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薛 潔,姜 靜
(山東省青島市市立醫(yī)院,青島 266000)
肺癌是指發(fā)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其中位于段以下支氣管的癌腫被稱為周圍型肺癌。肺癌是目前全球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首位的惡性腫瘤,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發(fā)病呈現(xiàn)出低齡、女性、晚期病患增多的特點,預防和治療難度較大,影響了患者的生存狀況,因此臨床中應努力改善對患者的早期診斷效果,盡早給予有效治療,改善預后[1-2]。超聲造影技術能夠將實質(zhì)組織內(nèi)的微血管結構清晰顯示出來,臨床中已將其廣泛應用于多種臟器疾病的診斷中[3]。腫瘤標記物是指腫瘤細胞和組織由于癌基因及其產(chǎn)物異常表達而產(chǎn)生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和抗原,患者出現(xiàn)病變時,腫瘤標記物水平明顯超出正常參考值,因而對于腫瘤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標志作用[4]。本研究就超聲造影結合腫瘤標記物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性質(zhì)的診斷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研究,以期能為后期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現(xiàn)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238例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06例。年齡為18~82歲,平均(57.39±9.72)歲。病灶最大直徑為1.7cm~13.1cm,平均(6.04±2.55)cm。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胸部CT診斷為肺周圍型占位病變患者;②年齡≥18周歲的單側單發(fā)病灶患者;③病灶性質(zhì)不明確且無任何抗腫瘤治療的患者;④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未經(jīng)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的患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③六氟化硫過敏的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1.2.1 超聲造影采用彩色超聲診斷儀(型號:GE Logiq E9),頻率為3.5MHz-5MHz,C1-5探頭,采用SonoVue造影劑。由2名副主任及以上職稱且具有5年以上超聲造影診斷經(jīng)驗臨床醫(yī)生行超聲造影檢查。對照胸部CT所示病灶位置,首先對患者行彩色多普勒檢查和灰階超聲檢查,避開氣體和肋骨的遮擋,對病灶大小、邊界、形態(tài)、彩色血流、內(nèi)部回聲結構等進行觀察。調(diào)整深度和聚焦,將病灶清晰顯示出來,選取最大切面,進入造影條件,將機械指數(shù)固定為0.13。由肘正中靜脈團注法注射1.5mL造影劑,然后使用5mL生理鹽水沖洗,對病灶增強和廓清過程行動態(tài)觀察,記錄5min,每隔1.5min存儲一次DICOM數(shù)據(jù)。采用儀器自帶QLab軟件對動態(tài)圖像行定量分析,將病灶內(nèi)實行成為作為感興趣區(qū)域,繪制時間-強度曲線,以LDRW WIWO擬合曲線行擬合,計算AT、tAT、PI、RT、TTP、WIS、MTT、TPH。
1.2.2 腫瘤標記物患者行CT檢查后7d內(nèi)抽取其5mL清晨空腹肘靜脈血,離心取上層血清,按照試劑盒要求步驟行血清NSE(化學發(fā)光法)、CEA(化學發(fā)光法)和CYFRA21-1(免疫放射分析法)水平檢測,檢測時任一指標超過正常范圍即為陽性,NSE為0μg/L~25μg/L,CEA為0μg/L~5μg/L,CYFRA21-1為0μg/L~3.3μg/L。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和腫瘤標記物水平,并繪制ROC曲線,分析超聲造影表現(xiàn)和腫瘤標記物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性質(zhì)的診斷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繪制動態(tài)增強MRI時間-強度曲線各指標的ROC曲線,采用AUC評價各指標的診斷價值。
2.1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惡性組與良性組患者的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①兩組患者的MTT、TP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兩組患者的AT、tAT、PI、RT、TTP、WIS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組患者的T、tAT、PI、WIS高于良性組,RT、TTP低于良性組,見表1。
表1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
2.2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診斷價值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行ROC曲線分析,結果:曲線下面積最大的為tAT,且當其≥2.5s時,其特異性為86.0%,對肺周圍型惡性病灶具有最佳診斷價值,見表2。
