳細地了解一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各種朗讀錯誤類型,再提出促進學生朗讀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指導? 學生朗讀
1? 針對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朗讀錯誤類型的分析
當前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待完善,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第一,學生存在著發(fā)音錯誤的問題。本身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由于詞匯量不足,所以在朗讀中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生詞生字,當學生遇到生詞生字時,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理解記憶,就會導致存在發(fā)音錯誤的問題。在這種盲目朗讀的背景下,將不會有效地為學生們拓充詞匯量,教師不注重指導以及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改正學生的發(fā)音,久而久之也將會導致學生認為自身錯誤的發(fā)音就是正確的,對語言能力發(fā)展形成嚴重的阻礙。第二,學生存在著長句停頓錯誤的問題。小學課本教材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簡單句所形成的,但是不可否認,也具有著一些長句[1]。當學生在朗讀長句時,由于其結構較復雜,所以學生在理解時較為困難,從而導致在朗讀中出現隨意斷句的問題。第三,學生在朗讀中,存在著情感表達不深入的問題。朗讀不僅要求學生們能夠準確地閱讀文章,還要流露出自身的情感。而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才剛剛接觸朗讀,所以很難在朗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不能夠全面地享受朗讀所帶來的樂趣。
2? 針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可行性對策的分析
2.1 在朗讀中注意停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注意停頓,實現在朗讀中注意停頓不僅能夠促使整篇文章具有層次性,還能全面地體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面表現文章。但是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在朗讀的過程中應當怎樣做到正確停頓是較為困難的,因為文章的停頓并不只是體現在句號和逗號上,也會在句子中體現。所以,教師在注重幫助學生們講解朗讀停頓時,應當要讓學生們學會怎樣分辨停頓處,并且展開大量的朗讀練習來總結經驗,從而掌握朗讀停頓的技巧。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七律長征》這一篇文章時,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朗讀,這一篇文章朗讀停頓就不單單只是在標點符號上,還要體現在紅軍大無畏精神上,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朗讀氛圍,讓學生帶著韻律節(jié)奏去開展朗讀工作。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們理解和了解如何進行停頓,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講解這篇文章中的重點詞匯,像“磅礴”等詞匯的理解和分析[2]。當完成詞匯講解后,還要對這首課文的題材結構進行全面的剖析,經過這一教學工作將會讓學生們全面地理解在朗讀這一類型的文章時,所應當具備的停頓節(jié)奏,掌握停頓技巧,富有感情地開展朗讀。
2.2 在朗讀中注意語速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朗讀時注意語速,合理地控制朗讀的語速是表現朗讀情感的有效途徑。當在閱讀文章時,如果遇到的內容較為舒緩、情感較為細膩,應當放慢自身的朗讀速度來進行全身心的感受,而在朗讀一些具有激動的情緒以及熱烈情感的文章時,我們應當適當地加快語速來完成朗讀,所以合理地控制朗讀的速度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在為學生們傳授控制語速技巧的同時,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們全面地解剖朗讀文章中人物情感,讓學生感同身受,產生情感上的共鳴[3]。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一篇文章時,其中在文章中有一個片段是“嶙峋的片石……保住大堤”這一段話,然后教師就可以采用播放相關視頻的形式來讓學生了解在暴風雨中堤岸面臨的危機,并且將士兵的緊張心情也要全面地表現出來,所以在朗讀這一段文字時,應適當地放快自身的語速,通過這種手段來體會到士兵盡心盡力想保住大堤的迫切心情。在講解這一段話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主動發(fā)言,在發(fā)言中體會士兵此刻的情感。完成探究討論后,再讓學生們分別以緩慢的語速、急切的語速來去朗讀,從而體驗不同的朗讀效果。
2.3 在朗讀中找準重音
在朗讀中找準重音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找到文章中的重音,能夠了解一段話中的重點內容。如果將重音放在不同的位置,那么所表達的含義以及強調的內容是存在差異性的。例如,“我想打籃球”這句話,如果將重音放在“我”上,那么強調的是主體;將重音放在籃球上,則是表明主體想要做的事情是打籃球,而不是想干其他的事情。所以通過讓學生能夠找準重音的位置,將會更好地促進朗讀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們意識到找準重音的必要性,再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全面地分析文章,從文章中選取一些句子,嘗試著讓學生們練習,找出重音[4]。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自由朗讀課文題目,從而找準定位重音。我們如果將重音定位在“棒打”上,那么強調的是用棒子進行打,而不是關注打的是誰;如果將重心放在洪教頭上,那么強調的是洪教頭,則并未強調是誰想要打洪教頭,通過這種找準重音位置來讓學生們掌握這一篇文章所講解的內容,從而引出重點來對學生們進行系統(tǒng)教學。
3? 針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富有情感朗讀的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富有情感的朗讀,當學生在掌握找準重音、注意語速以及停頓等技巧后,再實現在閱讀中加入自身的真實情感,就能夠達到升華朗讀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種朗讀情感,實現在朗讀的過程中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安排朗讀工作后,可以準備相互對應的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相關影視片段,通過這種手段來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實現在朗讀的過程中用感情進行朗讀。除此之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也是教師的主要工作。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建立朗讀小組,在朗讀小組中根據學生的表現選擇朗讀組長,讓學生進行相互監(jiān)督,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閱讀給小組成員聽,并且定期為學生們開展朗讀比賽,通過這種手段來給予表現良好的小組一定的物質獎勵,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4? 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意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指導學生正確朗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朗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應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注,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夠幫助學生們全面地理解和內化文章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指導學生朗讀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當在教學工作中,注重為學生們傳授朗讀技巧,教師應當在朗讀中注意停頓、語速、重音以及指導學生們富有感情地朗讀,才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朗讀習慣,為實現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積極地融入到朗讀教學工作中提供保障基礎。
參考文獻
[1] 梁瑋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分析[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4):79-80.
[2] 車晴霞.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J].教育觀察,2016(6X):58-59.
[3] 于善發(fā).朗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語文學刊:高等教育版,2015(9):161-162.
[4] 孟淑玲.中衛(wèi)地區(qū)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6(7X):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