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寧
(惠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廣東 惠州 516025)
一個企業(yè)想要快速穩(wěn)定健康地發(fā)展,團隊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團隊精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1]。2020年初爆發(fā)的新冠疫情,使學生一學期無法返校上課,都在各自的家中,團隊建設課程教學如何開展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為了滿足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本校教學團隊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嘗試,找到一套適合線上團建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一學期下來,課程受到了學生的好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線上團建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門課程設計了四階的課程模式,即“破冰—磨合—融創(chuàng)—升華”四個階段。結合OBE 教育理念的要求,設定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如下:
(1)破冰階段:能快速了解、熟悉團隊內其他人,準確地叫出其他人的姓名,說出其特征和興趣愛好,融入集體。
(2)磨合階段:了解團隊成員不同的個性,找到團隊沖突的根源及解決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相互默契配合開展團建活動,為團隊爭得榮譽[2]。
(3)融創(chuàng)階段:能根據團隊成員不同的個性特點、能力差異進行明確的分工,了解不同的團隊角色應承擔的職責、履行的權力,掌握團隊成員間溝通與協調的方法和技巧;能對團隊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性建議,提升團隊執(zhí)行力。
(4)升華階段:在活動中樹立大局意識、協同合作精神和服務精神,對團隊忠誠。
“破冰—磨合—融創(chuàng)—升華”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相應的理論教學內容和活動教學內容。理論教學內容通過錄制微課、教師授課視頻等上傳至藍墨云班課,供學生隨時反復學習[3]。活動教學內容部分,因受疫情影響,學生無法返校,無法聚集在一起開展活動,只能通過線上來完成。下表中的活動教學內容,實現和線下團建活動一樣的效果,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樹立了團隊合作意識。
表1 線上團建活動教學內容設計
破冰 1.制作班級音樂相冊由課代表挑選出20 張班級的團隊合影,制作音樂相冊勾起學生對班級的美好回憶,拉近因疫情阻隔的距離2.夸夸你的同學通過藍墨云班課的直播,每個同學都至少發(fā)言一次,真心實意地夸贊班里的某個同學。教師選出好的評價,給予經驗值獎勵由心夸贊、感激身邊人,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并讓學生感受到團隊鼓勵的力量3.來, 喝茶 以小組為單位,打開手機微信的視頻對話功能,在線拉近因為疫情不能在一起的同學,從最初一個喝茶假裝遞給下一個,下一個根據方向對應,接杯子喝茶再換下一個,全程錄屏記錄,最后后期剪輯,記錄不一樣的春節(jié),不一樣的感情交流培養(yǎng)團隊的默契度和親密度磨合 1.根據信息找對人課前全班同學根據老師的模板寫一段描述自己的話,老師抽取10 名同學的信息并刪除其姓名,全班同學根據信息找出對應的同學。深入了解團隊成員不同的個性,培養(yǎng)主動與合作意識2.寵愛手勢舞以小組為單位,規(guī)劃好統(tǒng)一的手勢動作,用同一首音樂,打開相機,進行視頻錄制,錄制完成后,發(fā)送給負責后期制作的成員,將視頻后期拼接在一起。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在活動中發(fā)現團隊問題,培養(yǎng)默契,增強團隊凝聚力
融創(chuàng) 1.合唱一首歌通過藍墨云班課的輕直播,每組分別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由組內一個同學起頭,然后組內同學接龍,完整的唱出一首歌曲。要求組內每個同學都要參與,每人最多唱3 句,但不能連著唱3 句。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1.考驗組內同學的合作默契度及個人是否愿意主動承擔任務2.在疫情期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搶歌名大賽課前全班同學每人通過一分鐘視頻記錄推薦一首歌曲,老師隨機抽取10 段音樂視頻播放,各組搶答說出歌名,答對多者為勝相互合作,為團隊爭得榮譽升華 1.由各小組設計、組織活動1.小組自行設計活動,寫好活動方案,組織實施。2.參與活動的其他組對活動組織者進行打分、評價,提出改進的建議1.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策劃、組織好活動2.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與升華2.各小組對本組組織的活動進行總結、匯報PPT 匯報撰寫團建活動總結的推文
本門課程按教學安排,每周2 課時,按16 周設計,共32 課時。疫情期間,使用藍墨云班課和騰訊課堂兩種工具開展教學活動,學生之間通過微信群溝通聯系。通過騰訊課堂直播,藍墨云班課輕直播、投票問卷、頭腦風暴、小組作業(yè)/任務、測試等形式,以案例教學、教師講授、小組活動等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在藍墨云班課中,共發(fā)布了56 個教學資源,組織了60 個活動(其中:測試7 個、頭腦風暴4個、輕直播/討論19 個、作業(yè)/小組任務29 個、投票問卷1 個)。
教學活動分小組進行。每班分成了5 個小組,主要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期末由教師和科代表評出“最具有團隊精神獎”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學過程按PDCA 循環(huán)進行。PDCA循環(huán)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整個循環(huán)主要包括四個階段: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PDCA 循環(huán)體現在每一單元的教學活動中,也體現在每一次團建活動中。對于每一單元教學活動來說,作業(yè)任務的設計、布置是計劃(Plan)階段,作業(yè)的完成是實施(Do)階段,評分、總結匯報是檢查(Check)階段,處理(Action)是根據檢查反饋的情況在下一次進行修正。對于每次團建活動來說,也是一個PDCA 循環(huán)的過程。如在升華階段,全班五個小組按抽簽順序自行設計(Plan)、組織在線團建活動(Do),其他小組在活動結束后要對該小組進行打分和提出改進建議,老師進行點評(Check),學生借鑒本次活動的經驗教訓,設計組織好下一次活動(Action)。
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課堂出勤率、作業(yè)和測試利用了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考核評價。團隊精神,既是一種精神境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一種方法。在本門課程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活動實現,故課堂表現、活動貢獻率設置了較高的比例,這兩部分的考核評價由組長、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定。課程學習總結、匯報是對學習成果的進一步升華,也設置了較高的比重,由教師和各小組組長組成評委小組進行打分[4]。
疫情期間,雖然學生在各自的家中,缺乏監(jiān)管,但通過有趣的活動,精心的課程組織,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高漲,活動平均參與度為92.61%。
本人所帶的班級學生中,51 人為優(yōu)秀,1 人為及格,優(yōu)秀率達到98.08%。
期末通過對6 個班級的283 名學生進行不記名網絡問卷調查,80%的學生表示很喜歡團建課。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團隊協作精神、服務精神得到了培養(yǎng)。如在升華階段,五個小組分別設計了“看圖片找不同”“看圖猜成語”“猜美食”“成語接龍”“分類詞語搶答”等活動。五輪活動下來,通過持續(xù)改進,學生設計、組織開展活動的能力大大提高。最后一個小組不但按要求設計、組織好了活動,而且事先有預案,對活動中出現的突發(fā)情況能處理自如,學生的應變能力、化解危機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一學期下來,班主任反饋說學生的關系比原來融洽了,班級更加團結了,班級凝聚力也提高了[5]。
本文結合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情況,基于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OBE),“反向”設計了課程目標,根據目標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知識、能力培養(yǎng)要求,確定課程教學方法。在有效保障的基礎上,通過多元評價,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達成情況。并根據PDCA 循環(huán),形成教學反饋與改進措施,動態(tài)調整保證教學效果。為線上團建課程的開展提供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