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恕權
(貴州省湄潭縣茶城中學 貴州 湄潭 564100)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能力培養(yǎng)在中學教學中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習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然而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的熱情還大多體現(xiàn)在娛樂上,學習的目的性不是很強。所以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效果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研究的重點。
任務驅動就是把教學中的大的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自己能夠完成任務,另外每一個小任務的完成都能給學生增加信心。這樣利用小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利用大任務培養(yǎng)他們的成就感,就可以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WORD排版的時候,那么就可以把整個任務分解為文字效果、段落設置、圖片處理等幾個子任務。讓學生按照子任務的要求逐步完成,同時也讓學生對每一個任務做到心中有數(shù),打消了對計算機任務的恐懼心理。這樣的教育模式也使得課堂節(jié)奏緊湊、目的鮮明,有利于課堂的推進。但是此種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同學的理解力和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差別,在子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有同學會掉隊,造成他們很快就喪失學習的信心。所以所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多設計幾套方案,讓能力稍弱的同學做一些難度較小的任務。
2.1 利用生活化元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任務的設計中,多采用學生身邊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的事例,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于我們的生活十分重要,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如收發(fā)電子郵件,雖然現(xiàn)在通信工具很多、很快捷,但是在一定的時候電子郵件有著它獨特的功能。如某單位需要采集下屬單位的信息,那么利用電子郵件就很清晰,也不會漏掉內容。這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建立電子郵箱賬號,教給他們管理郵箱的技術。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很好地將實際生活和理論知識結合在了一起。
2.2 創(chuàng)設生活化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生正是青春發(fā)育期的孩子,他們具有較強的自尊和好勝的性格特點,并且也很喜歡挑戰(zhàn)自我。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會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的游戲闖關任務,利用游戲設置由簡到難的階段性任務,學生每闖關成功一個階段,就會很開心,也更加希望能夠闖下一個管卡。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減輕教師的負擔。如在學習了圖片處理知識之后,教師讓學生處理學校活動的照片,讓學生對照片進行美化和說明,這樣在知識運用的同時又回味了活動過程。
2.3 教學方法生活化,打造平等和諧學習氛圍。信息技術課程屬于技術性的教學內容,與其他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同,更加注重動手操作性。所以在信息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暫時放下教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講一些小故事,也可以多多走到學生當中,在學生操作錯誤時給予及時的糾正,當他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的時候,可以及時指點。另外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學生難免會交頭接耳、四處亂竄,這樣的現(xiàn)象也是學生積極學習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在整體上給予把控,只要學生是在為學習說話、串位就是可以允許的。讓整個課堂氛圍生活化,讓學生的心情放松,教師多給予學生尊重,也要多引導他們相互交流。
一節(jié)成功的課程不僅僅局限在教師講課水平行,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也是課堂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育評價中也要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3.1 合理運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成功。當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教師要多多點評作品中閃亮的地方,多點出成功的地方。有一次上課一位同學提出了想要做一個英文的景點介紹,我聽他的見解很獨特,就鼓勵他可以實施到當?shù)鼐包c宣傳冊中。后來他的作品獲得了市級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一等獎。這樣就極大刺激了他電腦制作興趣,愛上了計算機的學習。最后在考大學時選擇了計算機專業(yè)。
3.2 采用多維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每一節(jié)課結束之后,教師都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而評價的組成不僅僅有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也要有小組內成員的評價,評價學生幫助他人的能力以及學習效率。也要有小組間的評價,讓學生對作品進行點評,給出更加科學合理地建議,讓學生的作品更加完善。
教學的評價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引導學學生能夠進行積極主動地探討和小組間的合作。
總之,中學信息技術的學習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者綜合素質的提高,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所以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不是為了應付中考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學生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而信息技術課程與普通文化課程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要想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就要突破教學思維的限制,在教學手段上有所突破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