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娟
群文閱讀,即由一篇“升級”為多篇,在一個單位時間內基于課文去閱讀相關聯(lián)的多篇文章,實現(xiàn)向課外多方向的拓展、整合,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是全新的,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閱讀和寫作水乳交融,文章讀得多,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潛移默化的發(fā)展與提高。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我們應當以構建群文閱讀教學為契機,抓住時機指導練筆,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奠定寫作基礎
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應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為學生推薦符合他們興趣愛好的書籍,引導學生閱讀,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學習更多寫作技巧,開闊眼界,提高寫作能力。
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時,教師可以不限制寫作內容,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在四年級“聚焦人物描寫”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我為學生準備了《小兵張嘎》《鞋匠的兒子》《海軍將領鄧世昌》《莫泊桑拜師》等篇目,要求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運用掃讀、瀏覽的閱讀方法閱讀,重點把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運用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在小組內交流分析,體會作者筆下的人物性格特點。并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這幾篇文章的標題、人物、性格、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句子、描寫人物的方法,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寫人記敘文的寫法。最后,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人物描寫技巧,選擇一位同學或老師寫一寫,并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猜猜寫的是誰。這樣的教學活動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通過群文閱讀,學生收獲的不僅是閱讀的樂趣,還有對閱讀的感悟。學生就會產生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欲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滲透讀寫結合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群文閱讀有時就像走馬觀花一樣,他們找不到閱讀的方向,也理不清閱讀的思路。這就需要教師把寫作和閱讀結合起來,以寫作理清學生的閱讀思路,以閱讀積累寫作的素材和詞匯,幫助學生在閱讀文章中積累自己想要的寫作內容。寫作和閱讀相輔相成,在教學中,教師要將二者整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深入,也使寫作更具可操作性,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有目的地進行不同文體的對比學習,有的放矢地完成閱讀任務,全面推動寫作教學的發(fā)展。
《父愛之舟》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新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奇跡的名字叫父親》《背影》《父愛無涯》等篇目,讓學生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比較作者表達感情的寫作方法,說一說哪篇文章最能觸動自己。這樣一來,既立足于教材,又進行了拓展和提升,將課內外閱讀結合,提高學生欣賞文章能力的同時,也為寫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最后,開展“我會寫父愛”的讀寫結合活動,讓學生運用生花妙筆寫一寫,把閱讀過程中學到的表現(xiàn)手法融合到寫作中去,更深刻地表達文章的主題,豐富作文的內容。
三、增加語言積累,提高寫作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借助群文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知識,為以后的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一方面,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群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字句和修辭表達方式,學生都可以摘錄下來,在寫作中借鑒、運用,讓自己的作文更有文采。另一方面,學生文章閱讀得多了,就能領悟到許多的寫作技巧,如場景的描述,情感的抒發(fā)等,以群文閱讀促進學生自主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感受寫作的樂趣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比何拈喿x教學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多篇文章,因此,對閱讀方法的掌握至關重要。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高效的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和瀏覽三種閱讀方式,使他們懂得如何吸收文學作品的精華,提高閱讀效率。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勾畫出閱讀中的重點內容,把重點詞、句、段畫出來重點閱讀。學會摘錄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和詞匯,將閱讀到的內容整理和分析,把閱讀的內容加工成需要的形式,增加語言積累,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優(yōu)化群文選材,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恰當進行讀寫結合,博觀諸家,吸取眾長,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文思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