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敏
(清鎮(zhèn)市婦幼保健院 貴州 清鎮(zhèn) 551400)
新生兒黃疸指的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導(dǎo)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上升,進而引發(fā)皮膚以及鞏膜發(fā)生黃染癥狀。大多數(shù)黃疸患兒病癥可自行消退,而有些患兒的病情發(fā)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能會造成患兒嚴重高膽紅素血癥,對患兒聽力、智力、發(fā)育等均會造成不良影響。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本院分娩的黃疸新生兒共8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中藥藥浴聯(lián)合小兒推拿在黃疸新生兒治療中的應(yīng)用方式以及效果進行詳細探究。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本院分娩的黃疸新生兒共8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40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220例,女180例;患兒胎齡在37+3~42周之間,平均(39.1±0.5)周;患兒出生體重在2580g~4100g之間,平均(3270.3±250.3)g。觀察組患兒中,男210例,女190例;患兒胎齡在37~41+4周之間,平均(39.5±0.68)周;患兒出生體重在2700~4000g之間,平均(3150.4±320.3)g。納入標準:符合《實用兒科學(xué)》中關(guān)于新生兒黃疸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均符合黃疸特征,患兒家屬知曉本次研究概況且同意參加研究。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患兒,排除合并感染的患兒,排除已經(jīng)接受其它治療方案的患兒。
1.2.1 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患兒,不采用干預(yù)措施,當患兒黃疸值明顯提升,并且達到藍光治療指證時,要求患兒住院進行藍光治療。
1.2.2 觀察組 對于觀察組患兒,當患兒經(jīng)皮黃疸值稍高于正常值時,對其采用中藥藥浴聯(lián)合推拿治療方案,當治療無效后,轉(zhuǎn)用藍光治療方案。中藥藥浴:選用《傷寒論》中的“茵陳蒿湯”,組方包括茵陳嵩、梔子、大黃、蒼術(shù)、厚樸、黃芩等,煎成藥湯,將200ml藥湯放入38℃溫水中,用藥液淋洗或浸浴全身20min[1],每天一次,7天一個療程。推拿:選擇清肝經(jīng)、補脾經(jīng)、運內(nèi)八卦、補腎經(jīng)、清胃經(jīng)、揉板門、清小腸等,分別各200~300次、分手陰陽30~50次、揪小天心200~300次、推三關(guān)200~300次、清天河水200~300次、揉豐隆50~100次、揉涌泉200~300次、揉脊柱10~20遍[2]。
在對兩組患兒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3d后,在早晨采集患兒靜脈血,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標進行測定和比較。在患兒出生72h~14d,對兩組患兒轉(zhuǎn)藍光照射率進行統(tǒng)計和比較。
對于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于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和n表示,并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指標統(tǒng)計如表所示,在兩組患兒治療前以及治療48h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改善情況差異不顯著(P>0.05),在對兩組患兒治療96h后,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
表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指標(,μmol/L)
表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指標(,μmol/L)
分組 n 治療前 治療48h后 治療96h后觀察組 400 285.8±62.3 227.1±44.8 209.6±32.9對照組 400 286.9±62.3 222.2±42.7 184.5±27.9 t - 1.2531 1.6324 5.3076 P - >0.05 >0.05 <0.05
在患兒出生72h~14d,觀察組中,有10例患兒轉(zhuǎn)用藍光照射治療方案,占2.5%(10/400),對照組中,有90例患兒轉(zhuǎn)用藍光照射治療方案,占22.5%(90/400)。
中醫(yī)認為,新生兒黃疸屬于胎黃”范疇,新生兒身體機能發(fā)育不成熟,在出生后容易受到濕熱外邪的影響,導(dǎo)致水濕內(nèi)停,痰蘊于肝膽,最終出現(xiàn)皮膚染黃癥狀。本文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本院分娩的黃疸新生兒共8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400例。對于對照組患兒,不采用干預(yù)措施,當患兒黃疸值明顯提升,并且達到藍光治療指證時,要求患兒住院進行藍光治療;對于觀察組患兒,當患兒經(jīng)皮黃疸值稍高于正常值時,對其采用中藥藥浴聯(lián)合推拿治療方案,當治療無效后,轉(zhuǎn)用藍光治療方案。對兩組患兒血清指標以及藍光照射率進行統(tǒng)計和比較。在本文所用中藥藥浴組方中,茵陳嵩為君藥,具有清濕退熱的作用,另外,梔子、黃芩、蒼術(shù)為臣藥,分別具有清肝瀉火、清熱利濕以及健脾燥濕的作用,而大黃、厚樸為佐藥,可泄熱逐瘀,通利大便。患兒在泡浴治療中,藥液可經(jīng)皮膚吸收,促進患兒血液循環(huán),改善腸蠕動功能,減少膽紅素肝腸循環(huán)。另外,通過對患兒采用推拿治療方案,可達到平肝瀉火、鎮(zhèn)驚熄風以及解郁除煩等功效,可加快患兒黃疸癥狀的恢復(fù)[3]。
在兩組患兒治療前以及治療48h后,兩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改善情況差異不顯著(P>0.05),在對兩組患兒治療96h后,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濃度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P<0.05)。在患兒出生72h~14d,觀察組中,有10例患兒轉(zhuǎn)用藍光照射治療方案,占2.5%(10/400),對照組中,有90例患兒轉(zhuǎn)用藍光照射治療方案,占22.5%(90/400)。由此可見,對于新生兒黃疸患兒,采用中藥藥浴聯(lián)合小兒推拿早期治療方案,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藍光照射率,值得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