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華
【摘要】目的:探討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9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研究組(n=45)以及對照組(n=45)。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正畸方法治療,研究組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正畸,對比兩組患者正畸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97.78%)較對照組(84.44%)更高(X2=4.939,P=0.026);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67%)較對照組(22.22%)更低(X2=4.406,P=0.036)。結論: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可獲得較好的效果,不良反應較少,適用性較好。
【關鍵詞】微型種植體支抗;口腔正畸;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34-01
口腔正畸主要是指利用口腔技術修復牙齒異常形態(tài)的過程。以往口腔正畸主要是利用矯正設備予以牙齒持續(xù)性的外力,讓面部骨骼、頜面神經(jīng)以及牙齒達到平衡狀態(tài),達到治療目的。近年來,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發(fā)展較快且日益成熟,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范圍愈來愈大。微型種植體支抗穩(wěn)定性較高,且操作相對簡單,對口腔組織損傷較小,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我院對2017年6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45例口腔正畸患者采取了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9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為首次接受口腔矯形治療,患者對此次研究已經(jīng)知情,排除全身性疾病者、牙周炎、牙齦炎者。以上患者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研究組(n=45)以及對照組(n=45)。研究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20~55歲,平均(38.94±4.56)歲;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20~53歲,平均(38.32±4.69)歲。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方面,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正畸治療,指導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牙習慣以及口腔衛(wèi)生,進行牙周以及根面修整,再實施口腔正畸治療。采取方絲弓矯正技術,先進行磨牙處理,確保頰面管粘結。然后在前牙牙齦附近設置托槽,以鈦合金進行前牙壓后處理,再通過橡皮鏈進行尖牙結扎,以此提升支抗能力。術后予以適當抗生素抗感染。定期對牙周支持組織進行間斷加力,囑咐患者定期復診。
研究組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先對口腔進行清潔,采取利多卡因對口腔進行局部浸潤麻醉。然后對根尖片、曲面斷層片進行拍攝,確認修復種植位置、角度、深度等。結合口腔X線片檢查結果,以黃銅絲將種植牙分離,將修復種植位置的口腔黏膜剝離,將微型鈦釘旋入其中。旋入角度與骨面保持垂直,用力均勻。植入后再次拍攝根尖片,明確種植體與牙根之間的結構關系。術后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囑咐患者定期復診。當患者軟骨愈合后,予以鏈狀橡皮圈對微鈦釘進行加力。10個月后將微型種植體去除,讓創(chuàng)口自行愈合。
1.3療效判定
顯效:口腔內(nèi)牙齒排列整齊,牙合關系以及前牙覆蓋正常,面部外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牙齒排列整齊,牙合關系有所改善,前牙覆蓋正常,面部外觀有所改善;無效:牙齒排列不整齊,牙合關系及面部外觀并未得到明顯改善,前牙覆蓋不正常??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另外,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卡方檢驗,P<0.05表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97.78%)較對照組(84.44%)更高(X2=4.939,P=0.026),具體見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67%)較對照組(22.22%)更低(X2=4.406,P=0.036),具體見下表2:
傳統(tǒng)口腔正畸治療主要是針對于畸形牙齒進行矯正處理,借助相關工具對牙齒進行推、拉、扭等,促使畸形牙齒在牙槽當中回到正常位置,以此改善上頜、下頜間的牙齒不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但傳統(tǒng)口腔正畸舒適度以及固定性并不理想,以外弓為例,在患者長期佩戴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磨損,使得支抗力量下降,導致穩(wěn)定性下降,支抗牙容易出現(xiàn)移位,會影響實際矯正效果。
此次研究當中,研究組采取了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97.78%)較對照組(84.44%)更高(X2=4.939,P=0.026);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67%)較對照組(22.22%)更低(X2=4.406,P=0.036),與相關報道結果一致。微型種植體支抗是一種新型支抗,由鈦制成。鈦釘體積相對較小,能夠靈活植入牙根間。微型種植體支抗為螺紋狀設計,能夠強化支抗穩(wěn)定性,能夠抵抗牙齒移動形成生物力,從而獲得良好的矯正力度,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可保證牙間隙完全閉合。同時微型鈦釘生物相容性較好,對牙體具有較好適應性,將其植入后可獲得較好的舒適度。在矯正過程中,患者并不需要佩戴任何矯治器,在植入微型鈦釘10~12個月后取出即可。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創(chuàng)傷較小,且對牙體具有保護作用,讓牙周內(nèi)環(huán)境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可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適用性較好。
綜上所述,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可獲得較好的效果,不良反應較少,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