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未成年人 合適成年人 刑事訴訟
作者簡介:張?zhí)旌?,西北政法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35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的不成熟,在訴訟中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的知識貧乏、意識淡薄,加之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以下簡稱“涉罪未成年人”)往往在刑事案件的復雜背景下和刑事訴訟的巨大心理壓力下,無法有效對其合法權益依法進行保障。鑒于此,然而,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辦案機關必須通知此類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并且其代理人還必須到場。然而,對于其代理人有著充足的理由沒能夠到場的情形沒有做出規(guī)定,沒有對是否必須有其他合適的人員到場做出強制要求。因而,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仍然得不到完全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應運而生,成為保障刑事訴訟中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
(一)合適成年人通知義務的彈性化
我國刑事訴訟法雖規(guī)定了執(zhí)法辦案機關可通知合適成年人到場,這些合適成年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相關人員,但這種規(guī)定是一種任意性規(guī)定,法律使用的是“可以”的字眼。也就是在執(zhí)法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之時若其法定代理人不到場,那么此時的辦案工作人員可以通知其他相關合適成年人到場,也可不通知相關合適成年人到場,是否通知合適成年人到場完全按照辦案工作人員的主觀好惡而定,具有較為明顯的主觀性,導致實踐應用存在缺陷。
(二)合適成年人履職的形式化傾向
1.合適成年人參與過程中的消極履職
設立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的目的在于:刑事司法領域中進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該項制度在實踐中是否發(fā)揮其作用,實現(xiàn)其初衷,關鍵就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否因此而加強保護。對于這一判斷問題,上海市各區(qū)司法工作人員曾經(jīng)回答過一項問卷調查,并且根據(jù)調查結果的數(shù)據(jù)顯示,有32%左右的司法工作人員認為該制度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幫助效果一般或很小。許多警官則認為合適成年人表達自己看法的并不多,而且局限于訊問開始前的自我介紹或工作情況匯報范圍。[1]
在上海情況分析基礎上,全國其他地區(qū)可能情況更加不佳。對于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進行的訪談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人表示他們不記得有無合適成年人到場,即便是那些記得有合適成年人到場的未成年人也認為并沒有和自己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維護本人合法權益,他們以為合適成年人可能是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的辦案者。由此可見,此項制度的執(zhí)行反而在某些時候給未成年人帶來不便,不僅不能更加有效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甚至反而起到了事與愿違的作用。在未成年人看來合適成年人往往也是公權力機關一方的代表,他們對其信任程度大打折扣。
2.合適成年人參與階段的不完整
對于國內發(fā)達城市,其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的適用階段主要為首次訊問一直到開庭審理的過程中,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均發(fā)揮合適成年人的作用以切實對未成年人權益進行有效的保障。但是其他地區(qū),特別是經(jīng)濟有欠發(fā)達的地區(qū),該制度仍然無法完全覆蓋。檢察機關的批捕與審訊成為這些地區(qū)合適成年人制度的主要適用階段,但是極少適用于偵查過程中。
