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一菠 楊玉萍
【摘要】本文分析新時代家校溝通的難點和要求,論述家校溝通的方法:執(zhí)行家校聯(lián)系工作制度;以活動為載體,尋找切實有效的教育途徑;開放校園,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成立家長委員會,實現(xiàn)家校融合。
【關鍵詞】新時代 家校溝通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050-02
家庭教育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起到榜樣的作用,或者強烈的刺激。良好的家校溝通有利于家長全面地了解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師德品質,及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思想變化等。事實證明,充滿智慧的家校溝通有利于逐步發(fā)掘家長教育資源,促進教學發(fā)展。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怎樣做好家校溝通呢?下面,筆者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談談家校溝通的方法。
一、新時代家校溝通的難點與要求
當前,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意識和能力還不能勝任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的新要求,教育發(fā)展已進入家校合作育人的時代,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新時代教師的必備素養(yǎng)。關注家校合育,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當前教師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zhàn)。
(一)家長代溝變化帶來的溝通難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長也在發(fā)生變化。現(xiàn)在的“80后”家長大多是獨生子女,其學歷相對較高,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與接受教育的方式,讓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偏于寬松和個性化。他們不會像父輩那樣,對教師的要求完全服從,即使有不同意見也不敢反駁,嚴格要求孩子聽教師的話,采取隨大流的態(tài)度。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和觀點,敢說敢做。比較自我、強勢的家長,會增加家校溝通難度。
(二)家長在學歷、職位、性格方面存在差異
家長的新興意識對教育提出新要求。當前“維權”“自我”“民主”“發(fā)展”等新興意識逐漸增強,家長要求對涉及學生的問題享有知情權。由于看待教育問題的角度不同,思維方式、理解教育的立場就會存在差異,因此,在解決問題時家校間容易出現(xiàn)溝通分歧。
(三)教師處理事情的技巧尚不成熟
不少教師尤其是年輕的“90后”教師,大多是獨生子女,少有受挫的經(jīng)歷,習慣了優(yōu)越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又缺乏教育經(jīng)驗。此外,微信群等信息化家校溝通新方式,讓中年教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不斷更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科學創(chuàng)新的育人知識體系,也是教師所面臨的難題。
二、家校溝通的方法與成效
要想在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中立足,家長和學校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就必須實施家校合作,機制創(chuàng)新。南寧市鳳翔路小學在加強學校教育的同時,打破傳統(tǒng)的每學期開家長會、打電話、請個別家長來學校交流學生情況的家校溝通方式,把家長請進校園,學習和交流教育方法,調動了家庭教育的積極因素。
(一)認真執(zhí)行家校聯(lián)系工作制度
為了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體化,首先,學校使用“家校聯(lián)系本”作為每日與家長溝通的平臺,每班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教師與家長共同研究和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學校及時采納家長提出的好方法、好建議。其次,學校設立微信公眾號,讓校級家長委員會配合學校宣傳一些文明禮儀、安全衛(wèi)生知識及學生校外活動情況,從而發(fā)揮榜樣的力量。班主任運用電子化信息群及時向學校匯報、溝通,便于學校在第一時間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為學校前行排除障礙。
(二)以活動為載體,尋找切實有效的教育途徑
孩子天生好動愛玩,學校為了增強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根據(jù)孩子的成長特點,以活動為載體,落實教育教學活動。例如,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開闊學生的視野,學校舉辦閱讀活動,從教師“悅讀”、學生“悅讀”、家長“悅讀”、親子“悅讀”四個方面全力推進校園書香文化建設:上好“悅讀”課,師生共讀一本書,培養(yǎng)“悅讀”習慣,培養(yǎng)君子之智,開展家庭“悅讀”,營造“悅讀”氛圍,形成圓融博大的君子文化背景。學校還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家長反饋,對學校舉行閱讀活動感到滿意和感動。通過這樣的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和學生的共同語言日益增多,互相走近對方的心靈。家長和學生不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動力,還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目前,很多家庭的親子共讀已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yōu)橹鲃幼x書,親子共讀正在成為一家人的良好習慣。