表2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診斷價值
2.3 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惡性組與良性組患者的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兩組患者的血清NSE、CEA和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組患者的血清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組,見表3。
表3 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2.4 血清腫瘤標記物診斷價值血清腫瘤標記物行ROC曲線分析,結果:曲線下面積最大的為CEA,且當其≥4.36μg/L時,其特異性為71.7%,對肺周圍型惡性病灶具有最佳診斷價值,見表4。
表4 血清腫瘤標記物診斷價值
肺癌作為全球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臨床中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和治療是延長其生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措施[5]。近年來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逐漸應用于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和胸膜疾病的診斷中,但由于基波超聲本身性質(zhì)的限制,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僅能對病灶內(nèi)部形態(tài)學和回聲進行觀察,無法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jù)[6]。超聲造影能夠將臟器和病灶微血管灌注顯示出來,臨床中廣泛應用于對腹部、淺表器官的檢查中[7]。且已有研究指出[8]腫瘤標記物作為肺癌診斷的輔助手段,對腫瘤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于因存在壞死而造成超聲造影特征不明顯的病灶診斷具有較好的特異性。本研究就超聲造影結合腫瘤標記物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性質(zhì)的診斷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并獲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
正常肺組織由于含有氣體無法顯示超聲,超聲檢查僅能將肺外周占位病變和伴阻塞性肺不張的中央型占位病變顯示出來,且由于缺乏正常組織對照,臨床診斷準確率較低[9]。正常肺組織的血供主要由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提供,肺動脈攜帶靜脈血可行氣體交換,主動脈發(fā)出的支氣管動脈可提供動脈血以營養(yǎng)氣管、肺泡、肺血管、胸膜、肺間質(zhì)等肺組織,超聲造影中造影劑由肘靜脈注入后經(jīng)右心-肺動脈入肺組織-肺靜脈-左心-主動脈-主動脈分出支氣管動脈及其分支而進入肺組織,短時間內(nèi)即可通過肺呼出體外,因此造影劑最早會出現(xiàn)在肺不張組織、肺動脈供血病變組織和肺炎實變組織中[10]。已有研究指出[11],肺良性病變主要由肺動脈供血,肺惡性病灶多數(shù)是由支氣管動脈及其分支供血。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患者的T、tAT、PI、WIS高于良性組,RT、TTP低于良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行ROC曲線分析,結果:曲線下面積最大的為tAT,且當其≥2.5s時,其特異性為86.0%,對肺周圍型惡性病灶具有最佳診斷價值。這是由于肺惡性病灶增強通常較晚,且其內(nèi)含有大量吻合支和腫瘤血管,造影劑進入病灶后能夠快速彌散且達峰,TIC上升支陡直,峰值強度高,達峰時間較短[12]。NSE是由兩個亞單位結合而來的烯醇化酶,小細胞癌患者體內(nèi)水平顯著升高,是臨床常用診斷小細胞肺癌的標志[13]。CEA是人類胚胎抗原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來源于人體內(nèi)胚胎組織,屬于腫瘤抗原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夠促進腫瘤轉移,且肺癌細胞可直接產(chǎn)生CEA,因此CEA是臨床中最早診斷肺癌的腫瘤標志物[14]。CYFRA21-1是構成細胞骨架的一類中間絲狀物,其細胞角蛋白19在診斷惡性腫瘤中具有重要作用[15-1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患者的血清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血清腫瘤標記物行ROC曲線分析,結果:曲線下面積最大的為CEA,且當其≥4.36μg/L時,其特異性為71.7%,對肺周圍型惡性病灶具有最佳診斷價值。這提示我們血清腫瘤標記物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腫瘤標記物水平對肺周圍型占位性病變性質(zhì)均具有較佳的診斷價值,這提示我們二者聯(lián)合使用會具有更佳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