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東 鄭飛 趙海湖
摘要: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卷起了一股開發(fā)外語在線教育App的浪潮,尤其是詞匯學習軟件。文章通過引介移動應用軟件Quizlet,對商務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開展移動技術輔助詞匯教學的實驗研究,以探討Quizlet對英語詞匯習得的有效性。結果發(fā)現(xiàn):基于Quizlet的詞匯移動教學方式對學習者的詞匯習得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記憶詞匯的中文意思方面具有較長期的保持效果;學習者對移動教學輔助詞匯習得給予了正面的評價。最后提出建議,以進一步改善Quizlet在英語詞匯移動教學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移動教學;Quizlet;大學英語;詞匯習得;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9.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8454(2020)04-0093-04
一、引言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App在外語教學中被廣泛使用,移動技術輔助外語教學(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簡稱移動教學)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國內(nèi)外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跟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移動教學打破了時空界限,靈活的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習動機和興趣得以提高,外語習得水平更加突出。
在移動技術輔助外語教學領域,學者們研究的焦點之一就是基于學習平臺的研究,即通過移動設備的強大功能來開發(fā)并推送學習內(nèi)容給學習者,改善語言學習效果。詞匯是構成英語的基本語言單位之一,在外語教學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多模態(tài)(Multimodality)學習認知理論和注意假設(Noticing Hypothesis)理論,利用Quizlet作為詞匯移動教學的平臺,在大學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旅游英語(1)》開展了為期6周的教學實驗,探討Quizlet應用于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助推移動軟件在詞匯教學的運用,幫助英語專業(yè)學習者提升識記單詞的效果,擴大詞匯量,并在其他英語課程推廣其輔助教學價值。
二、國內(nèi)外詞匯移動教學的實證研究
智能手機和移動技術的出現(xiàn)擴寬了詞匯教學的半徑,使得教學時空不再局限在傳統(tǒng)的實體教室,方式比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更加便捷,學習者可以自由支配學習時間。移動教學體現(xiàn)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詞匯習得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初期的手機輔助詞匯教學主要是使用手機的電子詞典功能[1],或者利用計算機SMS短信平臺功能,每天定時批量發(fā)送重點詞匯到學習者的手機,包括單詞的拼寫、釋義和用法[2][3],且學生對手機輔助學習單詞的方法都持有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然而,手機接送短信操作程序復雜,成本較高,接收的文本只具備單模態(tài)特征,學習界面不夠友好方便,導致學習者的學習熱情不高。
近年來,無線通訊技術掀起了一股開發(fā)手機教育類App的浪潮,尤其是英語詞匯學習軟件。在手機輔助詞匯教學準備階段,應該先選擇一款契合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的軟件,才能激發(fā)起學習者的興趣。例如,為了滿足專升本學生的考試需求,余珺琇專門選擇“拓詞”(Towords)軟件輔助教學[4]。武麗娜、劉永權開發(fā)了“成人學位英語單詞大沖關App”,按照考試大綱制定了高頻詞列表,每個單詞都有標注詞義、音標和固定搭配,用戶體驗調(diào)查表明該款App加強了成人的詞匯記憶力,提高了考試的通過率[5]。以上詞匯學習App設計都是以功利性的應試動機為導向,詞匯庫的單詞文本沒有經(jīng)過語境化(contextualization)處理,與日常課堂教學的生詞表不一定匹配,線上線下的內(nèi)容容易出現(xiàn)脫節(jié),輸入的詞匯量會受到限制,進而影響了學習者的詞匯習得水平。
三、基于Quizlet的移動教學
1.詞匯移動應用Quizlet
Quizlet是一款專門向用戶提供學習單詞卡的手機程序[6]。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登錄Quizlet官方網(wǎng)站(https://quizlet.com/)制作、編輯單詞卡,用戶在手機終端注冊后即可無限量免費下載學習集。另外,Quizlet的操作界面簡單,覆蓋單詞卡、學習、拼寫、配對、測試等五大功能(如圖1所示),每個單詞都配備形音義和語境化的例句,而且教師還可以添加系統(tǒng)自帶的圖像與目標詞匯匹配。跟其他應用軟件相比,Quizlet最顯著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實現(xiàn)線上線下教學內(nèi)容的無縫同步,即使在離線的環(huán)境下用戶也能反復學習,完成詞匯題庫的練習。