部分地區(qū)嘗試在偵查過程中即適用此項制度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但是首次訊問能夠保障該制度運用的較少。除此之外,首次訊問意味著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首次與司法機關交鋒,首次訊問對雙方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司法機關力圖獲得更多證據(jù),特別是犯罪嫌疑人認罪及相關線索。與其他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對抗性最強,而且刑訊逼供最容易發(fā)生。而未成年人往往受到重壓,導致身心失衡。這一階段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至關重要,因此合適成年人可否參與到這一階段,并且與未成年人建立起互信互利的情感聯(lián)系,對該制度的目標實現(xiàn)有著決定性影響。而且當辦案人員已經(jīng)獲得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口供之后,接下來的訊問演化成為“例行”式的程序因而缺乏實質影響,因此此項制度的實施發(fā)揮的幫助效果不大,只是形式上的參與,實質幫助較少。也正因為這樣,參與的階段不完整則導致合適成年人參與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首次訊問參與的缺失,則對后續(xù)訊問中的參與效果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無法產(chǎn)生首次訊問參與的效果。
(三)合適成年人作用產(chǎn)生異化
作為未成年人的專門保護者,合適成年人對不同學者而言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覺得其負有教育、溝通的職能,但是這些職能的發(fā)揮還是要以保護職能為基礎?,F(xiàn)實生活中,合適成年人容易被形式化與單一化,過分強調其監(jiān)督、溝通某一方面的職能,也就是對司法機關的行為公正性進行監(jiān)督,或者強調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這種情況容易危害合適成年人的中立性。有時候保護職能的模糊化,導致合適成年人變成訊問人員的協(xié)助人員,導致該制度嚴重違背了設立的初衷。在慰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調適未成年情緒等方面,合適成年人制度的保護功能還是要加以凸顯的。部分地區(qū)過分強調教育的職能,或者過分強調與辦案機關的配合來促使司法機關工作順利開展,這些方式都不利于未成年人權益的保障,合適成年人應有的制度價值沒有凸顯。
(四)律師擔任合適成年人存在爭議
目前我國專職合適成年人人數(shù)很少,有些地區(qū)將律師納入合適成年人的范疇。但是,“學界一直以來就對律師擔任合適成年人的適格性存在爭議?!盵2]
持贊成觀點的學者認為,當一個律師充當合適成年人能滿足工作的需求。在我國,適當成年人除了參與訊問階段,往往還需要參與社會調查、思想幫教和刑事和解等過程,這需要合適成年人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與方法才能完成。律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將更能發(fā)揮合適成年人的作用。
反對的學者們提出:提前介入到訊問過程中,律師的相關行為可能有違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96條規(guī)定:“嫌疑人接受偵查機關首次訊問后或者對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之日起律師可介入偵查。”[3]因此,之前不允許律師介入偵查。另外,律師以辯護人的身份介入訊問將使得原本應該保持中立的定位產(chǎn)生偏向性。
筆者認為,就前文提及的,監(jiān)督職能并非合適成年人的核心職能,加之從合適成年人的中立性出發(fā),律師并非擔任合適成年人不可缺少的角色,從操作層面上可以不將律師列為適格人選。雖然具有專業(yè)優(yōu)勢,但是律師更適合擔任培訓導師等角色,特別是需要對合適成年人通過適當?shù)姆绞浇淌诨A性的法律技能技巧。
(一)合適成年人在場權及其享有主體未明確規(guī)定
第一,區(qū)分為已滿十八周歲但是行為能力存在缺陷的成年人與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對于年滿十八周歲而行為能力有缺陷的成年人,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并未對這類群體適用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可能是因為我國在制度設計方面就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為主,但是對行為能力存在缺陷的群體而言,其法律保障是有缺陷的,還應當進一步提升重視程度。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需要在今后我國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中取得新進展新進步,切實強化未成年人和行為能力受限制行為人的法律維權,還應當進一步深化。構建基于戶籍來區(qū)分適用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主要是因為我國獨有的戶籍管理制度所致。不同地區(qū)的發(fā)展存在差異,戶籍政策也出現(xiàn)一定的不同,而部分地區(qū)采用不同的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可能更加便利。但是這種差異化處理,對未成年人并沒有發(fā)揮真正的進行平等保護的功能。隨著今后我國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差異的取消和公民遷徙自由制度的完善,這種差異化處理也將得到改變。
