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摘?要:青春期的很多學生都表現出對異性的向往,他們在面對異性同學的友誼時,會有一部分學生將這種友情與朦朧的愛情混淆。此時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會將友情輕率地發(fā)展成愛情,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校開展了課余活動,為同學間的相互交往搭建了一個平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打破高中生理健康教育課低效的困局。
關鍵詞:生理健康;教育;課余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1-042-1
未成年人除了需要科學、正確的性知識以外,更需要的是性心理指導和性倫理、性道德的引導。然而,我們并沒有主動給孩子做太多的這方面的教育。我們認為,生理健康教育重在實用,而不是紙上談兵。只有把生理健康教育與青少年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進行,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鑒于這種思考,我校創(chuàng)建了“課余活動”。
一、開展課余活動的意義
課余活動是在學校的組織指導下進行的一種交往活動,它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集體的交往方式,滿足了學生異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在活動中,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形成組織,為了完成某一項任務,增進彼此溝通和交流,同時參加活動的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得到異性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證明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地位,獲得異性較高的評價。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學之間彼此建立一種由不熟悉到熟悉的交往形式。在逐漸增加的交往時間和擴大的交往空間中,學生熟悉既有同性又有異性的世界,在活動中證實異性對自己的看法,比較同性和異性對自己看法的差異,縮小差異。掌握異性交往的規(guī)范、準則。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判斷力、責任感和自信心,塑造適合的性別形象。課余活動為學生異性交往提供了適宜的場所,為學生情感宣泄找到了一條途徑,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提供了平臺,達到了潛移默化的生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在課余活動中,學生有直接動手的機會,在其親自參與、組織、設計的各項實踐中,學生提高了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異性交往的技能和性健康價值觀念獲得很大的發(fā)展。
課余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社會化。課余活動由于強調學生自主參與、自愿組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個性。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才能得到了施展,學生的獨立性、責任心、參與意識等也進一步發(fā)展。有人認為“交往和社交策略尤其可以通過參與課余活動而獲得”,校內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在這里,學生漸漸習得一些成人社會的行為,同時,學生還要解決一些與同伴相處的問題,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從童年向成人轉化。
二、開展課余活動的方法
1.找出問題的切入口
我們分別從高一、高二年級學生的課余活動入手,根據“中小學性健康教育大綱”學段有關內容,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課余活動,以潤物細無聲地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積極、陽光的自我形象,體會男性美和女性美,以及恰當的異性交往方式。
2.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1)前期調查,通過問卷調查法(面向學生)、訪談法(面向學生和班主任)來收集信息,了解學生目前對自我形象、異性交往、性沖動等相關的問題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
(2)開展適合高中學生的集體活動,如校園集體舞、健美操、腰鼓、街舞、踢踏舞、美術班、管樂隊等活動,引導學生培養(yǎng)積極陽光的男性美、女性美,同時促進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
青春期是生理發(fā)育突飛猛進的階段,是性成熟期,是決定一生的體質、心理和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對于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準備,迎接人生的這個重要階段。要引導學生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識,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發(fā)展的必然性,減少好奇心。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將注意力從對性的關注轉移到其它有益活動上,如遠走、閱讀、交友、鉆研課本,避免不良刺激。適時開展生理健康教育講座,把學生在活動中的感悟、遇到的困惑,加以積極的引導,提升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將活動加以升華。
(3)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并舉。
心理健康教育對處于青春期身心發(fā)展迅速的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有效學習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習效能;培養(yǎng)合作精神,增強溝通能力,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區(qū)分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進一步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自覺矯正不良心理與行為,樹立自信心,建立堅強的意志品質;在充分正確評價自身和分析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yè)志向,做好升學或就業(yè)的心理準備,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來促進學生生理健康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生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農村中學要積極開展生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生理健康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家長要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生理健康成長,才能對學生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正珍.生理學進展:體力活動不足生理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08).
[2]李淑媛.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影響因素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6).
[3]向劍鋒.國際青少年體力活動及其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現狀述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8(01).
(作者單位:常州市武進區(qū)橫山橋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2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