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要加大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通過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積極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主要激勵措施有:期望、表揚、反饋激勵、成功激勵、重視學生自評和互評。
打破舊有教學模式,引進探究、情境、實驗等多種新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愉快教學中達到教學目標。
1.引入探究式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 在上《陸地上生活的動物》一課中,引導學生探究“蜓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先提出問題“蜓蚓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身體結構有什么特征?”引起學生觀察思考,再引導學生將虹蚓放置在硬紙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體上進行實驗。讓學生自己分析得出虹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的結論。最后還可以提問“活動結束,我們?yōu)槭裁匆獙⒑珧痉湃氪笞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實驗過程中,人人有事干,個個有收獲。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他們當然會興趣濃厚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
2.加強演示實驗教學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學生正是因為愛實驗才愛生物學的 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好課堂演示實驗,上好學生實驗課。如教學《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礎單位》時,可以充分利用顯微鏡,組織課堂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植物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將微觀世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還將學生帶進實驗室,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觀察洋蔥鱗片表皮細胞的結構。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時時有興奮和滿足的心理體驗能滿懷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動植物的細胞會是什么樣的呢?”“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創(chuàng)新演示實驗,增加設計實驗,布置家庭實驗,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產(chǎn)生研究生物現(xiàn)象的強烈欲望。
3.利用多種媒體直觀教學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學中,能合理地使用實物、模型、錄像及課件等多種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其中,計算機輔助教學集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xiàn)功能,更能讓學生跳出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時,應用多媒體教學,就能直觀地將人體的器官形象地、動態(tài)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足以引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采用情境教學,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在教“營養(yǎng)繁殖”時,可設計這樣的情境:有人種了一棵蘋果樹,上面結了許多蘋果,竟然有不同的外觀和色澤,吃起來口味也不同,這個人是怎樣種出這棵與眾不同的蘋果樹的呢? 引導學生帶著饒有興趣的問題去閱讀“營養(yǎng)繁殖”,學生會積極思考,認真在書中尋找答案,必然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又例如:授“蒸騰作用”之前,先提問:“大家都知道,種莊稼是要澆很多水的。有人統(tǒng)計過,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 千克水分。大家想想,植物吸收這些水分有什么好處?”如果學生能想到是用于生命活動,那就提供另一個題材:“據(jù)統(tǒng)計,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種生理活動?!边@樣,必然引起學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 經(jīng)過討論猜測,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轉變成了其他物質,如形成化合物;二是被重新排放到了植物體外。問題又來了,“這些水分不是被浪費了嗎? 植物為什么不少吸收點水分呢”。這樣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設疑、釋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利用有趣的語言 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氣氛 在講授教學重點、難點時,可以穿插一些與教材有關的成語、兒歌、謎語,還可以進行搶答競賽等形式的活動。如講植物果實和種子時,用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白胖子”來說明花生果實、種子的特點。又如:在講變態(tài)發(fā)育一節(jié)時,用謎語:“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來說明兔的形態(tài)特點|生活習性、特點和運動方式。小這樣,既緊扣書本知識點,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使課堂教學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進行。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如能不斷地創(chuàng)造愉快教學的氛圍,激發(fā)、提高、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啟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打開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大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自覺地學習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學素養(yǎng),適應生物科學技術新時代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