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璠
(浙江省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 浙江 義烏 322000)
語文閱讀理解貫穿整個語文教育的全過程,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如果教師不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忽視情感訓練,無法激活學生共情能力,對語料理解不夠深度,就會導致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出現(xiàn)困境。基于此,必須要積極改進教學理念和措施,確保閱讀理解水平全面提高。
1.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限制學生的發(fā)展。在進入中高年級后,閱讀文章的內容和深度不斷增加,學生需要思考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斷增多,教師授課方式必須要積極轉變,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但從目前來看,很多教師依然停留在滿堂灌式教學中,將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強行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無法獨立思考,只能被動接受,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
1.2 固定教學任務阻礙學生自主學習。如果能夠將閱讀材料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不重視學生閱讀技能的養(yǎng)成,致使學生在面對新的文章時無法通過之前學習的方式方法進行思考,使學生對閱讀訓練失去興趣,則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1.3 學生閱讀訓練得不到個性化發(fā)展。如果語文教師將自己的閱讀想法強加給學生,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和理解,學生也就無法對閱讀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要,幫助學生的學習水平全面提高,教師不能一味的去灌輸自己的知識,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邏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深入思考。在課堂教學時,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情感認知去與作者對話,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啟發(fā)靈感,獲得閱讀的樂趣。
1.4 學生在生活認知獲取中無法正常取得教材內容與時代背景的認知,也是造成閱讀困境因素之一。有些教材內容與當下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學生無法在生活中通過媒介獲取,甚至零接觸,比如巜六十年前的回憶》、《長征》等文章,如果沒有課前充分準備,學生無法實現(xiàn)情感體驗。
2.1 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新課改不斷深入,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增長學生的見識。為此教師最主要的就是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更多情感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快樂閱讀,同時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喜愛的書籍推薦給同學,其他的同學在交流的過程中傾聽他人的觀點,并且闡釋自身的想法,促進情感之間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講解新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3課《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適當?shù)恼n前導入,為學生營造生動的課堂情境。同學們,雨果曾經(jīng)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并論。如果不能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眻A明園為何受到如此的贊美?我們引以為傲的圓明園又經(jīng)歷了些什么,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廢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了解圓明園曾經(jīng)的輝煌和遭受的苦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圓明園的照片,配上低沉憂傷的音樂,對學生的聽覺、視覺進行全面的刺激。
2.2 提高閱讀訓練技巧。教師一定要關注中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并且?guī)椭鷮W生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培訓方法,促使學生能夠開拓視野,強化思維學習模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并且引起共鳴。比如在講解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舟過安仁》(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時,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這里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事先收集相關資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段,進行適當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全面增強。
在閱讀教學時,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活、了解生活的能力,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目前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還存在許多弊端,缺乏個性化閱讀、沒有形成自主閱讀的技巧等。教師一定要及時針對當前閱讀理解教學困境進行深入分析,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挖掘閱讀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