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芳
摘 要:朱天文對物的迷戀得到了張愛玲、胡蘭成二人的真?zhèn)?,在其作品中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文中就結合朱天文的《巫言》,對其朱天文敘事語言中的“物之情迷”進行分析。
關鍵詞:朱天文;巫言;戀物癖
作為張愛玲、胡蘭成的嫡派傳人,朱天文對物的迷戀自然得到此二人的真?zhèn)鳌V焯煳某薪恿撕m成的中國古典“格物”哲學和日本大和民族的審美文化。王德威先生對此曾有過這樣的論述:“胡對朱的影響在于極端審美化的民族主義、日本文明、作為隱喻的女性論述;而胡奉‘親極無愛之名將張愛林傳奇化當然不在話下。是胡蘭成筑起了他的抒情‘符號帝國,而朱的文學實踐則一步一步從早期的符號化到最近的符箓化,從美文轉為巫言?!蓖瑫r,從小熟讀的張愛玲也熟練地學得了張愛玲那套“觀人閱物的風格,宜古宜今,細膩練達”。
朱天文曾直言:“我就是喜歡細節(jié),在細節(jié)里頭我感覺到此時此刻我活,所以我就專注寫此時此刻我所看到的?!雹僭凇段籽浴分?,她將這份對細節(jié)的迷戀發(fā)揮到極致。朱天文這份對物的迷戀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戀物癖,二是考據(jù)癖。
戀物癖——
她看重細節(jié),看重瑣碎,看重點滴……她看重這一些極易被普通人輕視和忽略的東西,這些所謂的“東西”在她的眼里卻能抓住時間,留住記憶,擁有不容小覷的生命力。
例如:
“我拾起那誰遺落的知更鳥蛋藍(當然,第凡內(nèi)藍)大披巾,一點不錯,正是那種六十乘一百八十公分大卻輕軟細薄足以穿越仕女戒指的帕什米納,我像見到辛黛蕊拉的玻璃鞋揣在懷中帶回家,想測試它真能通過一枚戒指嗎?!雹?/p>
這被遺落的大披巾在她眼里就像那“辛黛蕊拉的玻璃鞋”,一個“揣在懷中”的動作則更加能讓人體會到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憐惜。除此之外,她還能細致地分辨出這大披巾的“知更鳥蛋藍”,詳細地寫出大披巾“六十乘一百八十公分大卻輕軟細薄足以穿越仕女戒指的帕什米納”。觀察如此之細致,難道不正是因為她愛之深切嗎?
又如:
“瞧,帽子小姐的浴室垃圾筒。
她把三樣東西混貶成堆,衛(wèi)生紙,破絲襪和戳著吸管的優(yōu)酪乳空盒。三樣物件生前,我意思是,變成你垃圾前活著使用時,它們是不可能混放在一起的。它們各有位分秩序井然,用后,它們要有用的待遇。
就從絲襪說起罷。凡此類比絲襪親密的更親密物,一定不能變成垃圾。它們曾經(jīng)太貼近人攜帶著人的氣息和體味,隨便把它們用后即棄,等于把人的某一部分當成垃圾扔掉了。這個念頭令我感傷。故我掩土埋葬,致上悼詞。譬如有所謂界、門、綱、目、科、屬、種,它們屬于我的永生界。
但絲襪,由于它的易損性,它與人相處時間不長,總沒長到夠產(chǎn)生情愫前就先拉絲壞了,所以絲襪應該歸到重生界。
亦即家庭小百科里各式偏方及廢物利用。像是教人莫扔破絲襪,可以留做打蠟時最佳拭具,或包裹樟腦丸驅蟲片,或袋裝肥皂碎塊,或用來網(wǎng)護有綴飾的絹帕褻衣等以免洗衣機攪拌壞損?;蜾X窗歷經(jīng)幾度卸洗后斗合不牢導致蚊子入侵,我用破絲襪密密實實塞在橡皮條和鋁框縫隙間,自上到下,隱跡不見。破絲襪不料獲得了它的第二春,我也為它高興。待數(shù)年過去終于又一次大掃除,卸窗時突然一物剝落垂下,逶迤于我眼前,啊久違了破絲襪。我揮掉它滿身塵綹,曬在涼風里看它搖曳著?!雹?/p>
帽子小姐的浴室垃圾筒,裝著衛(wèi)生紙、破絲襪和優(yōu)酪乳空盒。對于愛物戀物迷物如她這般,怎會甘心忍受帽子小姐的凌亂。一個“生前”就代表朱天文賦予了這些“垃圾”生命,進一步指出它們“不可能混放在一起”,“它們各有位分次序井然”,“它們要有用的待遇”。常人眼里的“垃圾”在朱天文眼里卻成了這個樣子。如此種種,不正是一個愛物之人才會有的觀察和體會嗎?
