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利 劉穎新 鄒艷 張仕濤 馮化娟 洪碩 陳龍
摘 ?要:目的:了解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學生軀體亞健康現(xiàn)狀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學校制定合理的健康指導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整體隨機抽樣法抽取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在校生1062名發(fā)放《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MSQA)》,并自填問卷調查,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多元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1043名醫(yī)學生中,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檢出率為20.8%,不同生源地、不同院系及是否獨生子女的學生亞健康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按時吃飯情況、手機使用時間、熬夜和體育鍛煉時間是高職高專醫(yī)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高職高專醫(yī)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比例較高,建議高校針對相關影響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改善學生亞健康狀況。
關鍵詞:高職高專 ?醫(yī)學生 ?軀體亞健康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86-04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physical sub-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chool to formulate reasonable health guidance. Methods:A total of 1062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and grades in 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sampling and MSQA were distributed.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SPSS 22.0 software. Results: Among 1043 medical studen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ub-health was 20.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health detection rates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laces of orig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whether they had only one child or no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regular meals, mobile phone use time, sleep after 23 o'clock and physical exercise time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b-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clusion: The sub-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more seriou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forward feasibl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b-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dical students; Subhealth of body; Influence factor
亞健康是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tài),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它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1]。大學生處在心理生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由于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和學習、就業(yè)等帶來的壓力,常常會導致大學生群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如果不加以關注會進一步導致身心疾病的發(fā)生。此外,未來的職業(yè)特點要求醫(yī)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本研究以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不同專業(yè)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以陶芳標教授編制的《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為基礎,了解高職高專醫(yī)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大學生亞健康的預防和干預提供科學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2017級(大一)到2018級(大二)在校生為研究對象,按年級進行分層,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共抽取1062名在校生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
1.2 方法
參考陶芳標[2]等編制的《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 (MSQA)》,該問卷由軀體亞健康和心理亞健康2個部分組成,本研究采用軀體亞健康問卷部分,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調查。MSQA按癥狀持續(xù)時間共設置了6個評定級別,從沒有或持續(xù)不到1星期至持續(xù)3個月以上。根據(jù)相關研究,判定為亞健康癥狀的標準為某一項目持續(xù)時間達1個月以上,以軀體亞健康陽性癥狀數(shù)2作為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劃界標準[3]。
根據(jù)青年學生特點結合引起亞健康的可能相關因素,自擬調查問卷的“一般情況”部分包括:性別、年級、所在院系、是否獨生子女、是否班干部、月生活費、生源地、有無男(女)朋友、是否經常吃水果蔬菜、是否按時吃飯、是否吸煙、是否飲酒、是否在23點后入睡、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學習壓力、體育鍛煉情況等。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對軀體亞健康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4 質量控制
問卷調查前,課題組對調查人員進行了培訓,并對被調查者進行填寫指導,確保填寫內容的完整性和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發(fā)放調查問卷1062份,回收問卷1049份,回收率98.8%,有效問卷1043份,有效率為98.2%。其中,男生210(20.1%)名,女生833(79.9%)名。大一學生697(66.8%)名,大二學生346(33.2%)名。
