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道生:學校管理,一定要避免“辦公室管理”“電話管理”“聽匯報發(fā)指示管理”“微信管理”等脫離一線的管理狀態(tài),應該到教育發(fā)生的地方去,到師生活動和生活的地方去。
@王金戰(zhàn):教育不是灌滿,而是點燃,兩者導致的教學行為是不同的。我們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知識的口袋,硬往里灌,硬往里裝,而是把它當成一個火把,抓住他的每點失誤,抓住他的每點進步,及時給予鼓勵、給予表揚,讓他揚起自信的風帆,從而創(chuàng)造奇跡。這是中小學教育必須堅守的一個核心。
@關穎:家庭教育問題的癥結,就是大人沒有處理好與孩子的關系,總是試圖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束縛孩子,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權利的主體,一個獨立的人。
@孫云曉:人之為人是因為有精神生命,而閱讀是精神之源泉。檢驗家庭教育成敗得失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是否能夠引導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毫無疑問,父母為孩子做閱讀的榜樣,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萬瑋:教育是一種高尚的職業(yè),教育實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傳承。教師的社會地位超過其經濟地位,因此,教師往往會更有幸福感。所有的職業(yè),其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在這一點上,教育體現(xiàn)得更明顯。教師的任務本質上是成全學生。用心付出的教師總有回報。
@朱永新:這次停課不停學的“實驗”,明顯地暴露了我們大中小學師生網絡素養(yǎng)的缺陷。有必要將網絡素養(yǎng)納入普及性義務教育基礎課程,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組織。家庭應承擔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教育的責任。事實證明,父母的網絡素養(yǎng)對未成年人有言傳身教的作用,良好的親子關系對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