再如:
“字,舉凡紙上有字的,哪怕碎小到是從何處撕下來一截紙頭記著號碼歪斜難辨的,皆不許棄為垃圾。字的歸字,只可回收,然后再生。我的再生界里,字歸最高級,應列入第十一誡頒布:‘不可廢棄字紙?!雹?/p>
對于一個寫字之人,朱天文對字的珍重達到了最高規(guī)格。在她看來,字應該是再生界里的最高級。凡是有字的紙,“哪怕碎小到是從何處撕下來一截紙頭記著號碼歪斜難辨的,皆不許棄為垃圾。”這樣的珍視,不正是一個戀物的人才能有的難舍情結嗎?
作為一位女子,朱天文對物的迷戀顯得萬分的動人。她不是盲目的占有,也不是貪婪的索取。她尊重,尊重她周遭一切的物。她賦予它們尊嚴,給予它們生命。為何?因為,這些看似冰冷的物伴人而行,也就有了記憶,有了感情,有了存在的歷史。對待它們,她給予了自己最大的尊重和憐憫。而正是因為這份愛憐,朱天文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在《巫言》中自由地離題去書寫去銘記它們。這份戀物癖耽溺的姿態(tài)可以說也是朱天文挽留時間的方式。
考據(jù)癖——
朱天文對物的迷戀還體現(xiàn)在另一個方面,就是“考據(jù)癖”。身懷考據(jù)的精神品質,朱天文更加深入細致地去描述自己所追崇的事物。這樣的書寫在《巫言》中同樣令人為之折服。
例如:
“……無論老少,不分階級,全部,都愛大臉貓。關于大臉貓,沒有嘴巴左耳戴一朵蝴蝶結或一朵花的大臉貓、Hello Kitty,凱蒂貓。
這只日本制造的凱蒂貓本命Kitty White,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一日出生于倫敦郊外,天蝎座,A型,三個蘋果重,五個蘋果高。一家四口,爸爸外交官,媽媽家庭主婦,以及雙胞胎妹妹蜜米(Mimmy)。凱蒂鋼琴彈得很好,喜歡做小餅干,打網(wǎng)球。愛吃媽媽焙的蘋果派,愛搜集小飾品特別是蝴蝶結。凱蒂的愿望,要成為偉大的詩人和鋼琴家。凱蒂的初戀情人叫丹尼爾(Daniel)?;畹蕉畾q初,凱蒂已奄奄一息,便在公司的新生計劃下將其從鉛筆橡皮擦筆記本、手帕拖鞋圍裙、便當盒漱口杯鬧鐘之類升級——好唏噓世紀交替之際,凱蒂迷始祖第一代,至少,最小,也二十五歲了,怎能不升級到化妝品礦泉水啦、寢具家電啦、手機電腦汽車啦乃至信用卡。凱蒂復活了,不可思議的MQ(不是IQ不是EQ),高智商,不,高錢商,挽救了瀕臨破產(chǎn)的制造公司。于是凱蒂來到美麗之島綜藝島……”⑤
凱蒂貓是原產(chǎn)于日本的一個卡通形象,“沒有嘴巴左耳戴一朵蝴蝶結或一朵花的大臉貓”卻深受大眾喜愛。朱天文以此為據(jù)點,展開一翻對凱蒂貓的考據(jù)描寫。從介紹出生地、年月、星座、血型以及家庭信息,再到介紹凱蒂的喜好、愿望以及初戀情人,隨后又介紹了凱蒂的衰落與復活。不難看出,朱天文對于凱蒂貓的了解是非常細致和全面的。在這段考據(jù)中,她抽取了凱蒂的愛好、愿望和初戀情人作為定位和呈現(xiàn)凱蒂的標桿,樹立了一套自己的描述方式。并且,獨特的切入點也使得她的考據(jù)論說極具可讀性。
朱天文在小說中讓每件物、每件事和每個人都重新組合,看似繁亂無章,實則是別有用心。懷著這樣一份對物的迷戀,朱天文在《巫言》樹立了自己獨特風格的語言,同樣,物的迷戀也成就了朱天文。
[注釋]
①舞鶴:《和朱天文談〈巫言〉》,《書城》,2004年第5期。
②朱天文:《巫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頁。
③朱天文:《巫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頁。
④同上,第18頁。
⑤朱天文:《巫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3頁。
[參考文獻]
[1]王仁寶.《巫言》敘事藝術探源[J].文學研究,2019,5(01):112-119.
[2]鄔曉怡. 后現(xiàn)代都市語境下朱天文的“博物志”式書寫[D].淮北師范大學,2016.
[3]周環(huán).女性與實物的備忘錄——評朱天文的《巫言》[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03):49-50.
(作者單位:富源縣信訪局,云南 富源 6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