(二)對辦案機關權利義務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范
按照“新修改《刑事訴訟法》第270條規(guī)定,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然而沒有規(guī)定提出意見后應當如何處理。”[4]是否可以制止審判或訊問,是否可以代替未成年人提出申訴或抗議,這些都沒有明確說明,導致該項權利的行使存在問題,缺乏系統(tǒng)性。進入羈押場所旁聽訊問、獲得補助與培訓、拒絕在訊問筆錄上簽字等權利,能否實現(xiàn)以及保障力度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
對合適成年人的法定義務規(guī)定較為模糊,刑事訴訟法對其如何履職、承擔的義務等都沒有詳細的界定,他們對自身應履行的基本職責也沒有深入掌握。在訊問或審判過程中,可能導致合適成年人消極履職,無法確切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合適成年人的權利與義務都沒有具體羅列,而相關規(guī)定又較為籠統(tǒng),原則性很強,缺乏實踐操作性。
(三)未明確合適成年人在場法律效力
未明確其參與對證據(jù)效力產(chǎn)生的影響,由于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的缺失,導致各地方存在不同的司法處理形式,具體體現(xiàn)為:首先,有瑕疵的證據(jù),只有補充后才能采納。也就是合適成年人到場之后,再次展開詢問。其次,不予采納。如果供述筆錄在合適成年人未到場的情況下制作,則為非法證據(jù)。最后,采納。供述筆錄在沒有合適成年人出場的情況下做出,也是合法證據(jù),法庭予以采納。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70條規(guī)定,合適成年人出場是任意性規(guī)定,因此第三種處理方式有法律根由。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也采用第三種做法,但是這種做法產(chǎn)生較大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對合適成年人制度的普及化。與全國其他地區(qū)不同,上海則采用第二種處理方式,也就是有瑕疵的證據(jù),需要加以補正才能采納。
(一)建立合適成年人專門管理機構
1.機構保障
是否具有相應的組織人員、機構保障,對于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的執(zhí)行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鑒于目前我國此項制度還不夠健全完善的實際情況,今后需要對此制度進一步落實,且要逐步從目前公安司法機關主導轉變?yōu)橛上鄳闹辛C構主導。機構自主開展招募、培訓、考核等工作,經(jīng)費上不存在對財政撥款的依賴,以中立的機構開展具有中立特點的工作以更加有效有力地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
2.經(jīng)費保障
執(zhí)行此項制度的經(jīng)費應由政府財政予以保障,除此之外還依賴小部分的社會資金。這種經(jīng)費保障是不可持續(xù)的,還應當構建專項基金會來扶持該制度。作為國際上中立組織運作的主體形式,公益基金的模式可以在我國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中運用。將獲得的經(jīng)費設立專項基金,并且將收入用于該制度的工作中,從而確保該制度運行的經(jīng)費來源充足,不受制于其他部門。未來的工作實踐中,相關部門的精力也能充分投入到合適成年人的工作中,而不是經(jīng)費籌措中。
(二)改善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程序性規(guī)定
1.改善選任程序
一是合理篩選備選人員,這是合適成年人制度構建的基礎。各個地方可以自行制定人員人選的規(guī)定,但是必須包含一些基本的事項:首先,基本素質要求。合適成年人必須達到一定的基本素質,這也是基礎要求,具體涵蓋:掌握相關知識,以便盡量降低培訓的成本;其次,應當有足夠時間投入工作,保證能夠長期堅持這項工作,并將這項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最后,應當具有愛心,愿意投身到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中來。二是對備選對象進行分類,比如退休人員,社會工作者,以及其他一切有志于投身青少年權益保護事業(yè)中的人,等等。三是明確遴選流程,發(fā)布公告、接受報名、考試面試等。四是改善錄用程序,包括對擬錄用人員的公示程序等。按程序選任的合適成年人,根據(jù)他們所屬地域、專業(yè)領域做一個分類或分組,以便于更及時、更高效地為涉罪青少年提供服務。
2.加強合適成年人的培訓制度
在進入合適成年人隊伍之后,需要對合適成年人開展一定時間的集中培訓,以使其在最短時間內達到工作的要求。培訓課程應當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等一些基本知識,還應當包括與特定情形下未成年人和辦案機關工作人員的交流技巧及注意事項等。
3.改善考核評估體系