2.2 軀體亞健康檢出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人數(shù)1043人,處于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有217人,檢出率為20.8%。經比較發(fā)現(xiàn),康復保健系和臨床醫(yī)學系學生軀體亞健康檢出率較高(P<0.01),獨生子女高于非獨生子女(P<0.05),城鎮(zhèn)生源高于鄉(xiāng)村生源(P<0.05),結果見表1。
2.3 軀體亞健康影響因素
本文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對高職高專醫(yī)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況的影響。其中,以軀體亞健康狀況為因變量,以性別、年級、獨生子女情況、是否班干部、生活費、生源地、有無男(女)朋友、是否常吃水果蔬菜、吃飯習慣、吸煙情況、飲酒情況、睡眠時間、手機使用情況、學習壓力、體育鍛煉情況15個因素為自變量 (見表2),考察對大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況的影響。結果顯示:23點后入睡、按時吃飯情況、體育鍛煉時間和手機使用時間是軀體亞健康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見表3)。
3 ?討論
亞健康狀態(tài)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個體因素都直接影響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對產生亞健康狀態(tài)的相關因素進行及時干預,對疾病的預防和人體機能的恢復都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問卷的結果顯示,社會人口學特征中的性別、年級對軀體亞健康的發(fā)生率沒有明顯差異,這與之前的相關研究略有不符[4]。原因可能與不同地區(qū)、不同院校等外界因素有一定關聯(lián)。不同院系中,臨床醫(yī)學系和康復保健系學生軀體亞健康檢出率明顯高于藥學系和護理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可能原因,三年制的臨床醫(yī)學和康復保健系學生在學歷和能力水平上遠遠沒有達到社會大環(huán)境對未來醫(yī)生的要求,就業(yè)范圍主要面向鄉(xiāng)村衛(wèi)生院、城鎮(zhèn)診所等,個人期望與現(xiàn)實就業(yè)情況之間的差距較大,就業(yè)的壓力和對前途的擔憂,極易導致學生產生焦慮感,這也可能是這2個院系學生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檢出率較高的主要原因。與之相反的是,護理系與藥學系學生在就業(yè)范圍上選擇面較廣,就業(yè)率也較高,這也可能是軀體亞健康檢出率較低的重要原因。此外,在亞健康檢出率上,獨生子女高于非獨生子女,城鎮(zhèn)學生高于鄉(xiāng)村學生,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與獨生子女及城鎮(zhèn)學生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均過高,家庭的環(huán)境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孩子產生焦慮感,長期的焦慮狀態(tài)也是亞健康產生的重要原因[5]。
在導致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產生的影響因素中,23點后入睡、不按時吃飯、沉迷手機以及缺少體育鍛煉是亞健康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大學生過集體生活過程中,因宿舍同學之間生活習慣不同,且缺少父母家人的管教,熬夜、沉迷手機的情況很普遍,睡眠時間的缺失是影響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因素。高職高專醫(yī)學生在學制上一般為3年,因此,課程較多,有一定的學業(yè)壓力。同時,沉迷手機更是導致熬夜現(xiàn)象產生的“罪魁禍首”[6]。研究表明,沉迷網絡對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均有影響[7]。睡眠質量與大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存在較高的關聯(lián)[8]。熬夜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次日早晨起床較晚,如果次日第一節(jié)有課,熬夜的學生就很難按時吃早飯,這都導致了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缺少體育鍛煉也是產生軀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對改善大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9],它能快速消除疲勞, 促進大學生個性發(fā)展, 有效改善“軀體亞健康”癥狀[10]。
4 ?對策與建議
高職高專醫(yī)學生的亞健康狀態(tài)不容忽視,相關研究表明,按時吃飯和體育鍛煉是亞健康狀態(tài)的保護性因素[10]。學校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積極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弱化學生空閑時間手機的使用頻率。此外,學校應重視體育鍛煉對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改善的積極作用,盡量克服早晨跑操、升旗儀式等活動給學生帶來的睡眠不足等問題。學生自身也要盡量做到按時吃飯,多吃蔬菜水果,并且減少吸煙、飲酒等不良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 張磊,于杰,劉迎迎,等.亞健康狀態(tài)的評價模型構建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9,18(5):15-19.
[2] 陶芳標,胡傳來,孫業(yè)桓,等.我國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的編制與應用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8,12(4):309-314.
[3] 徐長恩,王若蛟,郝加虎,等.大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新劃界標準的應用[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12):1423-1425.
[4] 林榮金,陳偉鵬,顏曉萍,等.高職醫(yī)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及影響因素分析[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9,25(2):26-29.
[5] 賈改珍,周國輝,林林.煙臺市醫(yī)學生亞健康流行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4,37(1):36-38.
[6] 席俊彥,庾鎮(zhèn)藩,楊瑩,等.湘南地區(qū)某高校新生亞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7,19(2):59-63.
[7] 黃力偉,黃文博,王劍平,等.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睡眠質量的關系[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68-70.
[8] 周忠玲,伍曉艷,萬宇輝,等.高職大學生睡眠質量與亞健康狀態(tài)關聯(lián)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4):610-612.
[9] 陳佩輝,林彥蕓.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鍛煉對改善大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7,40(6):68-70.
[10]龍志偉.淺談體育鍛煉對改善人體亞健康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1):6-7.
[11]穆可,宋振中,馬迪,等.2016年陜西省某醫(yī)學院大學生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J].職業(yè)與健康,2017,33(23):3292-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