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湘婷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蓬壺第二中心幼兒園 福建 永春 362600)
幼兒教育屬于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教師應在幼兒園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且在幼兒園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能規(guī)范幼兒行為,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將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起來。
首先,基于幼兒的身心特點,他們渴望參加實踐活動,但是由于幼兒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自身的能力水平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可以利用游戲活動,將這一矛盾得以解決,推動幼兒心理不斷成長。其次,由于幼兒的年齡還比較小,抽象概括能力比較差,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我,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最后,幼兒的心理是變化的,因此在展開集體活動時,老師需要耐心地引導幼兒,讓幼兒漸漸服從集體的要求。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屬于非常重要的部分,結合目前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來看,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還有助于教育系統的完善,下面分析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不夠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一個人都是從幼兒發(fā)展而來的,幼兒教育已經具備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但是結合當前的幼兒教育來看,很多幼兒園都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展開知識與認知教育,有的幼兒園就算展開了心理健康教育,僅僅只是針對性格比較內向的幼兒,也就是行為問題幼兒,展開心理疏導與教育,應該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可以從幼兒認知能力、承受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因此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該面向所有的幼兒,讓幼兒能夠健康成長。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很多幼兒園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沒有與幼兒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沒有有效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且老師設置教育內容時形式單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沒有設置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教學情景,幼兒學習起來感到枯燥乏味,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游戲,但是很多幼兒園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沒有設置游戲活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趣味性,幼兒學習起來感到枯燥乏味。實際上有效指導幼兒教育,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趣味性游戲設計出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教學活動。針對所有幼兒,老師展開有效的引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展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如此一來,不能滿足幼兒的心理健康需求,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將故事情景創(chuàng)設出來,把幼兒帶入角色人物中,讓幼兒身臨其境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其次,增強趣味性。幼兒與成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老師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其心理健康教育,以幼兒的興趣愛好,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設計出來,由于幼兒都喜歡游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融入游戲,讓幼兒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愛好,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當然在展開游戲內容時,應該把語言教學與游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在展開“4個好朋友”教學時,選擇幾名幼兒,讓他們擔任故事中的角色,讓幼兒演示日常情景,用禮貌用語展開交流,一旦幼兒使用不恰當的語言,就會被淘汰,游戲結束時,教師要告知幼兒正確的做法,激勵幼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在下一次的活動中表現得更好。最后,展開心理咨詢。很多學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幼兒園也應該開設心理咨詢室,還可以設置內部專線電話,一旦幼兒遇到問題,就可以隨時撥打。幼兒園應該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與家長聯合起來,提高教育效果,如果幼兒園與家庭互相抵觸,幼兒內心就會產生矛盾,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幼兒園可以定期進行家訪,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人們過多關注幼兒的生理健康,而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0歲~6歲是人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時間段。對此,幼兒園應提升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且在幼兒園開展心理教育,可以有效培養(yǎng)兒童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幼兒堅忍的意志品格,促進幼兒成長與發(fā)展,因此上文探究了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