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燕
摘要: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學理念,主要觀點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生本理念與現(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不謀而合,具有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應該綜合利用生本理念,解決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實踐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生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探究。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拼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035
拼音作為小學學習語文的開端,是學生整體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臺階,學生對于拼音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后續(xù)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應該綜合考慮當下學生的理解能力,引入生本的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機制,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為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一、生本理念與小學語文拼音概述
語文拼音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拼音教學是學生進行后續(xù)漢字學習和閱讀的重要基礎,也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要綜合利用生本原理,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出發(fā),主動與學生溝通,明確學生在拼音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源頭上掃清拼音教學的阻礙,保證拼音教學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拼音是學生整體學習的開端,而生本教育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學習,不斷整合學科知識與學習任務,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不斷歸納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實踐性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認知水平。
二、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受到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拼音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仍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機制,不能真正理解生本教學的內(nèi)涵,一般都是帶領學生進行反復的拼音認讀和書寫。而對于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生,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影響了整體拼音教學效率。
2.學生掌握水平差距較大
社會快速發(fā)展,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一般學生在步入小學前,許多家長都會給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學前教育。但不同學生家庭家長的受教育背景、資質(zhì)不同,學生的基礎千差萬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可能導致學生水平發(fā)展參差不齊,平均差距越來越大。
3.學生自主意識較差
拼音作為小學生接觸正式校園生活的起步階段,部分學生的思維仍停留在幼兒園階段,自主學習意識不強。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當下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硬性的教學規(guī)定,而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容易出小差,課下作業(yè)不認真完成,拼音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生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探究
1.整合多種教學模式
大部分學生剛開始進入學習階段時,認為拼音教學索然無味,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拼音課堂的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思想,激發(fā)學生對于拼音知識的興趣,使課堂知識更為生活化、情景化。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轉(zhuǎn)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寫作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多拼讀、多練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在線臨摹。字帖作為一種簡單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號召家長購買統(tǒng)一的拼音字帖。在拼音課程開始之前,引導學生進行十分鐘的自主復習,讓學生臨摹已經(jīng)學過的拼音,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教師要營造小組競爭的氛圍,將學生臨摹后的字帖進行統(tǒng)一上收評分,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自主制作卡片,利用應試卡片在卡片上注明拼音“j q x三兄弟,從不和u做游戲”這種順口溜方式加強學生的記憶點。
2.開展層次化教學
不同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次指導,縮短班內(nèi)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進行分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后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復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組成員的共同監(jiān)督和幫助下,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拼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拼音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i uüy w》時,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對待拼音基礎較好的學生,一般可以正確地運用讀寫,教師要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證他們能夠更正確美觀地書寫拼音。而對于中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他們對i uüy w知識的掌握,引導學生多讀多練,提高對i uüy w掌握的熟練度。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放低教學要求,首先達到會認會讀的地步,然后再逐步增加教學難度,通過層次化的教學機制,全面提高班內(nèi)學生的拼音水平。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較為較活躍,經(jīng)常會存在不切實際的觀點,教師應該綜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耐心傾聽,進行訓練和指導。從學生的自身水平出發(fā),縱向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讓學生明確自己在拼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空間。研究顯示,生動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采取一系列可利用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點,引入多媒體教學機制,將音樂、美術等學生感興趣的模式與拼音教學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于拼音學習的熱情。
例如,教師依托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在網(wǎng)上直接查找語文拼音教學的小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熟記拼音的順序。同時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盡量避免重復的抄寫,可以鼓勵學生以繪畫的形式進行拼音練習。引導學將所學拼音的組合形成一幅畫,提高日常教學效率。
拼音學習作為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重難點,從而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武秀芳.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2020(12).
[2]秦維.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方式創(chuàng)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2).
[3]劉紅英.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下旬刊),2020(3).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二實驗小學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