2.移動教學的理論支撐
Quizlet支持文字、圖片、聲音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了語言與非語言符號,具備典型的多模態(tài)特征,更能吸引當下以90后和00后為主的互聯(lián)網(wǎng)土著(Internet Natives)大學生。顧曰國認為多模態(tài)指的是人類通過多個感官如視覺、聽覺等跟外部環(huán)境進行互動,從而達到認識世界的目的,并提出了一個假設——“詞語加圖像一起學比單學詞語要學得好一些”[7]。根據(jù)雙重編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當人類大腦同時接收文字和圖像時,大腦的言語和視覺渠道分別對兩種信息同時處理加工,更有利于信息儲存和意義建構[8],如劉凌、秦曉晴研究了不同的詞匯呈現(xiàn)方式對詞匯習得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純文本的詞匯表基礎上,圖片、影像、動畫共同呈現(xiàn)的方式在詞匯的記憶和語言輸出方面效果顯著[9]。
如果說記憶力是熟記詞匯的關鍵,那么注意力則是影響學習者記憶力的重要因素。在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注意(noticing)是將語言輸入(input)轉換成吸納(intake)的充分必要條件[10]。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習者注意到了語言的詞匯、語法、句法特征時,才有可能將語言知識內(nèi)化,加強大腦加工處理信息能力。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講解過的單詞一般呈現(xiàn)在黑板、PPT或教材上,但畢竟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習者一下子難以把所有的單詞記住。如果教師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將重點目標詞匯提取出來上傳至移動學習平臺,供學習者下載到個人手機上,則會有助于強化學習者的注意力,提高詞匯內(nèi)化過程和習得水平。因此,移動教學就是將語言輸入逐漸轉化為吸納的途徑和過程。
四、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
為了驗證Quizlet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通過實驗研究法來探討移動應用Quizlet對大學生英語詞匯習得水平的影響。其中,在實驗組實施的是以Quizlet為平臺的詞匯教學方式,對照組以PPT作為主要教學手段,重在探討以下問題:①對照組和實驗組詞匯即時測試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②對照組和實驗組詞匯延時測試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③實驗組對基于Quizlet的詞匯移動教學方式的態(tài)度如何?
2.受試
受試一共包括商務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兩個自然班51名學生,其中實驗組23人,對照組28人。兩組的平均年齡為20.7歲,學習英語的平均年限約為11年。在實驗教學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參加了接受性詞匯水平測試(Second 1000 Level of Receptive Vocabulary Test)[11],題項的平均正確率分別為 50.83%和49.69%,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的詞匯量無顯著差異(p = 0.25 > 0.1)。
3.研究工具
(1)目標詞匯
本研究以《旅游英語(1)》課程的生詞作為目標詞匯。在認知負荷理論的視角下,移動教學的詞匯應該小規(guī)模呈現(xiàn)給學習者[12],所以研究者根據(jù)課程教學大綱的詞匯教學要求從教材《實用旅游英語》中確定18個未教過的生詞為目標詞匯(如表1),包括11個實詞和7個介詞及動詞短語,超過80%的生詞都屬于英文最常用詞匯表(General Service List,GSL)的高頻詞[13]。
(2)詞匯測試
詞匯測試由即時和延時測試組成,題型都是將目標詞匯翻譯成中文,前者旨在檢測受試的短期記憶,后者是檢測目標詞匯習得的滯留效應。為了減少重復測試的干擾,故而將兩次測試的詞序打亂[14]。其中,Unit 2的詞匯測試共8小題,Unit 3的測試共10小題,完成測試題的時間分別控制在3和5分鐘左右。
(3)基于Quizlet的詞匯移動學習情況調(diào)查
問卷內(nèi)容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題收集學生的個人信息(班級、年齡和英語學習的年限);第二部分4-6題調(diào)查學生利用Quizlet學習詞匯的情況,包括學習時長和對軟件的功能使用偏好等;第三部分7-9題旨在了解學生對基于Quizlet的詞匯學習的接受程度和總體評價。問卷要求在10分鐘之內(nèi)完成。
(4)實驗教學步驟
實驗教學共持續(xù)6周。在教學前,研究者向他們強調(diào)目標詞匯屬于期末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但不告知有詞匯后測任務。
實驗組的詞匯教學步驟:第一周在課堂上指導學生下載手機程序Quizlet和詞匯學習集(https://quizlet.com/class/4259671/),在線學習Unit 2的單詞和短語,并完成Quizlet平臺自動生成的測試題(如書寫、判斷題、選詞填空等),之后接受Unit 2的詞匯即時測試。課后學生自行復習鞏固在Quizlet未過關的詞匯。第三周接受Unit 2延遲測試,目標詞匯的順序與即時測試完全不同。第四周在課堂上自行學習Quizlet平臺Unit 3的目標詞匯,學習和測試步驟跟Unit 2一樣。第六周接受Unit 3延時測試,并在課堂上完成問卷。