一般來說,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評估:第一,是否及時參與到未成年人的訴訟中,工作有無懈怠的情況;第二,對參與過程中是否充分發(fā)揮崗位功用,履行其職責,不能讓該制度淪為形式化;第三,是否按時上交材料、總結參與案件的情況進行考察。如果經(jīng)考核合格便進行獎勵或者表彰,對沒有實現(xiàn)目標任務的則應當對其展開詢問與敦促,如果經(jīng)過三次仍然無法考核合格的,則應當及時勸退,讓新的合格人員進入合適成年人隊伍中。
4.明確合適成年人的履職程序
對于合適成年人參與訴訟的程序構建,許多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部分觀點具有建設性作用,論文不再探討。本文就此對在場制度應當包含的內容進行分析,基于《關于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推行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的實施辦(試行)》歸納為:(1)作為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必經(jīng)程序,合適成年人參與必不可缺。明確從第一次訊問到最終判決生效這期間,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有合適成年人。(2)啟動程序的改善。合適成年人參與到訴訟中,未成年人享有程序的啟動權與復議權。如果沒有通知合適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可向執(zhí)法辦案機關提出要求,要求執(zhí)法辦案人員依法通知相應的合適成年人到場,申請被駁回,則可以行使復議權。(3)合適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單獨交流權。在訊問之前,司法人員必須允許這種權利的實現(xiàn)。除了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原則之外,預留雙方交流的時間也要考慮辦案的期限問題,一般可以為15分鐘左右。合適成年人也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未成年人的信任問題,如果沒有訊問前的交流,對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的效用將產(chǎn)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必須充分尊重雙方交流的權利,并且為其交流保密,讓未成年人在沒有心理障礙的前提下與合適成年人坦誠溝通,而偵查、監(jiān)所人員不可以對交流的內容進行監(jiān)控或偷聽。未成年人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才能消除疑慮,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尋求相關方的幫助,該制度才能發(fā)揮其功用。不僅有利于安撫、慰藉未成年人,而且還能促使未成年人主動坦白、接受懲罰和教育。
(三)健全完善合適成年人制度配套舉措
1.建立聯(lián)動反應機制
合適成年人管理機構、公檢法等部門要建立聯(lián)動快速反應機制。合適成年人由管理機構進行統(tǒng)一的安排,機構還要按照值班制度的要求值守,相關執(zhí)法辦案機關發(fā)出指派合適未成年人的通知,則應當及時加以指派,讓合適成年人盡快參與到訴訟中。涉罪未成年人與合適成年人的會談必須得到保障,辦案機關必須予以協(xié)助。
2.改善訊問氛圍
當前各地方司法實踐中表明,首次訊問中合適成年人參與成為常規(guī)做法,但是部分地方在某些情況下,出于某些原因導致合適成年人無法參與到訊問中;當未成年人被羈押到看守所中,合適成年人即使參與了首次訊問,當前的看守會見制度也與其身份產(chǎn)生一定的矛盾。未來的制度建設中,應當進一步完善看守會見制度??词厮鶎τ谔峁┏浞仲Y料證明身份的合適成年人,并且參與到案件中后,應當認可其會見涉罪未成年人的權利。對于合適成年人與涉罪未成年人的會見,看守所應當提供一個舒適而寬松的環(huán)境,盡量營造“家庭式”的訊問氛圍,以減輕未成年人的心理壓力和負面對抗情緒。
在訴訟階段,我國引入未成年人訴訟特別程序方面已經(jīng)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還有一些制度規(guī)定尚未與國際接軌,還需要采取強有力措施加以規(guī)范和完善,尤其是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應當在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和氛圍:基于對未成年人權利的保護,無論從法律的角度,還是司法制度的實際運行而言,合適成年人都不僅僅要參與訴訟程序,而且在訊問、審判時還應當在場,并依據(jù)此而行使訴訟權利、履行義務。惟有如此,未成年人權利保障才能真正落地。
參考文獻:
[1]何挺.合適成年人訊問時在場的形式化傾向及其糾正[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11).
[2]俞楠.律師擔任合適成年人的適格性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12(2):121-124.
[3]劉宗武.反思與完善我國合適成年人到場制度若干問題探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3):54-57.
[4]余賀偉.論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的細化與完善[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