(三)開放校園,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1.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聯(lián)系,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每個學期學校都要圍繞事先確定的會議主題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的組織形式豐富多樣,有座談形式、分小組討論形式、家長交流經(jīng)驗形式等。每召開一次家長會,教師對學生就有了更加具體的了解,家長也更加支持與配合學校新學期的各項工作安排,家校雙方通過交流、切磋、相互理解,進一步使學校與家長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
2.為了讓家長親身體會高效課堂的教學氛圍,同時向社會展現(xiàn)校園風貌,展示師生風采,營造和諧育人氛圍,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每年的春季學期,學校都會舉行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不少家長專程請假到校,實時參與語文、數(shù)學、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全校師生向參與活動的家長展示學校三十分鐘的大課間活動。學校讓家長走進校園,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趨勢并為學校的管理出謀劃策;讓家長走進課堂,關注教育,了解課堂教學和課改動向,走進新課程;讓家長走近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該活動搭建了家長和學校間友誼的橋梁,增進了家校聯(lián)系,使兩者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為了拉近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距離,學校利用重大節(jié)日開展了“書潤鳳翔,茁壯成長”等文藝匯演、聯(lián)歡會活動。活動以“悅讀”為主題,學生表演詩歌舞臺劇等作品,家長與學生共同表演話劇,每個班級還邀請了“班級優(yōu)秀讀書家庭”家長代表到場領獎,讓家長親身感受到學校的教育落到實處?;顒釉鰪娏私處?、家長、學生相互之間的了解,家長親身參與學?;顒樱庾R到學校工作的艱巨和責任的重大,明白了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事,更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充分調動了家長進行家校溝通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成立家長委員會,實現(xiàn)家校融合
學校于2017年成立第一屆校級家長委員會,設校級家委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和年級家委主任等職務,家委參與學校管理,積極促進家校協(xié)同與合作,為學校辦實事、辦好事。校級家委每學期制訂工作計劃,按照學校德育處制訂的家長學校課程表開展工作。為了更好地推進學?;诰游幕募倚9步ǎ瑢W校嘗試通過匯集優(yōu)秀家庭教育案例、交流推廣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做法、分享家庭教育的喜悅與思考,引導和幫助更多的家長樹立現(xiàn)代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學校面向全體家長征集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征文內容包括:(1)家校共建大家談;(2)班級活動創(chuàng)意多;(3)教育經(jīng)驗ABC;(4)教育故事你我他;(5)孩子我想對你說;(6)教育困惑與思考。學校組織專業(yè)人員對征文進行評審,將優(yōu)秀文章匯編成集,并印發(fā)給全體家長交流學習。
三、反思與展望
近兩年,學校對新時代家校溝通方法進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家長應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來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家校合作如何才能實現(xiàn)互利互贏呢?這兩個問題值得反思。為了不斷創(chuàng)新家校溝通的方式,學校未來將打造具有君子文化特色的研學活動,打造家校融合的一系列課程(包括溝通交流、親子關系等),培養(yǎng)出一支傳幫帶的家委團隊,讓他們真正發(fā)揮溝通橋梁的作用。
新時代需要的是充滿智慧的家校溝通,有利于逐步發(fā)掘家長的教育資源,讓家長自覺、主動參與到教育、管理學生的工作當中。家長是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只有家長與教師雙方通過交流彼此的觀點、培養(yǎng)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才能達到家校交流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趙瀾波.家校合作研究手記[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
[2]李家成,王培穎.家校合作指導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注:本文系南寧市教科所“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B類課題“南寧市鳳翔路小學家校共建君子文化,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與運行機制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8B13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韋一菠(1972— ),女,壯族,廣西宜州人,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曾獲南寧市學科帶頭人、南寧市優(yōu)秀輔導員、南寧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德育研究。
楊玉萍(1970— ),女,廣西桂林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曾獲南寧市青秀區(qū)優(yōu)秀教師稱號,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