對照組的詞匯教學內(nèi)容和進度與實驗組同步進行,唯一的區(qū)別在于接受傳統(tǒng)的PPP教學模式,即“講授(Presentation)—操練(Practice)—輸出(Production)”三步驟,主要是通過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方式向?qū)W生解釋詞匯的讀音和用法,再完成課本的選詞填空練習,學生在課后自主復習。
(5)數(shù)據(jù)分析
本研究的定量數(shù)據(jù)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2.0分析。根據(jù)三個研究問題,需要使用以下統(tǒng)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來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詞匯即時測試和延時測試的成績;統(tǒng)計問卷各小題的描述性數(shù)據(jù),包括頻率和平均值等。另外,針對問卷8-9小題的開放性問題的答案文本,使用內(nèi)容分析法進行定性分析。
五、研究結果與討論
1.兩組的詞匯測試差異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在即時測試的平均成績(M = 12.63)比對照組的得分(M = 13.23)略低,兩組的均值無顯著差異(p = 0.26 > 0.05),說明基于Quizlet的詞匯移動學習方式還沒發(fā)揮出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也反映出實驗組的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對新型的移動教學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陌生感,移動學習的習慣和認知建構尚未形成。反而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能吸引對照組學生的注意力,研究者對目標詞匯的直接講解加深了學生在詞匯的發(fā)音和意思上的短期記憶效果。
但經(jīng)過2周的自主學習之后,對照組的平均值從即時測試的13.23降到了延時測試的12.88,而實驗組的延時測試平均成績(M=16.15)比即時測試明顯提升了3.52分,成績呈現(xiàn)上升趨勢,并趕超了對照組的延時測試成績,兩者的均值差達到了顯著水平(p = 0.03 < 0.05),說明移動技術干預教學促進了學習詞匯的長期記憶效果。雖然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豐富了電子課件的詞匯呈現(xiàn)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但由于電子課件和教材不方便攜帶,限制了對照組學生的學習半徑和自由度。基于Quizlet平臺的移動學習可以將學習半徑從課室延伸至課外,為實驗組學生提供了碎片化學習的機會。
2.學習者對詞匯移動學習的態(tài)度
(1)學習情況
實驗組23人均提交了問卷。據(jù)統(tǒng)計,共有20人在Quizlet的學習時間是30分鐘-1小時/次,3人低于30分鐘,可見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愿意在課外花時間使用Quizlet在線學習單詞。根據(jù)使用頻率的高低,Quizlet的五大學習功能依次是:單詞卡>學習>測試>配對>書寫。教師將教材的目標詞匯輸入Quizlet平臺供學生下載單詞卡學習,屬于有意詞匯學習(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方式,因此教師在平臺編輯詞匯前可根據(jù)學生對以上五大學習功能的偏好程度,加強各個功能區(qū)的開發(fā),從而提高目標詞匯的曝光率。另外,學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依次關注的是單詞的拼寫、發(fā)音、意思、圖片和例句,說明注意詞匯的形音義三大要素非常符合學生學習生詞的規(guī)律。但例句的學習強度有待加強,這也可以反映出學生學習單詞的短板,即比較孤立地去死記硬背生詞的形音義,卻忽略了借助例句的語境學習目標詞匯,對詞匯的具體用法缺乏較為全面的認識。
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會促進教師線下教學效果。如以上研究結果顯示Quizlet的書寫功能和例句受到的關注程度最低。眾所周知,高質(zhì)量的語言輸出尤其是寫作和翻譯離不開詞匯的正確書寫和用法,所以教師應督促學生繼續(xù)加強這兩個功能模塊的學習,同時可根據(jù)學生在線學習詞匯的情況和效果查缺補漏,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開展針對目標詞匯的補償教學。
(2)認可程度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聽說讀寫譯等五項技能與學習者豐富的詞匯量儲備息息相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所有23位受試對詞匯學習非常重視,一致認為詞匯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18人贊成基于Quizlet的詞匯學習方式,5人更希望教師能夠延續(xù)傳統(tǒng)課堂的PPT講解方式。文本分析的結果如下:Quizlet具有泛在性和個性化的優(yōu)勢,即詞匯移動教學的時間地點不再局限在傳統(tǒng)教室,方式比傳統(tǒng)教學更加靈活方便,學習者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隨時隨地學習,更能體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亦有部分學生反映Quizlet有助于培養(yǎng)其學習自主性,人機交互的學習方式降低了他們的外語課堂學習焦慮情感;另外,個別學生認為以教師為中心的PPP詞匯教學模式雖然比較單一沉悶,不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難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可以及時提供有效反饋和建議,這也是Quizlet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最后,所有學生都認為Quizlet對詞匯學習有幫助,主要表現(xiàn)在目標詞匯的發(fā)音、釋義和用法等方面,這與上文關于學習者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結果是完全一致的。
