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蘋 張琴超
【摘 要】目的:研究參苓白術散湯劑鼻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方法: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本院接收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規(guī)范氣道管理、呼吸機配合、病情觀察、并發(fā)癥預防處理,觀察組60例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加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方湯劑鼻飼應用。將兩組的臨床相關指標進行比對。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治療中加用參苓白術散湯劑鼻飼可促使治療時間縮短,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參苓白術散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79-01
COPD為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1],若是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持續(xù)進展會導致呼吸衰竭的發(fā)生。呼吸機的應用可促進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氣功能的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故應加強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有研究表明在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加用參苓白術散能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文著重對參苓白術散湯劑鼻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詳見正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將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間在本院進行呼吸機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例數(shù)相同的兩組。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滿足《內(nèi)科學》中關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的意識及溝通交流能力正常。
排除標準:存在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存在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研究期間因病情加劇而死亡者。
對照組(n=60):男34例,女26例;年齡40-79(57.23±8.45)歲。
觀察組(n=60):男32例,女28例;年齡41-80(58.36±9.21)歲。
組間基本資料相比對差別微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治療前的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說明呼吸機相關知識,針對患者知識薄弱項進行重點宣教,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并結合患者的心理特征對其進行開導,緩解其負面情緒;指導患者掌握呼吸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治療期間的護理:(1)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排痰,并予以霧化吸入進行氣道濕化,同時通過呼吸訓練、胸壁叩擊等肺部理療方法促進呼吸道暢通及肺功能的改善。(2)對患者是否正確使用呼吸機進行觀察,叮囑患者治療期間通過手勢表達不適感,盡可能不說話。(3)密切監(jiān)測和記錄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并加強營養(yǎng)支持護理。(4)治療期間積極預防和處理并發(fā)癥,使用加有海綿墊的固定器進行固定密封管道,以防漏氣。(5)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加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方進行鼻胃管注藥,并及時行胃腸減壓,補氣益肺,健脾補腎。
撤機后的護理:對患者的情緒變化、自主呼吸情況進行觀察,并進行針對性地開導,促使患者盡快適應自主呼吸。
觀察組--在規(guī)范氣道管理、呼吸機配合、病情觀察、并發(fā)癥預防處理等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方湯劑進行鼻飼,方法如下:
患者插管成功后立即予以安置胃管,送檢胃內(nèi)容物并間斷胃腸減壓。無隱血情況下,按照鼻飼操作流程給予參苓白術散加減方鼻飼:將方劑水煎至400ml,一日一劑,采用鼻胃管注入,鼻飼后關閉胃腸減壓30min,早晚各一次,一次200ml。患者停機拔管后,確定其吞咽功能正常時即拔除胃管,停止參苓白術散湯劑服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呼吸機使用時間。(2)在出院前兩組患者填寫本科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百分制,其中°95分為非常滿意,75-94分、<75分依次為基本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實際調(diào)查所得分值總和/6000×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呼吸機使用時間
觀察組患者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為(75.15±3.27)h,對照組為(116.49±6.73)h,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較大區(qū)別(t=42.796,P<0.05)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同對照組數(shù)據(jù)相比顯著更高(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COPD患者由于氣流受限持續(xù)加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加重[2],嚴重損傷肺功能以及呼吸系統(tǒng)功能,進而導致呼吸衰竭的發(fā)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機治療可促進其呼吸末正壓通氣提高,對呼吸肌疲勞、通換氣功能進行改善,可提升血氧飽和度[3],進而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
在呼吸機治療期間,由于操作不當、患者耐受性差、表達不暢、身體機能減退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適感或相關并發(fā)癥,影響臨床療效,故積極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中藥湯劑鼻飼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觀察組患者的呼吸機使用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
中醫(y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氣虛引起脾虛和腎虛,治療該疾病的關鍵就是補氣益肺,健脾補腎[4]。參苓白術散組方中的各類中藥合用可補氣益肺、健脾補腎、化濕止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縮短機械通氣治療時間,患者的自我感受度也更高,加上治療前、后規(guī)范、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大大改善了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舒適度,也增強了其機體免疫力,從而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治療中加用參苓白術散湯劑鼻飼可促使治療時間縮短,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梁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無創(chuàng)呼吸機護理干預分析[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9,29(04):111-112.
[2]馬茜,姜偉.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護理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21):2988-2989.
[3]陳春梅,于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策略及效果探討[J]系統(tǒng)醫(yī)學,2019,4(10):164-166.
[4]盧慶華. 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肺脾氣虛證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2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