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依法治國是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和諧的根本保障,在校園內開展法制教育已經成為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職院校內構建和諧的法制文化,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的法律素質得到提高,在步入社會后,不僅擁有專業(yè)的知識技能,更是一個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良好公民。本文分析了校園法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對加強高職院校法治文化建設提出一些措施。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法制;文化建設
一、引言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基礎工作就是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民辦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輸出機構,培養(yǎng)出很大一批技能精湛、專業(yè)嫻熟的優(yōu)秀人才??墒?,有些院校在進行知識技能培養(yǎng)時,卻忽視了素質培養(yǎng)。所以,在高職院校開展法制文化建設,改進并加強法制教育,以推動高職院校安全發(fā)展、科學發(fā)展。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高職院校也面臨教育改革完善問題,跟上時代步伐,加強法制文化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與法律意識,以期向社會輸入懂法、遵法的優(yōu)秀人才。
二、校園法律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法律作為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在長期生活中制定出的與法律現象有關的、相對穩(wěn)定的、共同認可的制度、意識,是人類法律實踐活動與其成果的總稱,其中包含法律規(guī)范、法律意識、法律實施、法律技術、法學研究、法律教育與法制觀念,對人們日?;顒拥男袨橐?guī)范、模式、習慣,同時在精神上對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進行引導,也是人們在追求社會正義性與生活有序化的本質表達。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法制文化建設,社會的法制建設同樣離不開法律文化建設。法律文化建設主要指建設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組織結構、主體行為方式、相關設施等。建設的核心主要是法治理念與法律意識。而在高職院校內建設法治文化環(huán)境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法律文化的宣傳教育支持著依法治國進行,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靠法律文化的建設,法律文化是維護經濟、社會秩序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是確保經濟健康、有序、正常發(fā)展的基礎。所以,加強高校的法制文化建設對個人、社會與國家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三、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的內涵要求
在高職院校內進行依法治校的過程中,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法制文化建設。通過法制文化引導、制約、協調學校師生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使其保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法制文化包含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人們的活動行為和認知觀念,提高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和理解。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的主要內涵主要有如下3個方面。
(一)校園法制文化是一種觀念和意識
在高職院校,法制文化作為一種觀念意識,在學生中的無形滲透是其突出的特點,是推動依法治校的動力和基礎。高職院校的法制文化在慢慢的滲入到學生的思想認識當中,對學生的價值觀、行為產生積極影響。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法律的宣傳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接受度,更是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無形中對自己的不良思想或行為進行反思和改變。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準則,硬性的去接受可能會困難一些,但是讓學生浸泡在法制的文化氛圍內,那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校園法治文化是一種行為準則
在高職院校開展法制文化建設,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對師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規(guī)范,是對我國依法治國、普法教育的積極響應。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使學生的法律素質得到提高。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校園法制文化,形成系統(tǒng)的、合法的校園法制文化,使學生的個人行為能夠遵守法律要求,并成為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三)校園法制文化是一種觀念文明
高職院校法制文化的建設,是學校師生共同遵守社會法制生活的一種原則理念,其中包含了學校師生義務與權力觀念上的職能權力本位理念、法權觀念上的法律為首的理念、社會文化觀念上的以人為本理念。在高職院校加強法制文化建設,對法治觀念進行傳播,對學生的法治精神進行培養(yǎng),在學生心中樹立法治權威,實現“法律人人學、辦事人人遵”的法制和諧文化環(huán)境。法制文化的建設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準則,使其在社會活動中的思想觀念更加文明和諧。
四、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建設急需大量的專業(yè)人才。在這一形勢下,國家頒布了相關文件,為創(chuàng)辦民辦高職院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民辦高職院校在進行法制文化建設中,應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在學校電子屏幕,校園網絡,音像室,閱覽室,法律文化音像、書籍資料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學校黨委成立法律普及及宣傳機構,以保障法律相關內容得到大力教育宣傳。
(二)營造校園法制文化氛圍
在高職院校內,有學生宿舍、教學大樓、圖書館、景觀布局、校園綠化等充足的硬件設施,是學校的核心物質環(huán)境建設,是確保高職院校穩(wěn)定發(fā)展的外部條件與物質基礎。在具備了完善的硬件條件的基礎上,學校就要加強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的投入,保證在校園法治文化建設上的資金、人力投入充足,使學校的法制文化氛圍更加和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法制文化建設,是學校的必要“軟件”設施,使高職院校的文化風貌與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展現。高職院校作為一個整體是由軟件設施與硬件設施共同組成,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所以,通過營造校園氛圍增強法制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三)強化制度建設
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的基礎保障是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加強學校的法制文化制度建設應當重點放在如下3個方面。首先是對校內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對學校各級領導管理人員的議事規(guī)則與權限職責進行明確,始終堅持依法辦事,權責統(tǒng)一、相互配合。其次是將學校制度建設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重點項目。例如,學校在進行基本建設的時候,將項目管理、工程建設的重心放在廉政建設上,且將廉政建設納入到整個運作系統(tǒng)中去,從資金的審計驗收及運作,到工程的操作實施及組織領導,都歸入廉政監(jiān)督的范圍內。制定廉政合同、回避制度等,做到干部安全、資金安全、生產安全。最后是對規(guī)章制度與文件及時的進行清理。清理規(guī)章制度與文件同樣是加強法制建設的重要措施和內容。原本的規(guī)章制度應當由各部門進行仔細認真的審查,一旦發(fā)現有規(guī)章制度與我國法律相悖的,應當進行廢止或修改。完善有不足之處的文件,同時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這可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使權利的使用得到規(guī)范。
(四)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培育高素質法律教師
在學生教育中,教師的地位尤為重要,要建立一支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精深專業(yè)知識和優(yōu)良品質的師資團隊。這就需要院校的法學教師不但擁有豐富的法律理論知識,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能對自身涵養(yǎng)進行不斷的提升。正能量的傳播依靠教師的素質與學問?!吧碚秊榉丁W高為師”,教師不僅傳授學生知識,同時也是學生的標榜。學生的教育有利保障是優(yōu)良的教師隊伍,要想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那么教師必須掌握良好的法律知識。只有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優(yōu)秀的學生,而缺少專業(yè)性強、素質高的優(yōu)秀師資隊伍,那么一切都將是無助、貧乏的。所以,打造一支法制文化素養(yǎng)高的師資隊伍十分的重要。引入優(yōu)秀法學人才,加強人才培養(yǎng),使教師隊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實踐經驗、理論知識,是民辦高職院校法制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五、結語
在高職院校加強完善法制文化建設,主要是對大學生的法律文化、法律意識、法律思維等進行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從使學生能夠保持法律理性行為模式與思維方式,進而達到他們能夠在法律準則范圍內進行自己的社會活動,堅持法律與憲法的指導地位,承擔起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特色文明的重任。所以,在高職院校內加強完善法制文化建設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周文.新時期法制宣傳工作應加大法制文化含量[J].中國司法,2006(4):74-75.
[2]趙英杰.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2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