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屏
[摘? ? ? ? ? ?要]? 通過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新模式,建立課程、活動、學生管理一體化的平臺運行機制,對各種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進行系統整合與優(yōu)化,并通過學生管理路徑逐漸去滲透,以從整體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增強心理素質,能夠擁有更加陽光的心態(tài)。
[關? ? 鍵? ?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心理健康活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9-0164-0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大學生數量的節(jié)節(jié)攀升,大學生面臨著愈加激烈和殘酷的就業(yè)競爭,他們的心理壓力不斷加大,心理障礙嚴重,心理異常情況時有發(fā)生,十分影響他們的積極健康成長。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具備適應各種環(huán)境及社會生活的能力、自我調節(jié)控制情緒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探究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是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通過課堂教學和相關人員的教育指導,讓大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了解影響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學會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升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他們及時發(fā)現并自主采取各種措施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健康觀,使其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將來的美好生活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所以,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已然成為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
通過開展新生心理測評了解到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并發(fā)現當下存在的多方面問題。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的1200名新生。
2.方法:網上心理測評。
分別采用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大學生人格健康問卷”,采用SCL—90癥狀自評表,對學生進行施測。
(二)結果
1.我院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狀況
在1200人(實測人數)中,有200人(占16.67%)心理健康狀況很差,屬于一類重點關注人員;另外有347人(占28.92%)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屬于二類次重點關注人員;其余的653人(占54.42%)心理健康狀況較為良好。
2.我院高職學生心理癥狀及其嚴重程度
2013級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參加測試學生1201人(實測人數)中。測查結果表明,有心理困擾的人員283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23.56%。其中,屬于中重度困擾的人員54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4.50%。
通過測量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院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總體上表現良好,是積極向上的。但確實存在一定數量的學生由于家庭成長環(huán)境、個人成長經歷和個性特征等狀況的差異,心理健康方面已經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其中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抑郁等問題表現比較突出。另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因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一部分大學新生表現出固執(zhí)、偏激的人格特征。關注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提供及時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幫助,使所有學生都能夠身心健康、學有所成,這也是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的出發(fā)點。
二、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對策
越來越多的研究和事實表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不但能提高學生適應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完善學生的人格,而且能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獲得身心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已成為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目前,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所有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質,造就和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活動、學生管理一體化的平臺運行機制,可以從整體上促進大學生實現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途徑和方法
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所倡導的“素養(yǎng)工程”旨在采用課程化的方式對學院專業(yè)教學主渠道之外的各種學生活動和工作項目進行梳理、整合與優(yōu)化,希望能夠盡量實現學生工作與課程教學之間的無縫對接,使之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方面能夠發(fā)揮出更大作用的一項系統性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以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發(fā)展,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綜合素質;通過對各種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養(yǎng)成的途徑,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大學生心理協會、選修課、心理咨詢服務等途徑進行系統整合與優(yōu)化,并帶動輔導員介入,通過學生管理路徑逐漸滲透,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整體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基礎。
1.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基點,將心理健康活動、心理訓練等引入課堂,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大學生心理協會、選修課、網絡咨詢和個體咨詢等進行系統整合與優(yōu)化。針對剛入校園的大一新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程,通過課內專題與課外拓展項目的銜接,課堂講授與主題活動相結合。依托課程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如結合學生的學習階段,軍訓期間同步開展全校新生戶外拓展團體輔導,以增強團隊凝聚力;開展全?!胺酱缰g蘊育幸福情思”幸福書簽設計大賽,以調試學生心理增強適應性等。課堂教學與咨詢活動相結合,針對不同類型學生以及學生在不同階段的需要,開展個體咨詢、團體心理咨詢、心理素質訓練等服務,開展新生適應、學習指導、班級心理委員培訓、朋輩心理指導、就業(yè)指導等講座和主題活動,通過活動傳遞心理正能量,提高學生關注心理健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心理品質,促使大學生珍愛生命、關心集體、悅納自己、善待他人。
2.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指向的素質(心理素質)培養(yǎng)方向為基準,除了上課之外,積極開發(fā)與之關聯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質的各種活動(賽事、社團等),形成心理健康實踐活動和訓練等方面特色。如下表。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輔導員的參與,輔導員自始至終都站在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第一線。課程改革帶動輔導員參與,通過學生管理的路徑逐漸滲透,從而有效整合學院的各方力量,共同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及其健康成長。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喚起大學生對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視;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使求助的學生及時得到幫助;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防患于未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開展心理行為訓練,激發(fā)學生自我改變的強烈愿望,提高他們適應環(huán)境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開展心理普查與研究,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成長小組等拓展性實踐教學,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建立互助小組,加強學生間的人際交流和互助,形成朋輩咨詢和朋輩互助。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大學生在活動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心理品質得到磨煉、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素養(yǎng)工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實現了學生工作與課程教學之間的對接,構建了以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為目的、解決大學生心理成長中的主要問題的課程理論體系,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心理咨詢與測試、心理社團活動與團體輔導、網絡心理教育與活動等課外活動中去,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全面提高了學生心理素養(yǎng),為學生能夠實現終身發(fā)展而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基礎。此外,對我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發(fā)展起到促進和指導作用,推動了我院學生陽光心態(tài)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況花榮.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原因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
[2]于志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現狀與途徑分析[J].華章,2011(21).
◎編輯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