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趙新壽
【摘? 要】在進行教學過程之中,需要讓小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而閱讀能力也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閱讀能力能夠讓小學生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讓他們的思維得到拓展和發(fā)散。但是如今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還有很多的問題,教師沒有把閱讀理解的能力培養(yǎng)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之中,導致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提高以促進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閱讀;培養(yǎng)
1.前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枯燥乏味的閱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很多小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步驟來“填充”閱讀知識。他們的閱讀能力較低,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個性思維的能力。從長遠來看,它將束縛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教師要想在一定的教學階段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目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也需要通過有邏輯性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境,在閱讀過程之中可以深入的掌握語文的知識,同時也需要對文字或者圖片等重要信息進行精準的分析,閱讀能力不僅僅關乎到語文單科,還關乎到學生其他方面的水平,在閱讀過程之中了解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及一些有積極意義的句子,也能夠讓他們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閱讀能力是學生的基礎性的能力,需要全面的進行提升。
3.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問題
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閱讀能力還沒有得到明顯的發(fā)展,小學生對生字掌握的數(shù)量也比較少,識別很多生詞比較困難,在閱讀過程之中也會對他們的閱讀造成一定的影響,使他們的閱讀速度減慢,教師如果想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就要讓學生提高他們的識字量,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教學難度較大,在閱讀過程之中,如果遇到了生字,小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或者是通過網(wǎng)絡搜索的情況來理解,但是這樣的工作量較大,消耗了很多的時間,也使小學生閱讀的速度降低,另外小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也不強,在閱讀文本過程之中小學生可以嘗試通過將文字轉換成圖畫來進行閱讀的理解,核心意義一定要掌握清楚,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起到提高閱讀能力的作用,另外小學生認為閱讀文本較為枯燥,相對于其他的動畫片、電視劇、電影等方式,這種方式較為枯燥,也會讓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大大的降低。
另外小學生也缺乏教師相關的指導,很多語文課堂僅僅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沒有將閱讀體驗融入到課堂之中,全面整體的閱讀體驗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需要讓小學生進入到閱讀的天地,因此質量和效果較低。
4.學生課堂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4.1多樣化朗讀
朗讀是能夠體會到文本情感和表達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之中,能夠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感受到文本所表達的意境,體會到文本要表達的主題和主旨含義,比如說在黃山奇石這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之中,學生可以自然而然的通過一篇文章將黃山的美景映入到自己的腦海,通過感受到黃山美麗的景色,讓自己的融入到文本之中,提高自我審美和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或者是資料,讓學生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內容,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學生的感悟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
4.2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如今在全民閱讀的倡議之下,小學生的閱讀量一定要得到保證,教師也要在課堂上強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這樣才能夠受益終生,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的閱讀技巧,才能夠提高相關的學科素質,不斷的將情感融入到文章之中。體會到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閱讀的興趣,比如說在閱讀課文時可以向學生設置一些引導的問題,才能夠讓學生更加精準的把握,也要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的采取相應的閱讀方式獲得更多的信息,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4.3擴大閱讀范圍
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外,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擴大閱讀范圍,鼓勵學生“涉獵”閱讀課文,逐步增加學生的閱讀知識,形成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遇到自己喜歡的閱讀作品時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在以后閱讀課文中的“營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學生只有“知識強記憶”,積累多,背誦多,伴隨讀寫多,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4.4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大的影響,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比如說老師在課堂內外可以建立一些相關的計劃,讓學生閱讀一些課內或者課外的名著,可以選擇與課內有關的一些名著,比如說三國演義、安徒生童話,這樣學生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更能夠讓學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過程中,要時刻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一下學生平時在課堂外的閱讀情況,畢竟是課堂內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中也要做好筆記,老師要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摘抄,并且書寫讀后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互相的分享交流,閱讀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這樣讓學生提高他們的文字能力和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5.結束語
總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教材文本為基礎,運用新思想、新觀念,創(chuàng)造適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樹立學生的閱讀學習信心,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靳杰.小學語文,閱讀為主——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課外語文,2015(12):132-132.
[2]陳惠.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2):72-74.
[3]陳素心.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0).
[4]高如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7):272-273.
(作者單位:臘勐鎮(zhèn)沙子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