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指導下,專家們提出了中學英語的有關教學目標。而思維品質主要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在批判、邏輯以及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表現(xiàn)。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的比重較大,對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英語閱讀教學要在提升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語言能力的同時,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本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依據(jù)。對閱讀教學的方案進行創(chuàng)設,使其可以實現(xiàn)對初中生思維品質的良好培養(yǎng)。本文以一節(jié)閱讀展示課為例,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進行了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7B 教材第二個模塊Wonderful things 的第二個話題。本單元的話題是戶外運動。而Reading 選自于Alice in Wonderland 中的Down the Rabbit Hole,故事生動有趣。在過去時的語言情境中,學習者能夠和教材的主角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與溝通的欲望。同時該篇閱讀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學好該篇閱讀材料,有助于樹立學生的單元主題意識,同時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學生分析 本單元的話題是outdoor activities,此話題學生在小學階段有所接觸,同時也有較多的實際生活經歷和感受。而本課時的話題是down the rabbit hole,選自《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的故事,學生有著強烈的閱讀興趣。本單元雖然詞匯有所增加,不過故事情節(jié)有趣,在進行教學時,學生的主動性可以得到激發(fā)。然而,由于學生對故事并不熟悉,加上童話故事的特點決定了閱讀教學不能用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而是要注重其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挖掘。因此,童話閱讀教學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閱讀過程中感受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的方法,感知閱讀的收獲。
3.教學目標 結合學情及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設置:
在學習了本課之后,學生要達到的目標為:
(1)借助關鍵詞以及圖片等對故事的語境進行猜測,掌握短語和詞匯,對一般過去式和動詞的過去式充分理解,閱讀文章后,能夠對有關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的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拓展。
(2)通過對閱讀任務的設計,使學生可以快速的找準關鍵詞,對故事中的邏輯能充分理解;結合關鍵詞匯和圖片,對故事能夠簡單的復述,同時可以進行模擬;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中的語言美。
(3)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閱讀英語的主動性。
1.讀前導入——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1)介紹名著的背景知識。
(2)閱讀故事之前,先對主人公進行介紹,利用新單詞的圖片讓學生學習hole 這一新的詞匯,引導學生對兔子和愛麗絲之間的故事進行猜測。
設計意圖:為學生補充該故事的一些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在正式閱讀前做好預讀工作,有利于學生加強對整個故事的了解以及確定本課時閱讀的目標或任務,從而為不熟悉本故事的學生掃清了一定的閱讀障礙。讓學生通過圖片預測故事情節(jié),可以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從不同的角度預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為下一步的閱讀做好準備。
2.讀中理解——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
(1)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找出故事發(fā)展的地點、時間、起因、經過、結果,從而帶領學生理清故事大意和基本結構。
(2)了解故事場景的變化。圍繞Setting,Time,Meaning 這三個方面,完成對應的信息。
設計意圖:教師帶領學生略讀文本,概括篇章大意,獲取文本主旨和基本框架,從而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焖贋g覽課文找出文章的幾要素,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還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找尋關鍵信息的效率。此外,根據(jù)地點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從框架入手,能幫助學生形成對故事情節(jié)的初步認識,也對進一步閱讀故事充滿期待。
(3)閱讀第三段,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將圖片按照正確順序排列。
T:Can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s?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過尋讀完成句子的排列順序,使其掌握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引導了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分析、判斷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將原有文本形成完整的邏輯通順的文章,以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
3.讀后運用——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主人公Alice 進行評價并給出理由。隨后,各組派代表陳述觀點。最后,教師給出自己的見解。
T:Please comment on Alice.
T:What points of view in the story support you.
I think Alice is...because...
設計意圖:通過對Alice 這一人物進行評價,既可以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可以進一步樹立學生的品行觀。由于不同的學生對Alice 有不同的見解,在小組交流過程中,不同的觀點進行碰撞,學生在交流和質疑的過程中,深挖了文本,也鍛煉了思維的批判性。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的學習中,閱讀在其中占據(jù)的比重較大。在進行這一模塊的教學時,教師應提高對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視。思維與語言學習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核心地位,以教材閱讀文本為基礎,精心備課,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的設置活動,使學生在語言方面有所提升,進而強化思維品質,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