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棟憶
聽力是語言的輸入,是感官細胞對語言最直觀的感受和反應。小學階段的英語聽力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對英語的敏感性和觸覺性,以為后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應當采用有針對性的不同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課堂短文的錄音播放
英語教材里面的短文與對話部分,都配備了相對應的聽力錄音,這是教師組織開展英語聽力教學的基本素材,也是最重要的素材。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一媒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較為濃厚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的耳朵能夠“浸泡”在英語聽力的氛圍中。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完整性。有些學生在最開始聽時可能出現(xiàn)聽不懂的情況,這時候就容易走神甚至失去聽的興趣,教師要鼓勵、提醒與鞭策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讓學生能夠坐得住,靜下心,聽得全。第三,指導學生學會聽材料中英語的語速、語調(diào)、音色等。比如,要教會學生一句話可以斷為幾個部分,各部分是如何停頓的,什么時候升調(diào),什么時候降調(diào),什么情況下語速會稍快,什么情況下語速會稍慢,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音調(diào)可能會產(chǎn)生怎樣的差異等。第四,鼓勵學生在聽完之后學會去模仿,并逐漸減少對課文的依賴而直接地復述聽力內(nèi)容。以“說”促“聽”的方式,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碎片時間的合理利用
英語課畢竟只是小學生眾多科目的其中一科,而且英語教學的內(nèi)容除了聽力,還會涉及閱讀理解、語法講解、寫作講解、口語訓練等多個不同項目,聽力教學也只是占據(jù)了其中的一個部分。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教師可以從提高學生的課內(nèi)聽力頻率入手,將學生在學校一天當中的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比如,早晨英語播報。學校可以設計一些適合現(xiàn)階段學生聽的英語新聞,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講,讓學生在踏進校園之后,就開始用耳朵與英語進行親密接觸。又如,課間音樂歌曲欣賞。學校可以在課間播放一些英語歌曲,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聽力的機會,又讓學生可以哼唱學習一些英語歌曲,同樣是用“說”來促“聽”。值得注意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聽力材料,在初期階段,學生只需要聽出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句即可,教師不用在最開始就要求學生非得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避免弱化學生的聽力信心。
聽力材料的課外推薦
如果說在課堂上聽教材的英語錄音,在課前課中的碎片化時間聽英語錄音,是對課內(nèi)時間的最大化利用;那么同樣地,這種思路也應當延續(xù)到課后,延續(xù)到學生的家里,即是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適合于學生回家聽的課外聽力材料。比如,有些兒童在線英語廣播APP里,包括英語童話、英語寓言、英語笑話、英語文化知識普及、英語卡通片節(jié)選等多樣化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一個比較完整的時間段里面去聽,尤其需要學生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中去聽,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并不適合在課內(nèi)去聽。但是,這部分課外英語聽力材料的可選擇性非常多,趣味性也比較足,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段來進行不同的推薦,為學生的“耳朵”加些料。另外,教師需要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鼓勵家長多爭取時間將這些教師推薦的課外聽力材料播放給孩子聽;如有可能,家長盡量陪同孩子一起聽,這樣既可以在聽的過程中與孩子互動,也可以了解孩子的聽力水平,以便及時向教師反饋,從而得到來自教師的針對性更強的聽力指導。
趣味活動的適時舉辦
學校與教師可以適時地舉辦一些趣味聽力活動,也是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方法。比如,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聽一些較為完整的、單詞量比較多的聽力內(nèi)容,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我聽我畫”的活動:以寵物為主題,聽力材料會從寵物的具體品種、毛色、體形大小、體態(tài)特征等幾個外貌上的特征來描述這一寵物,學生則根據(jù)所聽到的內(nèi)容用彩筆畫出來,看誰能夠?qū)D像畫得更細致,更貼合于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例如,可以設計一個“聽述”活動,邀請幾名學生上臺,第一名學生將自己聽到的內(nèi)容復述給第二名學生,第二名學生再將自己從第一名同學那里聽到的復述給第三名同學,以此類推,看最后一位學生復述出來的內(nèi)容與最開始的聽力內(nèi)容相差多少。這種活動,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聽力準確性、邏輯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對關(guān)鍵詞句的把握,屬于比較高階的聽力活動訓練。
結(jié)束語
根據(jù)語言學規(guī)律,從英語的角度來講,學生聽力水平的養(yǎng)成與提高,會依次按照從基本的字母、音標、單詞、詞組,到比較復雜的句子、段落、短文,然后再慢慢地進入到高階段的場景聽力以及實用聽力的階段,整個過程是對學生英語的語調(diào)、語速、內(nèi)容的清晰度與完整性的一種敏感性訓練。為了有效提高小學生現(xiàn)階段的英語聽力水平,教師可以從教材本身配套的聽力材料、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多樣化聽力材料的課外補充以及各種主題的趣味聽力活動這幾個方面去入手,以引導與幫助學生漸進地、有方法性、有針對性、有階段性地去“磨耳朵”,最終讓學生的聽力水平越來越高,能夠聽懂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和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