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 要:本文總結了中班幼兒一日活動中創(chuàng)設生成性游戲課程的策略,以期促進生成性游戲課程的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幼兒;生成性游戲課程;策略
在學習與貫徹《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過程中,我們重視游戲與生活的重要價值,堅持幼兒本位,從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表現出發(fā),設計自主游戲,形成系列化的生成性游戲課程,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的發(fā)展需求,提高幼兒在一日活動的參與度,增強幼兒園課程的趣味性,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堅持幼兒本位,設計系列化游戲課程
在設計生成性的游戲課程以及制訂活動方案時,我們應該堅持幼兒本位,從幼兒的興趣以及發(fā)展需求出發(fā),尋找生成性游戲課程的切入點。如,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小伙伴之間會進行一系列的對話,特別是在休息時,或吃完午餐收拾桌椅時,孩子們都會輕輕地進行交談,這些生活細節(jié)常常能讓我們捕捉到孩子們感興趣的點,因為小伙伴間隨意談起的往往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倘若以此為教育契機便可生成一系列的游戲課程,而且能夠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幼兒園課程的教育質量。
如,在午餐結束后的休息環(huán)節(jié),教師以“清明節(jié)”為話題引發(fā)孩子們的談話熱情,并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二十四節(jié)氣”主題教育氛圍,教師說:“馬上就到清明節(jié)了,你們知道清明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你知道與清明節(jié)有關的習俗有哪些嗎?”有的幼兒聽大人說過清明節(jié)的來歷,于是開心地講述起來;有的孩子雖然不知道節(jié)日的來歷,但是他們卻說“周末要和爸爸媽媽去郊外游玩”……在談話活動結束后,教師聽到樂樂(化名)和崇崇(化名)在那里討論著:“樂樂,這幾天總刮風,我媽媽說可以陪我去放風箏。我喜歡蝴蝶風箏,你喜歡什么樣的?”“我喜歡光頭強風箏!”……孩子們隨意聊天,在教師頭腦中靈光一閃:為何不能以“風箏”為例,生成一系列的游戲課程呢?如畫一畫,讓孩子們畫的“風箏”飛上天;制作風箏,了解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放風箏,讓戶外親子活動激發(fā)幼兒對風箏的興趣,在奔跑中增強他們的抵抗力,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堅持幼兒本位,從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捕捉幼兒對話生成一系列游戲課程,將有效促進幼兒發(fā)展。
二、堅持幼兒本位,邀請幼兒共同設計
在“我們的身體”主題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有的教師會有意識地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以及發(fā)現他們的學習需求,然后由此出發(fā)引導他們自主設計游戲,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身體的秘密、探究食物的秘密、探究運動的好處……最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等等。
如,在一次閱讀區(qū)域活動中,跟隨“我們的身體”主題課程的實施,教師在閱讀區(qū)角投放了《一園青菜成了精》這個繪本,孩子們閱讀時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一個說:“蔬菜水果,真奇妙啊!”“奇妙在哪里呢?”“哦,我可以畫,也可以粘貼出一個大大的水果出來?!薄拔液蛬寢屓コ匈I水果?!薄澳姆N水果輕?哪種水果重?”……閱讀過程中,孩子們對水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暢想各種游戲玩法。由此出發(fā),為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邀請孩子們參與游戲的設計,如教師提出讓大家圍繞“蔬果”設計游戲,孩子們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設計了“比輕重”的科學區(qū)域游戲;有的孩子則設計了“果蔬變變變”的藝術區(qū)域拼圖游戲;有的孩子則設計了“我和媽媽去超市買水果”的表演游戲,等等。就這樣從孩子喜歡的游戲方式出發(fā),生成了一系列的自主游戲,推動了幼兒自主探究性學習。
三、跟蹤幼兒發(fā)展,不斷生成新的游戲
游戲本身就具有生成的特點,因此在幼兒每一次游戲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并從幼兒發(fā)展的需求出發(fā),確定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然后由此出發(fā)設計新的游戲課程,通過新游戲幫助幼兒創(chuàng)造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如,在“天天鍛煉身體”好的主題活動中,在健康領域課程里,我們設計了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白咂胶饽尽钡挠螒?,這個游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提高他們的身體協調性,但是幼兒間是存在著不同差異的,我們應該從他們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為他們設計不同的游戲,促使他們富有個性地發(fā)展。通過跟蹤幼兒游戲行為,教師發(fā)現小青平衡能力較差,但是通過反復的訓練,他的平衡感有所增強,而且他好像對雙手持物走平衡木非常感興趣,為此,教師又從他的興趣與需要出發(fā),設計了“雙手持物走平衡木”的新游戲,到最后發(fā)展為“頭頂頂物”的游戲,通過一步一步推進,在不斷生成的新游戲中,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有效提高了游戲的質量,促進了幼兒的發(fā)展。
瑞吉歐教育理論堅持幼兒本位,要求教師關注、追隨、支持與引導幼兒的學習興趣,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在師幼充分互動的過程中促進幼兒發(fā)展,不斷生成課程,促進課程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傳統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具有高度預設的特點,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幼兒的“學”,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對于生成性游戲課程的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本文能為教育同仁開展相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陳冰毅.結合幼兒思維 開展幼兒活動——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途徑[J].名師在線,2018(35):45-46.
[2]蘇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一日活動分析[J].才智,2018(2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