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茂東
摘 要: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起點較低、起步晚,很多教師不能適應當下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因此,培養(yǎng)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化意識、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成為當下農村高中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闡述了數字化環(huán)境下全面提升農村高中教師信息素養(yǎng)重要作用,提出了打造數字化校園氛圍,開展教育信息化培訓,搭建信息化應用平臺的具體措施,供相關決策者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農村高中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1-127-1
現在,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過去那種“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教育的數字化時代已闊步走來,對廣大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yè)技能要求。如何適應新的數字化教育形式?如何培養(yǎng)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意識、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是擺在所有農村高中學校管理者面前的教育難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升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
一、打造數字化校園氛圍
數字化校園是農村高中學校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要培養(yǎng)農村高中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意識、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就必須加強農村高中教育信息化硬件與軟件建設。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是指教育技術裝備,包括教學設備安裝(如安裝教學一體機、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網絡設備安裝(如網絡適配器、調制解調器、集線器、交換機、網關、路由器);架設校園通信光纖等。教育信息化軟件建設包括創(chuàng)建學校網絡管理平臺、實驗管理平臺、圖書管理平臺、教學管理平臺、總務管理平臺等信息技術應用平臺;還要創(chuàng)建校園數字“一卡通”:師生只需一張數字卡就可以暢行校園:出入、就餐、打水、借書、購物、盥洗等,凸顯數字化校園給師生帶來的生活和學習便捷。
教師身處數字化的新型校園,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意識、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校園生活,跟上全面數字化的教育教學模式。
二、開展教育信息化培訓
由于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起點較低、起步晚,為了促進全體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校有必要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全員信息技術培訓。
農村高中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分三步:一是集中培訓與引領,二是自主學習與操練,三是全面考核與評價。
1.集中培訓與引領
集中培訓階段主要是邀請專家、名師現場教授或作輔導報告。培訓內容主要涵蓋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平臺的管理與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的應用;電子白板、教學一體機等教學設備的應用、動畫制作軟件的使用、網絡環(huán)境下各科課堂教學整合等一系列教育信息技術課程的培訓。
2.自主學習與操練
自主學習階段主要是讓教師自主消化、吸收、應用集中培訓時所學習的各種信息技術,可以自主觀看專家的授課視頻、然后上機操作,也可以與其他教師互相切磋交流、座談研討、共同提高。自主學習階段一定要重視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教師要邊學邊嘗試操作,如利用Word編輯文檔、利用excel整理數據、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課件、操作教學一體機和電子白板等。教師只有把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
3.全面考核與評價
培訓結果如何、教師們是否已經掌握了必備的信息技術能力,需要學校組織專業(yè)人員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與評價。考核項目主要是針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各種教育教學軟件的使用,如現場編輯文檔、制作課件,現場操作電子白板和一體機等等??己说臉藴手饕獜慕處煵僮鞯氖炀毘潭?、作品質量等方面評定,可以分為優(yōu)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要求再次參加培訓并補考,直至考核合格為止。
培訓應突出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突出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突出信息技術的教育科學研究;還應重點培訓中青年教師,并以中青年教師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普及。另外,教育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與變化,要使農村高中教師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就必須對教師的信息化培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化意識,使教師的信息化觀念與時俱進,讓教師的信息化意識與信息技術能力得以同步提升。
三、搭建信息化應用平臺
農村高中學校不僅要在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上下大功夫,還要對教師的日常信息化教育教學與信息化管理工作進行督促和鼓勵,注重為教師搭建信息化應用的平臺,讓教師所學的信息技術有“用武之地”,使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教學水平、管理水平、專業(yè)技能、教學成果都能有突破性發(fā)展。例如,學校定期組織各種教育信息技術競賽(如課件制作、微課制作)、開展信息化應用的教學評比(如優(yōu)秀課評比)、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討(如同課異構)、開展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的教育科學研究(如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等。
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不是接受一兩次培訓就能形成的,而必須經過長期的持續(xù)學習與不斷實踐,才能內化于心、外顯于能,只有這樣,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才會真正提高,進而推動農村高中的信息化發(fā)展與數字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卜忠飛,韋凱.數字化校園環(huán)境下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
[2]陸蓉,蘭兵.乘數字化校園東風,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26).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贛榆第一中學,江蘇 連云港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