六、結束語
經(jīng)過6周的實驗教學研究,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對照組和實驗組詞匯即時測試的成績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詞匯延時測試的成績有顯著差異;實驗組對基于Quizlet的詞匯移動教學方式持積極態(tài)度??傮w而言,基于Quizlet的移動技術輔助教學不僅擴寬了詞匯教學場所的維度,而且使學生實現(xiàn)了個性化學習,在促進學生的英語詞匯習得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緩解學習焦慮情感上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本實驗研究僅以18個目標詞匯為教學內(nèi)容,6周的實驗周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續(xù)研究應覆蓋更多的生詞并延長實驗周期,以期得到更加有說服力的結論。此外,綜合詞匯測試結果和問卷調(diào)查的定性數(shù)據(jù)來看,雖然移動教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勝一籌,但是兩者的優(yōu)缺點可以互補。
筆者提出兩點建議,以提高詞匯教學的質(zhì)量:①積極推行混合教學。跟其他詞匯軟件相比,Quizlet的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對教材的詞匯經(jīng)過語境化處理,使課堂內(nèi)外的教學內(nèi)容匹配,適時結合線上和線下、正式和非正式教學,將移動教學和課堂教學深度融合,踐行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②監(jiān)控在線學習過程。部分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游戲和聊天軟件的干擾。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嚴格監(jiān)控學生學習進度,要求學生在線完成Quizlet的詞匯測試之后,將分數(shù)截圖下來再反饋回給教師,提升移動學習任務的完成率。
參考文獻:
[1]Patricia Thornton,Chris Houser.Using mobile phones in English education in Japan[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5,21(3):217-228.
[2]Nadire Cavus,Dogan Ibrahim. M-Learning: An experiment in using SMS to support learning new English language word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9,40(1):78-91.
[3]楊麗芳.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2(4):54-58.
[4]余珺琇.英語詞匯移動教學在高校中的具體開展[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4,26(3):123-127.
[5]武麗娜,劉永權.成人學位英語APP移動學習教學設計與效能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6(7):20-25.
[6]Quizlet Inc. Quizlet: Company and Mission[EB/OL]. https://quizlet.com/mission.
[7]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tài)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
[8]Paivio A. Dual-coding Theory[EB/OL].https://en.wikipe dia.org /wiki/Dual-codingtheory.
[9]劉凌,秦曉晴.詞匯呈現(xiàn)方式對英語詞匯學習影響的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4(2):67-75.
[10]Schmidt R. W.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2):129-158.
[11]Nation I. S.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115-120.
[12]楊進中.認知負荷理論視角的移動課程教學設計原則[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3):86-90.
[13]Baumann J.& Culligan B. The General Service List[EB/OL].http://jbauman.com/index.html.
[14]李思縈,高原.移動技術輔助外語教學對英語詞匯習得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6(4):73-81.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